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作者|五月


前言

出於對疫情的考慮,也考慮到大家對電影的期待,大年初一賀歲片遭撤檔後,《囧媽》免費在全網播放,這個舉動,異常轟動,也很感人。

<strong>圈了一波感情粉,贏了情商,但是豆瓣評分僅有5.9分。個人覺得這個分確實過於低了。從喜劇到情感的轉換,不管是細節還是整體故事結構都該及格,甚至是優秀。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確實,這部影片乍看結構有些混亂,包括很多故事情節,都不具備合理性,情節也過於平緩,沒有爆笑的點。

但是仔細品味,這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樣子,矛盾,爭吵,不是常有運氣相伴。

我挺喜歡這部電影的,主在表達親情,但其實也包含了關於愛情婚姻的一些針對性的敘述,經歷過生活的人,一定能在某個瞬間聯想到自己,<strong>這種看似沒有但是一旦觸及便不可抑制的情感連接,是足夠令人回味的。

感情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追求,又深思不得其解的東西。

電影如人生,人生又是電影,簡單地對這部電影當中所表達的愛情,親情,以及場景意象等等,說一下自己的見解。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01 愛情不可僅有控制慾——愛不是試圖改變對方,而是學會接納和尊重

<strong>控制慾本身不是什麼問題,控制慾太強便會成為感情中的一根刺。

其實電影並沒有直接說明徐伊萬和張璐離婚的原因,但是片頭的"檯燈論"便暗示了一些問題。兩人已經形同陌路,在談離婚的事情,徐伊萬讓張璐把檯燈帶走,張璐卻毫不掩飾地說檯燈長得很做作,並不喜歡,而徐伊萬一臉的疑惑和質問。

試圖改變張璐,期待張璐成為最理想的妻子,這是他們婚姻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有一個小問題,便是:缺乏溝通,疏於表達自己。

張璐不喜歡檯燈,卻在要離婚的時候表達,徐伊萬更別說了,除了試圖改變對方,也從來不會關注對方內心的東西。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控制慾真的很可怕,它會讓本來相愛的夫妻,變得陌生糾結,甚至產生心魔。

喬叟說過一句話:愛情是不受制是不受制約的;一旦制度想施淫威,愛神就會振翅遠走高飛;愛神和其他諸神一樣,也是自由自在的。

<strong>愛應該是自由的,就像我們常說的那樣:愛不是佔有。

但徐伊萬不明白這個道理,因為他受盡媽媽親情的枷鎖,成為控制慾的"受害者",然而卻潛移默化地深受影響,把這些控制慾放在妻子張璐的身上,施與控制的人以為這是愛,但其實這是畸形的關懷。

解鈴還須繫鈴人,徐伊萬控制慾的養成來自母親,所以也必須在母親的身上解決,於是和母親獨處六天六夜,近距離的相處,爭吵,溝通,然後令自己重生。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整部電影,關於徐伊萬張璐婚姻的片段真的很少,接近結尾時,徐伊萬才終於明白:<strong>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就像他自己所說:可惜我明白得太晚了。

愛情就是這樣吧,擁有的時候不懂珍惜,也不懂自己的問題在哪,

只有在經歷失去之後,才會像被洗滌過一般,恍然大明白。

最終,徐伊萬和張璐還是離婚了,這未免是個遺憾,他們當初也很甜蜜,共同奮鬥,一起旅行,甜蜜的照片鋪滿整個牆壁,那是年少時最珍貴的愛。

如果懂得之後還不被愛情眷顧,可能最需要我們做的便是,在擁有愛情的時候,潛心地經營,儘早明白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不可打著愛的幌子控制對方,遲早一天控制慾會讓愛情崩塌,甚至毫無痕跡。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紀伯倫的經典散文詩《婚姻》中有一句譯文:你們彼此相愛,但不要製造愛的枷鎖。

深受感觸,愛一個人不能私自佔有,而是應該相處舒服才對。<strong>控制慾就是最強烈的枷鎖,一旦鑄成,容易令愛生厭,得不償失。

愛應該是自由的,正如徐伊萬的扮演者,以及這部影片的導演徐崢,他本人的婚姻便是自由的,歷經種種還能如此恩愛,和一定程度的放手和自由,離不開關係。

徐崢的妻子陶虹在採訪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從"人"這個角度講,愛誰也是自由平等的。

當時徐崢被緋聞纏身,陶虹便用這句話表達了自己的態度,維護了自己的丈夫和婚姻。我們不爭對錯,只能感慨確實如此自由的婚姻,令他們恩愛如初,生活幸福。

之後,陶虹也在《奇葩說》當中說道:婚姻本身是一場合謀,就是你們自己達成意願往前走,而不是活在別人的標準裡。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如此豁達之心境,又豈能不幸福?對於婚姻這件事來說,抓得越緊,控制得越費勁,越容易引起對方的逆反心理,相反,適當地給對方自由,更是給自己自由。

任何一對愛人在愛的初始階段,都是喜歡仰慕對方的樣子,不能因為時間身份的變化,就企圖掌控對方的生活習慣,或者期待對方改變,變成自己心中的"完美伴侶"。<strong>這件事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人無完人,況且在有感情的基礎上,愛會稀釋理智。

泰戈爾說:要是愛情不允許彼此之間有所差異,那麼為什麼世界上到處都有差異呢?

