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宏觀宇宙

宏觀宇宙,大家都知道什麼概念,那我們所在的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的宏觀宇宙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當今的主流觀點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學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觀點為: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根據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的觀測結果,這些初始狀態大約存在發生於133億年至139億年前),並經過不斷的膨脹到達今天的狀態。2014年3月18日,美國哈弗-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科學家宣佈,已經找到了宇宙早期“暴漲”階段產生引力波的第一個證據,這也是對宇宙暴漲理論(cosmicinflationtheories)最強的驗證。

宇宙大爆炸之後會會有兩種結果,塌縮,膨脹,如今這兩種理論都有一些證據能夠證明其觀點。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宇宙膨脹的觀點引出了兩種互相對立的可能理論:一種理論是由勒梅特提出,喬治·伽莫夫支持和完善的大爆炸理論。伽莫夫提出了太初核合成理論,而他的同事拉爾夫·阿爾菲和羅伯特·赫爾曼則理論上預言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存在。另一種理論則是英國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等人提出的穩恆態宇宙模型。在穩恆態宇宙模型裡,新物質在星系遠離留下的空間中不斷產生,從而宇宙在任何時候看上去都基本不變化。

我的宏觀宇宙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對星系和類星體的分類和分佈的詳細觀測為大爆炸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證據。理論和觀測結果共同顯示,最初的一批星系和類星體誕生於大爆炸後十億年,從那以後更大的結構如星系團和超星系團開始形成。由於恆星族群不斷衰老和演化,我們所觀測到的距離遙遠的星系和那些距離較近的星系非常不同。此外,即使距離上相近,相對較晚形成的星系也和那些在大爆炸之後較早形成的星系存在較大差異。這些觀測結果都和宇宙的穩恆態理論強烈牴觸,而對恆星形成、星系和類星體分佈以及大尺度結構的觀測則通過大爆炸理論對宇宙結構形成的計算模擬結果符合得很好,從而使大爆炸理論的細節更趨完善。

那麼我們回到之前的出發點,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有人說大爆炸之前是一個奇點,是一個密度近乎無窮大的物質,那麼它的導火索是什麼?這個物質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奇點,這個詞在其它地方也出現過,對……是黑洞的中心,如今科學界也會稱呼那是一個奇點,是一個密度近乎無窮大的物質。

黑洞,我們大家都普遍知道,那是宇宙中的惡魔,它是宇宙的吞噬者。看的科幻影片星際穿越中,黑洞也是一個連接高維宇宙空間的一個通道。黑洞之中是否真有一個密度無限大的奇點嗎?黑洞的未來是什麼樣的?它就這樣無止境的吞噬下去嗎?

我的宏觀宇宙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我認為它不會無止境的吞噬下去。因為一旦黑洞能夠無止境吞噬下去,它勢必會影響不論是宇宙的塌陷、膨脹、穩恆態,這三種現狀。當今科學家普遍認為,黑洞是有壽命的。黑洞真正吸收的物質有限(絕大部分物質,在落入視界前已經以高能射線方式釋放出去),而且也會以黑洞輻射的形式,釋放出能量。黑洞質量會一點點減少、最終頹滅為非黑洞類天體。

然而,當今還沒有證據證明黑洞消亡後會成為非黑洞類天體。我認為黑洞的消亡不是這樣的!黑洞的壽命非常長,雖然科學界認為大部分物質會以高能射線形式釋放出去,但是黑洞本身的奇點就是一種能量,它吸收的能量不會太少,至少為了維持黑洞本身平衡,它也要吸收部分能量,來維持它日益增大的形態。這個奇點在突破到某種極限時,比如當今宇宙總物質或者能量的一種極限,就好像扎破了一個洞。但是它不會破,它只是奇點的塌陷,塌陷到哪裡,怎麼塌陷?

這就是新宇宙誕生的起點(奇點),光洞的誕生。為什麼奇點會爆炸產生宇宙?它難道不會是一種塌陷的結果嗎?

光洞的形態是在一個新維度世界裡,由一個質量密度無限之大的奇點,塌陷而形成的。奇點的速度,決定了新生宇宙的大小。光洞由光幕,奇點,光輪等組成,光幕是宇宙塌陷時形成的,無數的物質伴隨著奇點傾瀉而去。奇點不會爆炸,它是維持宇宙平衡的物質。光輪是黑洞坍陷時,在舊宇宙和新生宇宙之間的一個屏障,它就是在當今科學界口中的一種白洞。

就先介紹到這裡,宏觀宇宙光洞創世,我還有好多的想法,歡迎有相同興趣愛好的朋友關注,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