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張圖片帶大家看一看海市蜃樓

平靜的海面、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爾會在空中或“地下”出現高大樓臺、城廓、樹木等幻景,稱為海市蜃樓 。我國山東蓬萊海面上常出現這種幻景,古人歸因於蛟龍之屬的蜃,吐氣而成樓臺城廓,因而得名。

幾張圖片帶大家看一看海市蜃樓

海市蜃樓是一種光學現象。沙質或石質地表熱空氣上升,使得光線發生折射作用,於是就產生了海市蜃樓。

幾張圖片帶大家看一看海市蜃樓

自古以來,海市蜃樓就為世人所關注。在西方神話中,海市蜃樓被描繪成魔鬼的化身,是死亡和不幸的凶兆。我國古代則把蜃景看成是仙境,秦始皇、漢武帝曾率人前往蓬萊尋訪仙境,還多次派人去蓬萊尋求靈丹妙藥。現代科學已經對大多數蜃景作出了正確解釋,認為蜃景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所謂蜃景就是光學幻景。

幾張圖片帶大家看一看海市蜃樓

蜃景有兩個特點:一是在同一地點重複出現,比如美國的阿拉斯加上空經常會出現蜃景;二是出現的時間一致,比如我國蓬萊的蜃景大多出現於每年的5、6月份,俄羅斯齊姆連斯克附近蜃景往往是在春天出現,而美國阿拉斯加的蜃景一般是在6月20日以後的20天內出現。

幾張圖片帶大家看一看海市蜃樓

長島是中國海市蜃樓出現最頻繁的地域,特別是七八月間的雨後。在煙波浩渺的大海上,鑲嵌著一群寶石般蒼翠如黛的島嶼,這就是被世人譽為“海上仙山”的美麗群島——廟島群島,亦稱長島,長島扼踞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之間的渤海海峽,與古城登州(蓬萊)隔海相望。據《史記》記載,秦皇漢武都不辭跋涉,停步歇馬於蓬萊丹崖山畔,望海中仙山,祈求長生。這仙山指的便是長島,唐詩曾雲:“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宋朝的大文學家蘇東坡當年曾眺望長山諸島不由讚歎道:“真神仙所宅也!”《西遊記》、《鏡花緣》等神話小說更把這裡描繪成一個虛幻縹渺,超脫凡塵的世外桃源。另外,廣東的惠來也因海市蜃樓的頻繁出現而廣為人知。

幾張圖片帶大家看一看海市蜃樓

海市蜃樓常出現於神泉港西南海面,時間多在春夏之交,天將大雨前夕。“海市蜃樓”的出現次次有異,有古代的臺榭、亭閣,有現代的高樓大廈,還曾出現過日本侵華的戰爭場面。同一次蜃景也變幻莫測,景象萬千:時而勇士披堅執稅,萬臺奔騰,時而曲苑、酒旗,仕女嬉遊,或隱或現,若遠若近,蔚為壯觀。蜃景出現有一年一次或數年一次,也有一年兩次。長則幾小時,短則十幾分鍾,甚至一瞬即逝。1957年3月19日蜃景出現,從下午一時至六時四十五分才消逝,是有史以來延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當地漁民總結為觀察氣候經驗,有“景遠候風,景近候雨”之說。

幾張圖片帶大家看一看海市蜃樓

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駱駝隊在炎氣燻人的沙漠中躊躇前進。酷暑和乾燥的天氣使得旅行者疲乏不堪,皮袋中的水已經喝完了,嘴唇乾得發裂,這時他們多麼想能喝到一口清涼的水啊!突然,在遙遠的前方沙漠間,出現了一個湖,湖的兩岸高聳著宮殿和寺院,給他們帶來了莫大的希望和清涼的預感,於是快速朝前奔去。走過一個沙丘又一個沙丘,但湖泊、宮殿和寺院仍在遙遠的地方,忽暗忽亮,忽隱忽現。過了一會兒,突然湖水、宮殿、寺院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幾張圖片帶大家看一看海市蜃樓

這就是海市蜃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