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位內蒙古90後準新娘推遲婚期奔赴戰疫一線

同年考入內蒙古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同一天的婚期,同時遞交了請戰書,王琿和郭佳妮似乎有著說不清的緣分,2月4日,醫院接到指令,當日下午要從醫院組建的抗疫援鄂醫療隊中選取5名護理人員隨全區各地組建的100名護理隊伍出征武漢,這兩個90後的姑娘又同時被選中。


這兩位內蒙古90後準新娘推遲婚期奔赴戰疫一線

王琿:等我回來結婚!


“這個大年,你去一線,婚期推遲,你要是不保護好自己,你就真對不起我了!”,“等我回來結婚!”。


94年出生的王琿是這段對話的主人公,內蒙古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NICU的護士,2月4日一大早,還沒下夜班的王琿接到院裡通知,今天下午醫院組建的支援武漢醫療隊要先走5名護理人員,她在其中。還在崗位上的她雖然感到緊張卻沒放下手中的工作,把自己護理的幾個寶寶都安排妥當,交接班後,給爸爸媽媽和未婚夫撥了電話。雖然自己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媽媽聽到她要走的消息一下子就哭了起來,強忍著不哭的王琿還是落了淚。


這兩位內蒙古90後準新娘推遲婚期奔赴戰疫一線


1月28日晚,醫院的護士群裡護理部主任王曉雲發出了馳援湖北的倡議,一個小時後100多封請戰書刷了屏,王琿前一天下了夜班一眼沒合,這天晚上睡得正香,第二天一早看到群裡消息後一下子機靈起來,她沒有想太多,出於職業的本能,直接報了名,自願請戰上抗疫一線。父親和她談了後非常支持,但媽媽卻又萬般不捨,父女倆做了一天的工作,媽媽終於理解了女兒的決定。


取消正月十六的婚期上一線,當王琿告訴準新郎這個消息時,帥氣的小夥子眼中也泛起了淚光,王琿的未婚夫是一名培訓講師,在他的眼裡王琿就像個孩子一樣,在家是獨生女,甚至連飯都不會做,做出這樣的決定出乎他的意料,通過深入的交談,他逐漸理解了未婚妻的決定,而這段時間加油打氣成了他必做的工作,“無論你做什麼決定,我都支持你,等你平安回來,我們結婚!”


這兩位內蒙古90後準新娘推遲婚期奔赴戰疫一線


王琿所在的新生兒科護士長張婷說,王琿是個非常認真負責的護士,2015年在學校就入黨了,是科裡的黨員護士之一,NICU的工作性質比較特殊,小患兒都在保溫箱裡,沒有家人的陪護,在這裡護士就是他們最親近的人,王琿對每一個她護理的患兒情況瞭如指掌,記得一次在走廊裡看到一位母親抱著一個寶寶,王琿一眼就認出那是她護理過2個多月的孩子,上去喊名字時,寶寶媽媽都驚住了。


雖然是90後,但相信她能完成任務!

郭佳妮:我沒什麼負擔我去最合適

與王琿同一天婚禮的還有來自婦科的護士郭佳妮,兩個人不僅是同一天婚禮,2016年的時候還是同一批來到的內蒙古婦幼保健院的護士,如今,倆人又要一起奔赴“戰場”,她們還相約好,等回來後要一起辦婚禮,將這份難得的情誼一直同步進行下去。


這兩位內蒙古90後準新娘推遲婚期奔赴戰疫一線


在最先遞交請戰書的時候,佳妮並沒有告訴家裡人,也包括自己的未婚夫,她自己擅作主張做了決定,佳妮說:“我的婚禮因為疫情延期了,科裡其他老師家裡的孩子還小,離不開媽媽,我現在還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負擔小很多,我去再適合不過了,在平凡的崗位上能遇到這麼不平凡的事情,我一定竭盡所能幫助每一位患者。”護士長正式通知佳妮成為醫院組建的赴鄂醫療隊的一員時,佳妮的未婚夫和未婚夫的媽媽剛好都在身邊,這時佳妮才跟家裡人說明了情況,未婚夫雖然對佳妮有些許的埋怨,但能看得出在他眼裡充滿了焦慮和不安,從名單確定後的這幾天,未婚夫和未婚夫的媽媽也一直在幫佳妮跑前跑後的準備物品,每天都要出去買東西,生怕佳妮去了武漢吃苦受罪。


這兩位內蒙古90後準新娘推遲婚期奔赴戰疫一線


佳妮的老家是烏蘭察布市涼城縣的,由於佳妮的父母不在身邊,馳援武漢的消息是通過電話才告訴的父母,起初媽媽並沒有太多的情感表達,但從字裡行間佳妮感覺得到母親對於這件事情的牴觸,直到昨天晚上與父母視頻,身為黨員的父親跟佳妮說:“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去參加吧,爸爸支持你。”佳妮告訴我們因為自己不是黨員這個事情其實一直還有些慚愧,覺得自己的思想覺悟還沒有達到一定高度,但是父親是一名老黨員,毅然決然的支持女兒的決定,還在視頻裡一直告訴佳妮要堅定信念,這讓佳妮尤為感動。


出發當天早上,婦科的楊曉玲主任在開早會時還特別囑咐佳妮:“要做好自身的防護,同時也要利用好自己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操作技能,幫助到更多的人。”婦科的趙興華醫生還對佳妮說:“到了武漢那面,如果有任何情緒波動和心理壓力,隨時打電話、發微信,我這裡就是‘大哥哥’熱線。24小時開機服務。”

臨別前,兩個準新娘相視一笑:“我們相信一定能很快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到那時,我們再相約一起辦婚禮,那時的婚禮才會更美滿更喜慶更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