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帽子,作為服飾的一部分,除了用於保護頭部之外,還蘊含著禮儀之道。

在英倫文化中,戴帽子既是一種服裝時尚,也是一種優雅禮儀的表現,在以前還能彰顯身份。而我國也常用“衣冠楚楚”來形容一個人的衣著鮮亮整齊,可見一身合體的穿著搭配一頂合適的禮帽對個人的優雅形象有著很大的提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英國文化中的幾類男士禮帽。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時尚親民的平頂禮帽

平頂禮帽(Flat cap, 在中國被稱為平頂鴨舌帽),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紀的英格蘭,到了1571年,為了刺激羊毛市場,英國議會制定了一項法案,要求所有六歲以上的男性在星期日和節假日必須戴羊毛帽(貴族除外,當時貴族們喜歡用絲綢或天鵝絨等昂貴材料製作頭飾),否則會被處以罰款。儘管這項法案只持續了二十六年就被撤銷,但是佩戴平頂禮帽的習慣卻保持了下來。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小漢斯·霍爾拜因《托馬斯·克倫威爾的肖像》( The Protrait of Thomas Cromwell),c.1532-1533,78.4x64.5cm,弗裡克收藏,圖片來源於網絡


平頂帽從設計之初就顯得十分“親民”,到了19、20世紀就已經在普通民眾中普遍流行,並漸漸發展了許多其它的子分類和風格,如報童帽(Newsboy Cap)、漁夫帽(Fisherman Cap)、愛爾蘭平頂帽(Irish Flat Cap)等等。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但並不是說這時期的貴族們就不戴平頂帽了,只不過貴族通常選用較為昂貴的材料製作而成的平頂帽,並在比較休閒的場合搭配穿著(如鄉村莊園中打獵、射擊時)。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英國查爾斯王子在賽倫塞斯特的越野狩獵活動中戴著平頂帽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現在,平頂帽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的象徵,許多公眾人物、貴族和皇室成員也一樣佩戴平頂帽進行休閒活動,如查爾斯王子,大衛·貝克漢姆(David Beckham)和布拉德·皮特(Brad Pitt)等。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1976年,查爾斯王子(HRH Prince)在羽毛球比賽上戴著平頂帽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英國威廉王子與父親威爾士親王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除此之外,在電影熒幕上,我們也能經常看到不同時代男士們的時尚搭配。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英劇《Peaky Blinders》劇照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英劇《唐頓莊園第一季》劇照 圖片來源於網絡

象徵尊貴的高頂禮帽

高頂禮帽(Top hat,也被稱為煙囪式帽,火爐帽)出現於18世紀後期,當時的貴族們希望佩戴這種獨特的禮帽來凸顯自己的身份,它也成為正式場合中最常見的一種帽子。高頂禮帽整體呈圓筒狀,平頂冠,寬邊,由黑色絲綢(有時也有灰色)或毛氈製成,高度在14-19釐米之間最為普遍,通常與西方著裝規範中的正裝禮服搭配穿戴。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佩戴高頂禮帽的威爾士親王 圖片來源於網絡

高頂禮帽的流行要感謝一位叫做約翰·赫瑟靈頓(John Hetherington)的男士。1797年,赫瑟靈頓戴著一頂絲質的高頂禮帽走過倫敦的大街小巷,所經之處,大家都對他行“注目禮”,這一事件引起了當時社會的廣泛關注。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1797年,英國某報紙對第一頂禮帽的報到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種兼備裝飾性和功能性的禮帽,憑藉帽身的高度可以避免騎馬時帽子被風吹走的尷尬,再加上禮帽通常由昂貴的絲質材料包裹,戴在頭上十分氣派,因此受到了諸多王公貴族的熱捧,並很快在上層階級流行起來,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此後,高頂禮帽成為上層和新興中產階級用於正式場合中佩戴的常見禮帽。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1859年,比利時國王與英國皇室成員,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高頂禮帽流行的一個多世紀中,發展出了不同高度和樣式,適用於不同場合的子分類。如1800年至1850年,高頂禮帽為直筒高帽、直邊,又被稱為“煙囪式帽子”(stovepipe hats)。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1800年,男士高頂禮帽,圖片來源於網絡

