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河南商丘: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夏邑:上下齊心戰疫情 千方百計促生產

記者 韓豐 通訊員 田新亞

2月5日,記者走進夏邑城鄉、產業集聚區,欣喜地看到:面對疫情,各級黨員幹部帶頭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政府機關、職能部門高效運作,全力保障社會運行;相關企業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生產,確保疫情防控物資供應,呈現出一派眾志成城、團結奮戰的動人景象。

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廣大黨員幹部不斷創新方式方法,讓黨旗高高飄揚在防疫一線,成為群眾心中的“壓艙石”。“今天到處串門,明天肺炎上門”“少吃一頓飯,感情不會淡”,淳樸親切的鄉音迴盪在各個村子上空。在夏邑農村,一個個鄉村大喇叭、車載喇叭、手持小喇叭,成為基層幹部手中的防疫宣傳“利器”。真正做到“村頭喇叭響起來,宣傳標語掛起來,宣傳車輛跑起來,重點戶標起來,一封信發起來,熱心人用起來”,形成鋪天蓋地的宣傳氛圍。

面對疫情,夏邑社會各界爆發出強大的凝聚力,播灑著濃濃愛意。縣四大班子帶頭捐款近5萬元;方舟集團向縣紅十字會捐贈醫用棉被500餘條,價值10餘萬元;養鴨大戶陳西錘向郭莊農貿區捐款10萬元,用於購買醫用物品;縣紅十字會向全縣發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募捐倡議後,社會各界紛紛響應,截至2月1日18時共募捐資金54筆28萬多元。方舟集團等企業開足馬力生產醫療物資和食品,全力做好防護用品等物資保障。

為了穩定教育工作,夏邑縣認真貫徹落實省教育廳《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上教學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中小學校充分發揮“互聯網+教育”的作用,統籌利用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各類開放性、公益性網絡直播平臺,啟動“網絡空中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家裡利用手機、電腦進行點播學習,有效實現“延遲開學不停教、不停學”。

為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先後印發了《關於在產業集聚區內企業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及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每個企業明確一名企業聯絡員,與主要企業負責人電話聯繫,詢問復工時間,瞭解企業口罩、消毒劑等需求情況,指導企業全面開展人人摸排、生產場所消毒、防控預案制訂等復工復產前準備工作。經初步統計,2月9日後,開工企業50家,需消毒劑6250斤、口罩8.3萬個,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動幫助聯繫消毒劑、口罩生產廠家,切實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後顧之憂,確保安全復工、有序生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只要我們上下齊心戰疫情、千方百計促生產,就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市委常委、縣委書記梁萬濤說。


關鍵時刻,黨員挺身而出

記者 蔣友勝 通訊員 劉關心 武月

“我們積極請戰,義無反顧,若有戰、召必回、回必戰、戰必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柘城縣廣大黨員、幹部、醫務工作者,勇於擔當、主動作為,不分晝夜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鋼鐵長城,用一顆丹心書寫了為民愛民詩篇。

張天然是柘城縣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一名在傳染病防治一線工作了38年的基層醫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參加並主持縣人民醫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隔離病區工作,因為工作特殊性,他的電話晝夜不斷,私人電話成了諮詢熱線,嗓子沙啞到發不出聲音,但他依然每天堅持在發熱門診、隔離病區忙碌。用他的話說:“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黨員,我應該衝鋒在前!”

柘城縣人民醫院第一批進入隔離病區工作的護士崔潔也是一名中共黨員,該醫院啟動專用隔離病區後,她主動請纓,申請進入隔離病區工作。其間,崔潔的爺爺因病去世,但她強忍著失去親人的痛苦,依然堅持在工作一線。她含淚說:“爺爺的在天之靈知道我正在進行一項艱鉅的任務,絕對會理解我……”

王大尉是柘城縣疾控中心普通職工,身患腰疼病。當疫情來臨時,這名體弱多病個頭矮小的普通職工,第一個向中心領導遞交“戰書”。從大年初一開始,時時處處都能看到他肩背20多斤重的噴霧器,在為隔離區、疑似病患家中進行消毒滅殺的身影。腰疼病復發他咬牙堅持,脊背上兩道深深的溝痕記錄著他的付出。他說:“我家經濟不富裕,拿不出錢捐款,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保護好群眾是我的職責,也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這是柘城縣馬集鄉李樓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巍最近常說的一句話。疫情發生後,他聞令而動,組織全村黨員幹部在李樓村路口卡點上24小時輪班值崗,積極開展來往車輛登記檢查、排查武漢返鄉人員等工作。面對疫情給村民帶來的恐慌,他引導群眾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幫助群眾測量體溫、普及疫情防控知識。為讓村民生活環境更安全,他在跑遍縣城幾家藥店購買消毒液無果後,自掏腰包驅車到家住睢陽區的大學同學那裡購買。李樓村有一戶武漢務工返鄉人員,因家中沒有燃氣無法做飯,李巍便把村委會的煤氣罐拆下送到他家,並派專人每天詢問情況。為減少群眾外出,他還自費購買米油,為村民劉國蘭和李心課送去了“定心糧”。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柘城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正以飽滿的激情、昂揚的鬥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確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重溫入黨誓詞 堅守“抗疫”一線

記者 白鵬

走進睢陽區塢牆鎮常莊村疫情防控卡點,一場特殊的宣誓引人注目,2月4日,面對鮮紅的黨旗,常莊村疫情防控先鋒崗值守人員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並莊嚴承諾:在疫情面前,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彰顯使命擔當,齊心協力,並肩作戰,共同對抗疫情,築牢維護群眾安危的堅強屏障!


