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臨沂市委農辦等9單位聯合出臺實施意見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月6日,中共臨沂市委農辦會同市委宣傳部、市婦聯、市農業農村局、市衛健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市場監管局等9單位,聯合出臺了《關於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 助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實施意見《(臨農委辦發〔2020〕2號,以下簡稱《意見》),旨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對疫情防控時期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進行再部署。

中共臨沂市委農辦等9單位聯合出臺實施意見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結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疫情防治為切入點,加強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要求,以建設乾淨整潔健康文明和諧宜居的清潔村莊為目標,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綜合整治的原則,進一步改善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引導教育農村群眾改變生活習慣,提高文明素質。到2020年底,全市村莊基本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農村髒亂差現象明顯改變,村容村貌明顯改善,真正實現讓農村淨起來、美起來、靚起來。

《意見》提出,整治範圍要覆蓋全市範圍內所有鄉鎮(街道)、村莊;重點是村莊主次幹道、支街小巷、房前屋後以及村莊周邊的生活垃圾、生活汙水、五大堆等以及路域、水域、田園、庭院等重點區域。

《意見》明確了七大任務:一是整治生活垃圾,開展村莊垃圾清潔活動,實行垃圾定點投放、清掃、清運與重點區域、公共區域的病媒生物防治與消殺以及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能力,2020年底,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二是整治汙水亂排,開展村莊水域清潔活動,引導農戶規範排放生活汙水,全面清理汪塘溝渠、排水溝,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2020年底,全市30%左右的行政村對生活汙水進行處理。三是整治村容村貌,開展村容村貌清潔活動,組織清理柴草堆、雜物堆、糞堆等,清理非法小廣告、亂塗亂畫和影響村容村貌的殘垣斷壁、廢棄畜禽圈舍、廢棄廁所等,確保各村街巷整體通透、乾淨整潔;深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提升居民的文明衛生意識,2020年底,省級衛生鄉鎮、衛生村比例均達到30%以上。四是整治農家庭院,按照室內"五淨"( 即門窗淨、地面淨、床鋪淨、灶臺淨、廁所淨)、院內"五無"(即無柴堆、無糞土、無垃圾、無汙水、無散養)的標準,持續推進"美在農家"創建活動,2020年創建市級"美在農家"示範村200個,市級"美在農家"五星級示範戶3000戶,扶持"美在農家"薄弱戶1000戶;抓好農戶衛生廁所改造,推進農村公共廁所建設,減少糞口傳播隱患,2020年實現300戶以上的自然村至少建有一座符合《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三類標準以上的公共廁所。五是整治田園環境,各縣區要力爭達到秸杆焚燒等"鐵塔天眼"監控全覆蓋,及時清理隨意丟棄的病死畜禽屍體、農業投入品包裝物、廢舊農膜等農業生產廢棄物,嚴格按照規定處置,積極推進秸稈、糞汙的資源化利用;規範村莊畜禽散養行為,引導農戶及時清掃畜禽糞汙,減少養殖糞汙對村莊環境的影響。2020年底,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規模化畜禽養殖區汙水處理利用率達到63%以上,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1%。
六是整治鎮域環境,全面清理鎮街駐地沿街商戶、集貿市場、車站、飯店、賓館以及建設工地存在的"髒、亂、差、醜"問題,做好基礎設施的保潔、消毒,規範設置廣告牌匾,規範處置醫療廢棄物,提升綠化美化質量。七是改變衛生習慣,緊緊抓住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這一契機,加大健康教育宣傳力度,普及衛生廁所使用、日常保潔、健康衛生等知識,提高村民清潔衛生意識和生態環保意識。強化黨員幹部帶頭、社會輿論監督,引導群眾自覺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不亂倒生活垃圾、不亂丟用過的口罩、不亂堆柴草農具、不隨地吐痰、不亂排糞便汙水,引導家家戶戶自覺清理積水容器、清理戶內外雜物、清理屋角旮旯等,剷除病菌滋生隱患,從源頭上預防疾病傳播。

《意見》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當前疫情防控過程中,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的重要意義,精心組織,密切配合,認真落實幫包制度,領導幹部率先垂範,確保農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任務落實、落細,切實為疫情防控工作"保駕護航"。各級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紙、微信、微博等媒體的引導作用,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對環境衛生整治重要性的認識;要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關心支持農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優勢;要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引導農民群眾主動參與整治活動。各級要建立定期督導機制,對工作積極、措施得力、成效明顯的予以表揚和獎勵,對重視不足、工作怠慢、推進不力的予以曝光批評;要建立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充分發揮村規民約、村民理事會作用,組織和依靠群眾搞好衛生維護、設施管護和工作監管,落實"門前三包",切實建立起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督查的村莊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要建立健全文明教育長效機制,堅持村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結合"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全面推行移風易俗,日漸形成文明、簡樸、和善、友愛的農村新風尚。

《意見》還對相關單位的職責進行了明確分工,確保其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要求各鄉鎮(街道)、村居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按照"屬地管理"的要求,具體負責組織開展轄區內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