到了維多利亞初期(1830年左右),流行非常高的禮帽,有些甚至高達20釐米。而到了維多利亞後期(1850年後),高度則降到16-17釐米之間。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維多利亞時期的高頂禮帽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直到1920年開始,禮帽的高度降低到12-13釐米,這個高度被一直延續了下來。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20世紀30年代的絲制高頂禮帽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在帽子的高度上有所變化外,這期間還發展出了一些適用於不同場合佩戴的禮帽。如1823年,安託萬·吉布斯(Antoine Gibus)將高頂禮帽改良成可摺疊的歌劇禮帽(opera hat),人們在看歌劇的過程中可以將其平放在座椅下方,而可摺疊這一特點也讓禮帽十分便於攜帶。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黑色喪服禮帽(black mourning cocked hat)適用於參加葬禮,人們將一條絲帶繞在高頂禮帽的帽身底部,又被稱作“致哀帶”,並用一豎排的絲綢小紐扣固定,絲帶越寬則說明葬禮越重要。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灰色高頂禮帽(grey top hat)由詹姆士·洛克(James Lock)三世所設計,又稱為“阿斯科特帽”(The Ascot),最早這種帽子只能在阿斯科特的皇家賽馬場內佩戴,自1960年以後,則用於婚禮時佩戴。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James Lock設計的灰色高頂禮帽 圖片來源於網絡

高頂禮帽除了是貴族和政界人士的摯愛,也是大熒幕上的“常客”。如英劇《神探夏洛克》,以及電影《Top Hat》中男主角弗雷德·阿斯泰爾(Fred Astaire)頭戴高頂禮帽舞動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英劇《神探夏洛克》劇照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簡潔優雅的圓頂硬禮帽

圓頂硬禮帽(Bowler hat)最早出現於維多利亞時代,由詹姆斯·寇剋制作。最初,帽子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獵場看守人的頭部免受莊園內樹枝的傷害,後來這種帽子的實用性和堅硬度很快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並逐漸普及到社會中,成為人們穿著搭配的必備品。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維多利亞時期的圓頂硬禮帽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圓頂硬禮帽相對高頂禮帽而言是一款短帽,帽子呈圓形,窄邊帽簷向上翻卷,並附有絲帶和襯裡,十分適合騎行時佩戴。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Lock&Co公司製造的圓頂硬禮帽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圓頂硬禮帽在19世紀備受工人階級的歡迎,到了20世紀初期,許多在金融區工作的人開始喜歡佩戴圓頂硬禮帽上班,他們被稱為 “城市紳士”(City Gents)。這種戴著圓頂硬禮帽,手持一把雨傘的裝扮也成為英國紳士的經典形象。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圓頂硬禮帽還是許多著名人物的標誌,如奧利弗·哈迪(Oliver Hardy),約翰·史提德(John Steed),歌舞表演中的麗莎·敏妮(Liza Minnelli)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他那手持柺棍,頭戴禮帽的形象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2006年,卓別林的一頂圓頂硬禮帽和一根柺杖在邦瀚斯拍賣行(Bonhams Auctions)以13.9萬美元的價格成交。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美觀實用的淺頂軟呢帽

淺頂軟呢帽 (Fedora)被譽為每個男人帽櫥必備的經典帽型,柔軟的氈制帽冠頂部呈現前尖後圓的水滴狀凹形,帽簷通常較寬,並配有一條絲帶。顏色也更為豐富,最受歡迎的顏色主要是黑色、灰色、深棕色和棕褐色。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Lock&Co公司製造的淺頂軟呢帽(St James's fedora)圖片來源於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軟呢帽最初並不是專門為男性佩戴所設計,而是作為一種女性禮帽出現的。1882年,法國劇作家維克托裡安·薩爾杜(Victorien Sardou)的戲劇《費多拉》(Fédora)首演時,由著名女演員莎拉·伯恩哈特(Sarah Bernhardt)所飾演的費多拉公主(Fédora Romanoff)便戴著一頂軟呢帽。很快,這類帽子便成為了當時女性的流行風尚。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戲劇《Fédora》(費多拉)劇照 圖片來源於網絡