河南商丘: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2月4日,面對黨旗,塢牆鎮常莊村疫情防控先鋒崗值守人員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並莊嚴承諾,不畏艱難,對抗疫情。賈嶺山 攝

更令人讚歎的是,該防控卡點,一對年逾古稀的常莊村原黃金搭檔班子負責人——村黨支部原書記趙正席、村委會原主任趙樂民正在對過往的車輛逐個進行登記,並告誡群眾:“現在是特殊時期,沒有要緊的事就別外出,出門要做好防護措施,絕不能把病毒帶進村裡。”趙正席今年76歲、趙樂民78歲,兩人搭班子30餘年,為常莊村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疫情面前,他們主動找到村委會提出申請,參與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

為了更好地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塢牆鎮以村黨支部為單位,在每個防疫卡點懸掛黨旗,並設立黨員示範崗,動員全體黨員進入“戰時”狀態,堅挺疫情現場一線,發揮“我是黨員我示範”“我是黨員我帶頭”作用,每名黨員佩戴疫情防控紅袖標,亮明黨員身份,在防疫現場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他們通過懸掛黨旗、佩戴黨徽,亮明黨員身份,一方面讓廣大群眾時刻感受到“黨就在身邊”,另一方面也便於他們接受組織約束和群眾監督,無愧於胸口的那枚閃亮的黨徽。


讓黨旗在疫情隔離村飄揚

記者 高會鵬 通訊員 王磊

自寧陵縣石橋鎮孫遷村委王坡樓村出現輸入疫情以來,石橋鎮黨委政府積極謀劃疫情防控戰役,提出“疫情面前,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號召各個支部發動黨員帶領群眾主動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連日來,石橋鎮各企事業單位以及部分個體私營企業、從商人員、黨員幹部、普通群眾紛紛捐款捐物,助力疫情防控。

2月5日上午,石橋鎮黨委書記閆雲峰、鎮長呂海濤帶著兩卡車滿載全鎮幹部職工愛心的麵粉等生活物資,來到疫情封閉隔離村——孫遷村委王坡樓村,把物品分給隔離群眾,並鼓勵他們堅持做好最後的隔離觀察,早日實現決戰疫情的全面勝利。

孫遷村黨員幹部群眾緊緊依靠村黨支部,團結一心戰疫情,在黨員幹部帶動下,村民們自願捐款35000元、捐贈物品價值7000多元,支援整村隔離的王坡樓村。

當天下午,孫遷村黨員幹部又開著5輛滿載大米、食用油、蔬菜、饅頭等生活必需品的小型卡車,再次來到出現疫情的王坡樓村。村黨員幹部在王坡樓村健身廣場上豎立了一面鮮豔的黨旗,讓被臨時封村隔離的村民們感受到了黨組織帶來的濃濃暖意,從而更加堅定了必勝的信念。

為做好封村后王坡樓村群眾的生活保障,安定民心,孫遷村“兩委”一班人配合石橋鎮黨委、政府安排,根據群眾生活需求,用村民的義務捐款採購了部分生活用品,按人到戶進行分配,確保了“隔離不隔愛,生活有保障”。

“讓兒子帶你去打針”

記者 閆鵬亮 通訊員 耿珍珍

“你咋還不回來啊,該帶我去打針了呀?”“我沒空啊,正在街上巡邏,讓兒子帶你去打針吧!”這是1月26日,民權縣王橋鎮蔣柿園村58歲的老黨員金先義與妻子的通話。

2月6日,金先義在該村的疫情檢查點已經堅守12天了。“我是共產黨員,危難時刻就得衝在前!”

