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丨首發於今日頭條:百匠茶學院

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冬去春回又一年,紅爐煮沸豔陽天。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在特殊的疫情時期裡,我們還是需要謹記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不給國家添麻煩,煮一壺老白茶,安然的度過越來越長的假期。

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今年的春節,整日待在家中無事可做,玩過一切能玩的花樣,陽臺賞花、客廳套圈、臥室一日遊之後,還是坐下飲茶,銀針、牡丹、壽眉、大葉、荒野、生態、新茶、老茶,從除夕到初八,輪了一遍的飲著白茶,對白茶又有了新的認知。

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但飲茶的過程也並不是那麼的順遂,在這其中的某一天裡,太長的假期、太閒散的生活,已經讓我不大記得具體是哪一天的哪款茶,給我帶來不好的體驗,沖泡出來的茶水失去了它該有的香氣以及該有的滋味,非常寡淡還帶著一股抹不去的黴味。

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很明顯的這款茶已經受潮黴變,是不合格的茶品了,不合格的茶品滋味、香氣寡無,也沒了上臺面的資格,萬萬不可以拿來招待客人。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如何辨別一款白茶是否受潮發黴呢?可以從外表、香氣、滋味這三個標準出發。

外表

對於白茶的而言,含水量是檢測其品質是否達到標準的一個關鍵指標。白茶對水分尤其的敏感,

品質達標的白茶含水量應該小於8.5%,用手感觸到的應是乾燥的、乾脆的、堅挺的。如若白茶在製茶過程中或是倉儲的過程中,出了岔子,白茶的含水量超過8.5%,則這款白茶就很容易受潮變質。

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同樣的,如果我們要判斷一款白茶是否受潮黴變,也可以從茶葉的幹度出發,在福鼎製茶的倉庫裡會有專業的除溼的機器以及檢測茶葉幹度的專業設備,能很容易的掌握一款茶的狀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對於茶葉幹度的判斷,則可以用到一些喝茶經驗。

【白毫銀針】

首先是白茶之中的“茶王”——白毫銀針,白毫銀針主要是茶芽,旗葉窄小,所以對於銀針的幹度判斷是以芽茶的標準來進行的。含水量在國家標準之下的銀針,芽身堅硬、挺直,表面附有一層細密的銀白毫毛,有手指感觸芽尖部分,會有扎人的感覺,對半折斷芽身,能清晰的聽到“咔呲”的聲響。

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幹度不達標的白毫銀針的外表鬆軟,色澤不夠油亮芽身顏色較深,同樣是用手感觸,沒有扎人之感。將吸收可水汽的銀針芽身對半,無法輕易的折斷,這些特徵就標誌著這款銀針是否受潮。

【白牡丹、壽眉】

白毫銀針歸於芽茶,而白牡丹與壽眉是屬於芽葉茶,顧名思義就是有芽又有葉的茶。芽葉茶也分為芽多與葉多兩類。級別高些的牡丹,例如牡丹王靠近白毫銀針的等級,就是芽頭碩大,葉片窄小,還是可以依照銀針的方法來判斷幹度。

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而品級低的牡丹和壽眉,可以使用掐梗或是掐葉的方式來判斷幹度。其實這法子說來簡單,從一堆牡丹或是壽眉選擇一根出來,用手指去掐它的長梗,能輕易的將茶梗“腰斬”,便說明了這款茶幹度達標,或是用手指去掐茶葉的葉片,葉片被輕鬆的掐斷,也能說明其幹度達標。

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反之,則說明茶葉受潮。

香氣

通過茶葉的外觀,我們初步的確認了茶葉是否受潮,而後可以從茶葉該有的氣味與不該有的氣味來進一步辨別。

【該有的氣味】

製茶工藝無紕漏、含水量在8.5%以下的新茶有的茶香該是清爽的、乾燥的,如同秋日裡的蘆葦一般。茶毫濃密的芽茶有著馥郁的毫香、花香,葉片寬大的葉茶有著乾草香與竹葉香。

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保存得當、幹度達標的老茶的茶香則是陳香、棗香、藥香,茶香依舊是乾燥,但原來的清爽被陳韻所替代了。

【不該有的氣味】

假若對茶葉的存儲不得當或是原本製作的幹茶就不合格,就會產生不受歡迎的黴味與酸味,這兩種味道的出現都預示著你的藏茶已經受潮、變質。

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茶葉之中的黴味是一種沉悶、刺鼻、散發著腐敗的氣味,像極了長時間無人打理的老房子,經過漫長的雨季,潮溼的室內被打開時的氣味。

茶葉中的酸味則是茶葉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之後產生的酸餿氣味,可以拿夏天被放置一段時間之後的飯菜的氣味來類比。

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口感

一款白茶的茶湯的滋味寡淡、單薄、苦澀,皆是茶葉受潮之後的反饋。

品質尚佳的新茶口感最大的特點就是我們常說的鮮爽、清甜。品質佳的白茶新茶內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糖類物質,啜一口茶湯,清爽甜潤之感充滿口腔之中。幹度達標的新茶茶湯清冽透光、無雜質在其中,茶湯給予的口感是舒適的、有層次的,刺激著舌苔,可生津潤喉。

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存儲有方的老茶的茶湯相當的對的起它於暗處沉寂多年的時光,茶湯之中蘊含著一股屬於那段沉寂歲月得來的厚重。茶湯的總體感覺是飽滿的、稠滑的、醇厚的,茶湯被送入口腔的那刻,老茶的柔和、甜美在瞬間刺激味蕾,充斥口腔之中,帶來美好的體驗。

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受潮之後的白茶則會失去這些美好的滋味,只餘下“苦澀”、“寡淡”與之相伴,也失去了喝茶所能帶來的愉悅感。

故而那日在喝過那款受潮的茶湯的一剎那,我果斷的將茶湯連著那袋茶葉一同丟棄,又很果決的重新沖泡了一杯好茶來彌補我的味蕾,這好茶我倒是記得,是14年的荒野牡丹。

茶葉受潮?怎麼判斷?

世上之事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但依然是還有“一、二”可想,不凡常想一二就好,就像是碰到了品質不佳的茶,丟掉然後換一壺好茶來寬慰自己便是,不必過於的在意。

原創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創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發分享,其他平臺轉發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