1924年左右,威爾士親王經常佩戴淺頂軟呢帽出席各種場合,掀起了一股流行熱潮。軟呢帽的實用性和時尚性逐漸受到男士們的追捧取代了硬禮帽,併成為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男士時尚搭配的重要配飾。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1921年,在塔斯馬尼亞州的威爾士親王 圖片來源於網絡

淺頂軟呢帽受歡迎並不僅是因為流行風尚,還因為它很實用。由於帽簷寬度適中,並且不像大禮帽那麼大,因此對視線不會造成過大的遮擋,人們在乘坐公共交通時也可以佩戴。在材質和造型設計上的獨特性,即便是摺疊也不會破壞帽子的形狀。種種原因,淺頂軟呢帽自然躍居時尚的前沿,受到各界人士喜愛。

從亨弗萊·鮑嘉(Humphrey Bogart)和凱里·格蘭特(Cary Grant),到後來的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法蘭克·阿爾伯特·辛納屈(Francis Albert Sinatra),約翰尼·德普(Johnny Depp)等等著名影視演員,他們都有佩戴淺頂軟呢帽的經典形象。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1956年在紐約的辛納屈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著名作家特里·普拉切特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以上款式,淺頂軟呢帽還有一種變種款式,即爵士帽(Trilby)。爵士帽相較於淺頂軟呢帽更為休閒,其材質也更加多樣。爵士帽的帽簷通常短且窄,帽簷前端向下,後端向上翻起,而淺頂軟呢帽的帽簷則更平更寬。因此,爵士帽更適用於較為正式的場合,而淺頂軟呢帽則更適合休閒的場合。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Lock&Co公司製造的Carlton Trilby 圖片來源於網絡

爵士帽的戴法相對來說離頭部更遠一些,以一定角度向上傾斜,靠向頭的背面,可謂是凹造型的最佳配飾。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著名歌手倫納德·科恩(Leonard Cohen)戴著Trilby 圖片來源於網絡

禮帽Tips

戴帽子的禮儀

  1. 與人見面、打招呼時,摘掉帽子是對他人的尊重。當男人在街上與陌生人打招呼,或遇到一位女性並停下來與她交談時,都應該脫下帽子表示尊重。而在不需脫帽的場合中,脫帽與人交談也會顯得更加善意。
  2. 在室內的時候應該摘下自己的帽子,尤其是禮帽。而在郵局、機場、酒店或辦公大廳某些公共區域,以及走廊、電梯等過渡空間時,無需脫下帽子。
  3. 在車內和商店中可以戴著帽子。
  4. 在餐館用餐時應脫掉帽子,但在非正式餐館的櫃檯時可以不用。

禮帽小知識

  1. 從時間排序:平頂禮帽(Flat cap)——高頂禮帽(Top hat)——圓頂硬禮帽(bowler)——淺頂軟呢帽(Fedora)
  2. 從正式程度:高頂禮帽(Top hat)——圓頂硬禮帽(bowler)——淺頂軟呢帽(Fedora)——平頂禮帽(Flat cap)
  3. 從佩戴的廣泛程度:平頂禮帽(Flat cap)——淺頂軟呢帽(Fedora)——圓頂硬禮帽(bowler)高頂禮帽(Top hat)

禮帽的護理方法

  1. 若長時間不戴禮帽,應該放在帽託上妥善保護,避免重物和擠壓,以免禮帽變形。
  2. 高檔材質的禮帽不要在下雨天佩戴,溼氣會損害其材質。清洗護理的時候儘量選擇乾洗。
  3. 禮帽清理乾淨後應自然風乾,避免暴曬。完全乾燥後,收納時應將帽子放在帽託上,並放置雪松片或其它防蛀劑以防發黴。
  4. 如果想擦拭禮帽,可以使用豬鬃帽刷把絨毛從上往下刷。再噴上一點水,輕輕地撣去上面的灰塵,然後用一塊絲絨布重複上述步驟。
用禮“帽”動人心,男士時尚從頭開始

監製:大G小r迷你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