這句話用"肯定句"來表達便是:<strong>接納對方的與眾不同,給予對方自由,這才是最好的愛。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02 母愛是最珍貴也最說不清的情感——絮叨,控制,毫無保留地付出

雨果說: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甜?

母愛是讓人幸福的感情,但是也時而令人煩惱,過度的嘮叨和溺愛,會讓我們喘不過氣。

徐伊萬的母親盧小花是控制慾極強的人,對丈夫極度壓制,對自己的孩子徐伊萬也是無限地控制,<strong>不停地絮叨,本意是關心,一句句冗雜的話語,彷彿包裹著糖衣的炸彈,在未品嚐到愛意時,就被囉嗦打亂了節奏,不願再細心品嚐。

徐伊萬在打電話的時候,母親盧小花就在一旁不停地往他的嘴裡塞番茄,不顧徐伊萬是否喜歡,毫無收斂地贈予,甚至塞進一顆大雞蛋,這是愛嗎?當然是愛,只是會讓人疲憊。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母親盧小花是個自尊心很強的女人,同樣也是一個絮絮叨叨的母親,如此形象的女人,好像正是我們母親的本身。就像網友評論的一句話:<strong>有一種餓,是媽媽覺得你餓,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你冷。

對於母親過度的關懷,我們總是想盡辦法去逃離,我們總覺得自己長大了,不再需要母親的絮叨或者提醒,但是不論我們長多大,在她的心裡,我們都是小孩子,一個需要保護的孩子。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看電影的時候,就不禁想起我的媽媽,她跟盧小花真的有的一拼,每天從早到晚都在絮叨,告訴我應該少看手機,會加重近視,忘記關燈,就開始"河東獅吼",做了錯事,恨不得把我吃掉。

有時候我真的很煩她,討厭她的絮絮叨叨,討厭她的蠻不講理,偶爾也會跟她爭吵幾句,<strong>但是看看她逐漸蠟黃的臉,還有越來越多的白髮,實在捨不得對她大吼一句。

儘管我十分討厭她的嘮叨,但是從來沒有懷疑過她對我的愛,前幾天頭疼欲裂,躺在床上根本睡不著,我給她打電話,問她有沒有止疼藥,她立馬給我送過來了,帶著一杯溫水,喝完藥之後,一直坐在我床邊幫我輕輕地按摩頭部,直到我睡著,她才安心睡去。

她不是超人,沒有能力為我抗下世上所有的磨難,但是她是我的英雄,事事為我考慮。<strong>世上母親皆如此,用最簡單的方式,守護著我們。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徐伊萬和盧小花偶遇熊的那個片段,盧小花為了保護徐伊萬,展開雙臂,對熊呼喚著說:"過來,吃我,吃我,別吃我兒子,別吃我兒子。"眼神裡滿是堅毅,在保護孩子的時候,那是出於母親的本能,沒有任何猶豫,也沒有任何雜質。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那一刻的盧小花,全身散發著母愛的光輝,那是一種感人至深的奉獻精神,也是作為母親最本真的模樣,在這世上,能夠毫不猶豫護你安全的人,也許只有母親了。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母親可以很脆弱,可能因為孩子的一句不耐煩,便淚流滿臉,當然也可以很堅強,為了自己的孩子,不顧自身安危。

馬克吐溫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給我母親添了不少亂,但是我認為她對此頗為享受。

這便是母親,無論我們犯錯多少次,她都會無條件地原諒,無論她嘴上多嘮叨,心裡也滿滿是愛。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其實最觸動我的是,從莫斯科回到盧小花家,盧小花站在鏡子前摘下假髮,稀疏泛白的頭髮,完全裸露,她真的老了,然而在那個諾大的家,長久只有盧小花一個人居住,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看日出日落,回憶過往。

她似乎習慣了這樣的狀態,雖然期望改變些什麼,但是又略顯無奈,<strong>那些獨自捱過的孤獨的日子,得需要多少的嘮叨和靠近,才能得以平復。

不過好在母子二人已經和解,盧小花也因為唱歌才藝被邀請去全國各地表演,這是專屬於盧小花老年生活的幸福,也是最精彩的一種方式,心裡沒有情感負擔,行動才能更加輕鬆歡快。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03 多重畫面和意象的表達——人生是一列火車,飽含各種離散和幸福


