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手機上最雞肋的五個功能,你的手機上有幾個?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手機的功能和配置也越來越豐富。比如最近開始流行的90Hz刷新率,馬上就要普及的60W甚至100W的充電功率等等都極大地改善了我們使用手機的體驗。但是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在手機上有非常多的噱頭功能,很多廠商拿這些噱頭當作賣點,但是消費者實際用起來之後發現特別的雞肋。今天筆者就來聊聊手機上最雞肋的五個功能,你的手機上有幾個?

第五名:隔空操控

盤點手機上最雞肋的五個功能,你的手機上有幾個?

手機隔空操控(手勢操作)其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早在2013年三星S4上就加入了手勢操作,可以通過手掌的上下滑動實現屏幕的滾動,後來某些國產手機品牌也加入了類似的功能,但是並沒有掀起太多的關注。而在華為Mate 30系列上,華為給它加入了一顆姿態感應器,可以通過捕捉手掌動作實現滑屏、截屏等操作。但是這樣的功能不僅學習成本高、容錯率較低而且使用場景非常有限,導致很多人剛上手圖新鮮玩玩,後來就不會再使用了。

盤點手機上最雞肋的五個功能,你的手機上有幾個?

但是為了實現這一功能,Mate 30專門加入了一顆傳感器,擠佔了屏幕面積,因此這個功能確實很雞肋。

第四名:千元機後置四攝

盤點手機上最雞肋的五個功能,你的手機上有幾個?

拍照並不是攝像頭越多越好,而多攝像頭的意義在於實現多焦段全場景的覆蓋,可以拍人像、拍長焦、拍微距、拍大場景廣角。千元機為了節省成本但是又要增加噱頭,所以強行採用後置四攝,導致副攝像頭拍照質量慘不忍睹。拿我用過的紅米Note 8 Pro為例,微距、廣角和人像鏡頭成像很差,只有6400W主攝可用,對於這樣的所謂“四攝”,其實相當於單攝,非常雞肋。

第三名:超高像素

盤點手機上最雞肋的五個功能,你的手機上有幾個?

首先限制手機成像質量的是像素面積,而不是像素數量,單純的看像素數量意義並不大。況且絕大部分4000W、4800W、6400W甚至一億像素在默認情況下都是四合一輸出照片的,也就是在宣傳時會說是4000W像素,而實際拍照時默認輸出1000W像素,因此超高像素更多的是營銷噱頭,大家理性看待。

第二名:前置挖孔雙攝

盤點手機上最雞肋的五個功能,你的手機上有幾個?

挖孔屏的意義在於儘量減少對於屏幕面積的佔用,同時減輕機身重量,像榮耀V20、三星S10這樣的挖孔手機確實完美的平衡了兩者。但是最近開始流行起“藥丸”式的挖孔雙攝,不僅影響觀感,而且對於成像質量幫助也不大,實在是雞肋!

第一名:瀑布屏

盤點手機上最雞肋的五個功能,你的手機上有幾個?

瀑布屏第一眼看上去確實非常驚豔,超大的曲率和近乎無邊框的觀感確實讓人震撼。但是上手之後問題也隨之而來,首先由於屏幕邊緣有彎曲,導致顯示白色時會有泛灰色和綠色的陰影,而且邊緣顯示內容時會因為曲面而產生變形。

盤點手機上最雞肋的五個功能,你的手機上有幾個?

另外瀑布屏由於屏幕延伸至邊框處,在跌落時會更加易碎,而且貼膜戴殼也是一大問題。另外Mate 30 Pro為了實現瀑布屏還取消了實體音量鍵,導致調節音量並不方面。總之我認為瀑布屏非常的雞肋,而曲面屏相對更加均衡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