宇宙是一個“虛胖子”,如果壓縮成中子星的話,它會有多大?

目前人類能觀測到的宇宙範圍是930億光年左右的距離,雖然這個範圍看起來非常的大,但是其實天體之間的距離都是非常大的,比方說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雖然從圖片上來看,八大行星按順序排列,看起來並不遙遠,可是要知道太陽系的半徑大約為100000 AU,人類目前的速度想要飛出太陽系,都得至少上萬年。就更別說遨遊在浩瀚的太陽系之中了。那麼,假設將整個宇宙都壓縮,變成一顆中子星,宇宙又會變成多大呢?

宇宙是一個“虛胖子”,如果壓縮成中子星的話,它會有多大?

我們都知道宇宙中黑洞的密度最大,而除了黑洞之外,中子星的密度便是最大的。中子星也是一些質量較小的恆星在生命的末期經過一系列的演化後,最終變成的一種天體,中子星介於白矮星和黑洞之間,地球上任何物質的密度,都沒有中子星大。

宇宙是一個“虛胖子”,如果壓縮成中子星的話,它會有多大?

之前,曾經有人做過類似的實驗測算,便是將整個地球都壓縮成一顆中子星,經過換算,最終這款變成中子星後的地球大小,體積不過在745.6萬立方米左右,而直徑則在43.3米-93.28米之間,可能大家對這個數字沒有什麼概念,簡單來說,地球上隨便一座山,都可以裝下變成中子星之後的地球。是不是感覺非常的不可思議,在我們眼裡地球那麼大,可其實當地球壓縮成中子星後,所有的物質加一起才那麼大。

宇宙是一個“虛胖子”,如果壓縮成中子星的話,它會有多大?

通過科學家們的實驗,我們得知目前宇宙的平均密度大約在29g/立方厘米左右,當整個宇宙都壓縮到一起,整個宇宙也不過是一個直徑在400億公里左右的球體。這是什麼概念呢?目前科學家們對於太陽系比較普遍的認知是,太陽系的直徑就在400億公里左右,所以,整個宇宙吧壓縮成中子星後,大小也不過是太陽系一般大。

宇宙是一個“虛胖子”,如果壓縮成中子星的話,它會有多大?

而太陽系在宇宙中,其實是一粒沙的存在,這也說明,我們眼中的宇宙其實一直都是一個“虛胖子”。這是因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宇宙中的一切其實都是由原子組成的,而加入我們將原子比作是一個10米高的大樓,那麼原子核的大小不過是1枚硬幣的大小,所以,其實原子的內部空間中什麼都沒有,宇宙便也是如此的空曠,所以才可以壓縮成大密度的中子星。其實,在早前甚至有科學家認為,宇宙其實很有可能是存在於原子之中。

宇宙是一個“虛胖子”,如果壓縮成中子星的話,它會有多大?

這是因為通過計算機的建模分析,科學家們發現天陽系的模型,甚至是宇宙的模型,其實都與原子的模型有很多相同之處,所以才會提出“原子宇宙論”。不過,也有一些科學家持反對觀點,這是因為宇宙是靠萬有引力維持的,而原子則是依靠電磁力維持的,因為作用的力不同,所以宇宙和原子也不可能是一個東西。

宇宙是一個“虛胖子”,如果壓縮成中子星的話,它會有多大?

不過,因為目前關於宇宙的一切都是處於假說階段,一切的答案也只能等待未來有機會揭開宇宙的真相,才可以被知曉。大家是如何看待宇宙的,對於宇宙的“虛胖子”,又有哪些不同的觀點和看法?歡迎大家與我們分享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