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冷門專業”=“香餑餑”?

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冷門專業”=“香餑餑”?

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冷門專業”=“香餑餑”?

上個月,教育部公佈的“強基計劃”表明:主要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可能有人會疑惑,既然是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怎麼不直接要人工智能、通信工程等專業招生呢?也有人覺得,這些專業在“熱門專業”中都沒見過啊,怎麼就成了國家眼裡的“香餑餑”呢?

其實無論是人工智能還是量子通信,都需要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作有力支撐,基礎學科對於原始創新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之所以缺乏重大原創性科研成果,呈現“卡脖子”局面,與基礎學科發展較慢,頂尖基礎學科人才缺乏密切相關。

很多家長留言:強基計劃主要招的數理化等專業,都是冷門專業嗎?將來好就業嗎?就此話題,強基綜評君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1.選大學,遠比選專業更重要

糾結於“強基計劃”如何選專業、將來如何就業的家長們,這根本上就是杞人憂天。

首先,如果你只想/只能考個非常普通的一本、二本,專業真的非常重要,畢竟掌握一項實用性技能,對將來就業會有很多幫助。

但是別忘了,參與“強基計劃”的可都是雙一流高校、原來的老牌985高校,是國家投入重要精力去扶持的高校!考入這些名校的學生,將來的就業、深造會有難題嗎?更何況,對於這部分學生,相當於重點高校中的重點班,高校也開很多小灶:導師制、小班教學、推免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

這些雙一流高校能夠給你提供的教育、資源、見識、平臺,是其他院校遠遠無法比擬的。

2.基礎學科,具有非常強的延展性

大家還記得2019年,華為公司百萬年薪博士刷屏的信息嗎?

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冷門專業”=“香餑餑”?

從上圖可以看出,這些“百萬年薪”的博士,所學的專業,全部是基礎學科專業或者新工科專業,這些專業在就業市場上的價值已經得到檢驗。

除了華為這種高科技型公司,數理等基礎學科的人才在其他單位也是“搶手貨”。某知名證券公司分析師崗位年薪30萬-50萬招聘畢業生,主要門檻有兩點:985高校碩士及以上學歷;數學、物理、計算機類相關專業優先。

作為一家金融公司,為何不優先招聘經濟、金融類畢業生,反而更青睞數學、物理、計算機相關專業?該公司招聘回答為:數學、物理、計算機等理科或工科專業畢業生,思維更嚴謹並且具有深度的數理基礎,他們在數據分析、數據建模、程序處理等方面的能力及可塑性,要遠強於單純經濟金融類畢業生。

另外,對於想跟進一步讀研、深造的學子來說,基礎學科的學生,往往具有非常強的延展性,特別是在一些前沿學科、交叉學科方面,基礎學科人才都是主力軍。

疫情無情人有情,希望大家做好防護,有效應對!也向奮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