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汶川,我申請支援武漢:生死時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來源:書單(ID:BookSelection)

2020年的這個春節過得非常累。

眼下的疫情,是壓在我們每個人心上的大石頭。

我們多希望事情的解決能夠再快一點,再順利一點,然而經常撕扯著我們情緒的,卻是焦慮、恐懼、驚愕、悲傷、憤怒、失望……

可二月畢竟掀開了第一頁,我們需要再鼓舞起精神和力量,打下去。

今天,我想和你重溫,在過去日子裡,感動過我們的那些普通人故事

他們的身份也許平凡,但精神閃耀著光芒。

如果我們能儘早平息疫情,答案,都在下邊的故事裡。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佘沙是四川第四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大年三十,醫院召集首批援助醫務人員,因為選的都是ICU和呼吸科的護士,她雖然積極報名,但沒有去成。

大年初一,醫院召集第二批醫療隊員,佘沙又找到護士長:“如果需要護士,請先通知我。”她還列出了3條理由:第一,年輕。第二,單身。更重要的是第三條理由:“我跟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2008年,你們來救援汶川;2020年,汶川護士去救援湖北。每一次援助,都是一次善意的傳遞。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在武漢協和醫院,有14名衝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確診。張昌盛就是其中之一。

央視記者對他進行視頻採訪,他說自己身體和精神狀況都不錯。但在用手機展示病房環境時,他避開了旁邊的同事:

“他不想讓家人擔心,

感染後沒告訴家裡,就不照他了。

採訪最後,記者跟張昌盛道了一聲“辛苦了”,他隔著病房玻璃,比了一個OK:“謝謝,沒問題,一定沒問題的!”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醫護人員從來都不是天使。身處前線的他們,比其他人更容易被感染,甚至在感染後,不敢告訴家人。

醫生從來不是英雄,他們不需要被捧上神壇,只需要我們的尊重,和一聲發自內心的:辛苦了!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邱貝文,是武漢一家餐館的老闆娘。

大年初一凌晨,她看到因為外賣不送醫院訂單,導致醫生們只有方便麵吃的狀況,含著淚發了一條朋友圈,決定為武漢一線醫護人員送餐:

“24小時在線,炒菜燒烤都有,我們店裡5個人不過年,支持醫護人員,武漢加油!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由於訂單多,人手不夠,弟弟妹妹看到後,就主動過來幫忙,後來父母也來了。

一家人連軸轉,中午飯拖到晚上11點才吃。兩天時間,他們就送出了400份訂單:

“不能讓衝在最前邊的人寒心,連個飯都吃不上!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你們保護病人,我們保護你。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受疫情影響,中山一家海鮮酒樓,春節期間的酒席全部被取消或延期。

本該熱鬧的春節旺季,一下子變得冷清起來。

76歲的房東何熾家看到這種情況,主動免除了酒樓二、三月的租金:

“在這個艱難的時候,大家互相幫助,希望疫情之後,情況好轉,生意好了,大家都好。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這不是何老第一次對租戶減免租金了。

之前租戶經營遇到困難,他就主動將租金減半。

每一年,他都會寫信給租戶,告訴他們不會漲租金,希望他們好好經營。

無論生活給了我們多少難題,只要守望相助,就總會有希望。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火神山醫院8天建成,但建設開始時,因為工期短,熟練工十分短缺。

山西運城小夥劉英傑看到消息,馬上和7個工友一起簽了請戰書。他們連薪資都沒談,就連夜驅車近800公里趕往武漢。到工地已是凌晨兩點,僅休息4個小時,他們就投入到了工作中。

“疫情局面比較緊張,我們要把工期趕緊趕完,讓病人趕快能住進來。

其實,劉英傑的父親也是做建築工作的,在汶川地震時曾趕去支援。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為趕工期,千里應援。“基建狂魔”的背後,其實是一個個默默付出的普通工人。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1月27日,一名男子跑進安徽小華山派出所。他把懷裡的500個口罩放到桌上,說了句“你們辛苦了”,馬上轉身離去。

民警追出門時,男子已經跑遠。面對這冬日裡的溫暖背影,民警只能用敬禮表示謝意。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1月30日,成都彭鎮政府的值班大廳,來了一位戴口罩的老人。他放下一個塑料袋,留下一句“請幫我帶到武漢去!便轉身離開了大廳。

工作人員打開層層包裹的袋子,發現裡面是一疊有零有整的鈔票,數了數,一共10071元。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患難見真情,也見人品。

有人趁機發國難財,也有人盡其所能,捐錢捐物。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愛財,是人的本能。但愛心,才是我們稱之為“人”的本質。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49歲的王慎,是安徽寧國中通快遞的貨車司機。

大年初一,他接到經理電話,要送一批貨去武漢。老王覺得很突然,但聽說物資是10萬隻口罩時,他說:

“沒事,跑一趟就跑一趟。

其實此前,他從未去過武漢。路途陌生,又有感染疾病的風險,而他要去的健康局,離核心重災區漢口火車站只有十幾公里。

8個小時後,見到接收的負責人,他才知道自己送的口罩,來自菜鳥網絡組建的武漢救援綠色通道。

這條通道開通16小時後,就接到全球數百家企業、團體的捐贈電話。

捐贈的人有很多,但正因為有像王師傅這樣的人,物資才能及時送到需要的人手上。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隨著疫情的加重,一些國家選擇了撤僑。

截止到1月31日,已經有500多人從武漢回到了日本,其中有3人確診感染冠狀病毒,還有40多人發燒咳嗽

對於日本人來說,武漢已經十分危險。

但在大撤離的情勢下,武漢華中農業大學的外籍教授津田賢一卻選擇了留下:

“我的研究室裡還有中國學生,站在我的立場上,我無法拋下我的同事和學生逃回日本。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武漢並不孤獨。

普通人的善意和堅韌,是這個世界永遠的光。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抗疫一線的醫生在處方箋上寫“加油”,給在隔離區值班的兒子打氣。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很多醫生明明身上已經滿是汗漬,卻只能穿著防護服,隨便找個地方休息。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重慶師範大學的學生霍娜,連續3天為疫情防控一線的民警送薑湯。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退休的環衛工人戚寶興捐出10萬儲蓄,自己的卡里只剩13.78元。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類似的故事還有太多太多……

這世界從來都沒有超級英雄,不過是無數普通人在散發著光亮。

✎✎✎

2020年的開端是寒冷的,但這些平凡人的付出與善舉,讓人們互相取暖,給了我們向上的力量。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自己平凡得像一粒微塵,似乎沒有什麼閃光點,也不那麼重要。

但生死時刻,都是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在這次對抗疫情的戰鬥中,我們最應該感謝的,就是每個心懷善意的普通人。

醫生、護士、工人、農民、志願者……他們是對抗疫情的中流砥柱。

扛起國家的,也是這樣一個個“小人物”。

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

謝謝你,善良的普通人。

這些樸實的善意匯聚起來,終會讓我們迎來2020年的春天。

本文圖片來源:人民日報、人民網、央視新聞、浙報集團、華龍網、1818黃金眼、四川觀察、紅星新聞、梨視頻、平安中山、沸點新聞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我們擁抱善良,心懷希望。

【言之有“禮”,天天贈刊】小編將從本文選取1則走心留言,贈送2020年第4期《青年文摘》雜誌1本~

本文轉載自一個推薦好書的微信公眾號“書單”(ID:BookSelection):由來自《南方週末》、《新京報》等媒體的資深媒體人共同打造,幫你提升自己,通過讀書變得更好

我来自汶川,我申请支援武汉:生死时刻,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