據悉,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金先義一直衝鋒在抗疫一線,逐家逐戶走訪排查湖北、武漢返鄉人員;拉橫幅、貼標語、發微信,喊完大喇叭喊小喇叭,不停地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勸阻村民聚集打牌聊天;動員村民獻愛心,發動大學生、村民做志願者。在他的帶動下,全村的28名黨員和2名返鄉在家大學生都主動加入了服務隊。

“咋沒戴口罩,趕緊把口罩戴上。”每天一大早,金先義就拿著小喇叭在大街小巷溜達。

該村黨支部書記金守奎介紹說,金先義的妻子患類風溼已經二十多年了,近期更感身體不適,每天都要去鎮衛生院打針。近期,金先義就沒回過家,也不能像往常一樣帶著妻子去打針。正好在揚州打工的兒子回家過年,金先義就把這事交給了兒子。

“我很理解俺爸,我把家照顧好,不叫俺爸操心,也算是對防控疫情做貢獻了。”兒子懂事地說。

“你看,鎮裡村裡也很關心我們在檢查點值班的人員,帳篷支起來了,床搬過來了,兩床被子,還有方便麵、電飯鍋,我就在這吃住了,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金先義一邊燒水一邊說。

睢陽區新城街道辦事處“支部帶動”全排查 “黨群互動”廣宣傳 “黨員聯動”齊管護“三體聯動”築牢阻擊疫情紅色防線

記者 邵群峰 通訊員 李鴻飛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睢陽區新城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八個到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突出黨建統領,扛牢政治使命和責任,實施黨支部、黨員、群眾“三體聯動”防控舉措,積極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紅色防線。

“支部帶動”全排查,充足疫情防控底氣。疫情發生後,新城街道黨工委迅速啟動疫情防控工作機制,通過31個黨支部和在19個社區組建的“區域黨委”,動員2000多名黨員幹部全員投入防控工作,並將轄區劃分為10個戰區。連日來,辦事處將重點人員排查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制度化、平安建設大走訪、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信訪維穩相結合,逐戶走訪登記,做好重點人群思想引導工作,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同時,全區域開展病毒消殺,全力阻斷病毒傳播渠道,夯實了疫情防控工作基礎。

“黨群互動”廣宣傳,弘揚疫情防控正氣。全面營造疫情防控氛圍,建立基層黨員、社區志願者、骨幹居民互動機制,組建1000餘人的疫情防控義務宣傳隊,變被動防範為主動防控。連日來,他們向轄區居民發放3.5萬餘份公開信,懸掛宣傳橫幅2000餘條,利用120餘個小區大喇叭、手持小喇叭和流動宣傳車等,廣泛宣傳疫情防控要求,達到隨處可聞、鋪天蓋地的效果。依託“睢陽紅e”綜合管理服務系統,有效利用智慧黨建平臺,通過各小區成立的業主委員會、建立的業主微信群,及時推送發佈疫情防控知識和正規信息,築起疫情防控“防火牆”,為打贏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了思想基礎。

“黨員聯動”齊管護,展現疫情防控勇氣。依託城市網格化管理體系,實行領導班子成員包戰區、機關黨員幹部包社區、社區黨員幹部包網格的黨員聯動協防責任制,並抽調51名黨員組建疫情防控工作應急隊。織緊織密疫情防控工作網絡,在小區、城中村成立99個臨時黨支部,全部設立疫情防控“黨員先鋒崗”值勤點,實行24小時巡防制度,堅持做到進出人員必測體溫,出入車輛全面消毒。通過點、線、面聯防聯控,層層傳導壓力,人人明確職責,有效引導廣大黨員衝鋒在前,示範帶動廣大群眾,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網格化疫情管控體系,確保疫情防控無死角、全覆蓋。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在防控疫情第一線,新城街道辦事處廣大黨員幹部舍小家為大家,以堅定的信念和行動展現出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英雄本色,湧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蹟。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潘福東表示,將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總體要求,堅決落實市、區決策部署,把做好疫情防控作為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的重要戰場,讓黨旗始終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全力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貢獻“新城力量”。

虞城縣城關鎮59個臨時黨支部設進衚衕小區

記者 劉建讜 通訊員 劉起旭

“城關鎮黨委把支部設在小區裡,共產黨員衝在前,給小區居民阻擊疫情堅定了信心和決心!”2月2日,虞城縣城關鎮南街社區居民楊彥斌激動地說。

疫情發生後,城關鎮按照市、縣部署迅速行動,把黨支部設在小區裡,對105個小區展開地毯式疫情排查,以發佈招募令的形式動員黨員225名、在職黨員幹部100餘人、基層群眾180餘名、基層志願者104名,在小區內成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20個、聯合黨支部15個,將黨支部建在疫情防控卡點上,掛上牌子、插上黨旗,所有成員在黨旗面前重溫入黨誓詞,“頂在前面、幹在難處”,確保疫情防控無死角,切實築牢疫情防控戰鬥堡壘。

該鎮還針對街道衚衕多、小區多且無物業管理的實際情況,動員黨員、志願者200餘名,採取就近結合、便捷防控的辦法,以小衚衕為單位設立“小衚衕臨時聯合黨支部”24個,充實到執勤服務一線。同時,探索“網上直聯”方式,按照“網上報到領任務、線下分頭抓落實、就地就近搞服務”原則,動員有意願的黨員就近包聯周邊居民,幫助廣大居民切實提高防範意識,讓他們積極配合、科學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主動衝到抗擊疫情最前沿,帶動其他居民也積極參與進來,形成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居民自治的良好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