電影當中很多的畫面都有種細膩的美,和煦的陽光,溫暖柔和,極具美感。

一路上,火車穿梭在各個城市之間,有嬌豔溫暖的陽光,也有冰雪包裹的天地,所有的陰晴和大雪,都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幅,集溫柔與磅礴於一體。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尤其在徐伊萬揹著母親盧小花奔跑的那個冰湖,有種清冷又驚豔的美,<strong>湖面上的裂痕縱橫排布,或彎曲,或交錯,一點點地向更遠處延伸,有種想要掉落的微微驚慌感,又有遠觀的冰湖的美感,簡直就是一場視覺盛宴。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在他們錯過火車的時候,眼睜睜看著火車在冰雪世界裡穿梭而去,帶有一絲遺憾,但滿滿都是關於美景的震撼。

在我的個人理解中,<strong>K3火車就是一輛通往人生真諦的車輛,火車穿梭經過的晴朗和暴雪,象徵著人生旅程中遇到的各類挫折和各類複雜的情感。

母子二人的同行,更像是人生的探索,對於我們來說,人生只需自己經歷,聽來的,別人幫忙的,都不算是真正的感悟,就像列車員一開始就看出了盧小花和徐伊萬的問題,於是一次次暗示或者幫助徐伊萬坐上這輛火車。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列車員有句時常掛在嘴邊的話:一定要坐到底。這個"底"表面上指的是火車的終點莫斯科,但是從深層的意義來講,更像是圓滿無缺且順利的幸福終點。列車員的願望是美好的,希望徐伊萬能夠抓緊機會,和母親和解,共同抵達人生的幸福站。

可是人生又怎會一帆風順,在母子二人大吵一架之後,母親提前下車,列車員看這情形,慌張幫徐伊萬打開車門,貼心地幫忙抬鍋行李箱看這徐伊萬拖著行李遠走的背影,最後感慨地說了句:<strong>到底還是沒坐到底啊。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我們都希望一帆風順,直達幸福的終點,但是事與願違,我們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阻擾我們前進的步伐,然而這也是最考驗人性的時候。

徐伊萬沒有被情緒控制,心懷對母親的愛,疲憊的身體拖著行李,也不肯為了減重扔掉一件,緊緊地追在母親身後,在冰天雪地裡尋找母親,尋找自己的初心。

確實,徐伊萬並不是個成熟的男人,雖然年齡足夠成熟,但是心理還是缺乏對愛,對人生的理解。<strong>但幸好,本性善良,不忘初心。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在他們在奔跑湖面追趕最後一班去莫斯科的火車,這是努力的狀態,像極了為夢想努力奮鬥,努力奔跑的我們。<strong>儘管使盡全力,可還是錯過了,難免遺憾。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但是人生就是這樣,柳暗花明又一村,處處是際遇。他們沮喪在躺在冰湖上,卻因此發現了熱氣球,於是得益於熱氣球,最終還是趕上了莫斯科的演出。<strong>只要不放棄,要相信際遇一定可以來。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當他們歷經千難萬阻來到劇院的時候,觀眾已經在陸續散場,幕布將要關閉,但是幕布突然卡住,這一個小小的意外,又為盧小花的表演提供了一個若隱若現的機會,如果當時她被負面情緒充滿,羞於踏出第一步,也不會有她最後的成功,以及觀眾的喝彩。

正如弗洛伊德所說: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能悔棋。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徐伊萬和盧小花在去往莫斯科的路上,歷經各種磨難和驚喜,反反覆覆,猜不透摸不透,<strong>宛如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驚喜不斷,有時是悲觀,有時是欣喜,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可是也正是因為神秘,才讓我們充滿了無限的期待。

與其說去莫斯科是一場旅行,不如說是一場關於愛的探索;與其說K3是一趟火車,不如說是通往人生真諦的必經之路;如果說遇到的各種意外是挫折,不如說是我們成長路上必須自我經歷的感悟。

<strong>如果有機會,我也想乘坐一下那趟叫做K3的火車,盡享旅程的繁華蔥蘢,盡力感受世間美妙。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總結

整部電影的敘述都很平淡,截取生活中最平淡的事情,還有最常見的矛盾點,看起來家長裡短,毫無昇華,但只要用心,你會發現,這才是生活最初的模樣,毫不摻雜一點假。

我不覺得這部電影沒有之前"囧途"系列差,只是敘述方式,表達主題換了方向而已。

<strong>懂生活的自然能看懂電影當中,關於生命中最質樸的繁瑣,善惡以及愛恨。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strong>戲如人生,人生如戲,亦真亦假,亦假亦真。

《囧媽》一點都不差,可能只是你還未曾經歷罷了。


-END-

參考電影《囧媽》

《囧媽》豆瓣評分只有5.9分,打分不看情面的嗎?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