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足协和陈戌源的观点,中国足球的基础不是俱乐部,而是球迷

对于9家中甲,中乙俱乐部解散一事,陈戌源在接受采访时说,俱乐部是中国足球的基础。

反驳足协和陈戌源的观点,中国足球的基础不是俱乐部,而是球迷

中国足球的基础是什么,恐怕很多人和足协,陈戌源的观点是一样的,认为俱乐部是基础,对此我不赞同。球迷才是中国足球的基础,正是因为有数千万球迷,国足踢得再差,可依然是央视收视率榜排第一位的体育赛事。也正是因为有数千万球迷,才有了投资人愿意为中超俱乐部投资。所以,球迷才是中国足球的基础,有球迷才有足球氛围,有足球氛围才有孩子愿意踢球,有了愿意踢球的孩子,青训工作才扎实,但是这个基础并不牢稳,主要表现在,球迷人数少,愿意花钱的球迷人数更少。

反驳足协和陈戌源的观点,中国足球的基础不是俱乐部,而是球迷

球迷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把足球当作谈资的人。他们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不大,只是他的身边有特别喜欢看足球比赛的朋友,同事,因此在聊天时会提到足球。相信你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同事,他们会一边抱着手机玩游戏,一边说几句关于广州恒大,山东鲁能的事情。第二类,喜欢足球,但是不排在第一位。他们会看和足球有关的新闻,会看比赛,但是不愿花钱。第三类是球迷,足球是他们的最爱,他们懂球也愿意花钱,比如,愿意付费观看比赛,愿意购买印有俱乐部logo的商品。只有当第三类球迷达到一定数量,俱乐部才有自我造血的能力,才能谈到足球联赛的职业化。现在,即使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愿意花钱的球迷,其人数也不多。

反驳足协和陈戌源的观点,中国足球的基础不是俱乐部,而是球迷

假设一家中超俱乐部一年支出6亿元,那么至少要有100万球迷愿意为俱乐部花钱,俱乐部才能挣到6个亿。试问,哪家中超俱乐部有这么多愿意花钱的球迷啊?没有球迷,就不会有企业愿意投资,没有愿意付费的球迷,俱乐部就没有自我造血能力。所以,推广足球运动,培养球迷,和俱乐部一起想办法增加愿意花钱的球迷的人数,才是夯实中国足球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