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的短期突破與長期發展

足球以結果論英雄,我們太需要近期能夠勝利和突破了:中國足球急需短期突破和長期發展相結合的道路。

2022年世界盃預選賽小組賽中國隊戰績不忍目睹,國奧隊的奧運資格賽失利是正常現象。如果歸化球員能夠在本次世預賽或下下屆奧運會預選賽幫助國家取得巨大突破,那麼短線就是成功,將極大推動中國足球的正面效應。

如果歸化球員的上場數量不足,只是蜻蜓點水,那麼就是下一個10年的等待。目前國足的綜合平均水平確實比較差,已經不需要否認了,還夾雜隱性的各類負面因素。

因為足球是靠11個人踢的:個人的基本技術不過關,心理素質不過關,戰術素養不過關,執行能力不過關,跑不動,停不好,跳不高,傳不出,失誤多,射不準,無配合,怎麼踢球?怎麼取得成績突破。因此我們無法用再一個5年或10年時間就突然把上述問題都解決了;拿來主義是短期解決方案。否則我們要再等下一個10年或20年,等待是極其難受的;因為卡塔爾都亞洲盃冠軍了,越南都快速漲球了,阿聯酋都亞洲盃四強了,日本和韓國都那麼厲害了,還有沙特,澳大利亞...太多競爭對手了。足球上不去,與大國身份極不匹配。足球的影響力太大了。

在成績面前,輿論和政策都會變化。既使是歸化球員的作用能夠讓國足在世預賽和奧運會出線,在巨大的成績面前,歸化就會被極其淡化或正面宣導,畢竟歸化球員代表的是國家;國家榮譽高於一切。歸化球員的大量上場絕對能夠在短期讓國足在亞洲取得巨大突破,即使教練是國產都沒問題。因為再好的教練需要球員去執行;球場上的一次機會,一次射門就能決定一代人的命運;現在的國足還做不到。高拉特和埃裡克森就可以做到:依靠個人高能力抓住一次不是機會的機會,就勝球。

長期發展還是應該完成良好的青訓,青訓的核心是:誰踢?誰教?(體教改革和教練員素養提升非常重要)

誰踢?-現在小朋友都不踢球了,主要是家長都擔心小朋友的未來,畢竟足球是金字塔,體教結合的具體措施需要國家來規劃,小朋友每天學習都來不及,哪裡有時間踢球吶。現在足球場地都沒有了,哪裡去踢球吶,要不就是場地租賃費非常貴-是巨大問題,家境好的家長有多少願意自己孩子踢球吶。足球太多負面內容,急需正面案例來安撫家長的信心;如果世預賽出線或奧運會出線,那麼是最好的正面案例,將極大鼓舞人心。

誰教?-青少年教練的懸樑劍:成績-造成急功近利,快速出成績,拔苗助長,以大打小,不重視基本功,以身體出成績;為了保住飯碗,為了保住低收入;或者青訓俱樂部需要盈利以維持不倒閉;或者教練自己都不很會踢球;還有各地足球教練員的場外負面新聞;各級學校或體育局不支持等;造成青訓教練員的困境與艱難;或者教練員本身過往的成長背景就是非常負面的。青訓教練的個人足球專業化和個人綜合素養是根本的根本。啟蒙足球教練:育人+育術+育德。各級支持和各級重新制定評估標準顯得尤其重要:比如全隊的多距離折返跑成績,帶球繞杆成績,連續顛球成績,9度射門成績,5人一腳傳球成績...這些都是非常基礎的青訓帶隊成績評估標準。而非比賽成績。

中國足球過往的自身特點:南-小快靈,北-身體衝吊。現代足球都徹頭徹尾改變了:整體進退無論進攻防守;講究少失誤和高效率;每個人都是全面人才:馬上進攻馬上防守。萊斯特城能夠拿到英超冠軍是很好的例子:一幫二流三流球員在補鍋匠的帶領下及其高效率成就奇蹟。高效率是現代足球核心特徵。

短期高效率就是歸化;長期高效率是青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