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葫芦之所以深受国人喜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百变“造型”,使其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而人们对于葫芦多样形状的喜爱,又促使相关人员创新种植方法,生产出更多新奇造型的葫芦,“钱袋”葫芦就是被新制出的一种器型。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钱袋”葫芦因它外形酷似钱袋而得名,正如人们将上下两肚形制扁圆、大小接近的葫芦命名为“八宝”、将嘴+上肚、腰、下肚三部分高度相当的葫芦命名为“三庭”那般。然“八宝”、“三庭”乃自然长成,“钱袋”葫芦又是怎样获得?下面这两幅图自有交代: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上图中,红衣大姐用特制布袋套住幼年葫芦全身,而后用绳将口袋连同葫芦龙头一并扎紧,扎好后是这样子的: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通过上面操作不难看出,钱袋葫芦的“制作”过程与范制葫芦有些许相似之处:在葫芦生长期使用“模具”将其套住,通过外力控制,使其长成预先设计的形状。但与纸模、瓦模相比,布袋却显得坚固不足、弹性有余,葫芦在里面生长时仍然有“自由发挥”的余地,最后长成的形状也有很大差别。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此类葫芦尽管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但就其形状而言,也并非无规律可循。经过我们观察,目前市面上存在的钱袋葫芦,在形制上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大钱袋”葫芦。这类葫芦整体长成了“钱袋”的形状,嘴、肚、腰浑然一体,已无半分原来的样子。之所以称之为“大钱袋”,是说它的整体酷似钱袋,葫芦即“钱袋”,“钱袋”即葫芦,而非指个头体量。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第二类,“双钱袋”葫芦。这类葫芦上下肚分明,各部位仍可做出辨别,所以我们称其为“双钱袋”。不过从外形来看,它们下肚比上肚更像“钱袋”,而上肚由于外力干预,与葫芦腰、嘴一起,呈现出扭曲、变形的样子。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第三类,“元宝”葫芦。这类葫芦上下肚同样分明,然而腰却不可见,可视为双钱袋葫芦的优化版。葫芦上下肚多为扁圆形状,下肚比上肚长。上下肚之间有狭窄缝隙,上肚感觉好似盘坐在下肚之上。整体看去颇似一锭金元宝。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若是单纯盘玩,我们会更加青睐“大钱袋”与“元宝”葫芦,毕竟它们的外形更接近各自类比的对象,颜值更高。但若后面加上工艺处理,却又各有千秋。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两类钱袋葫芦,均是鼓荡充盈却又平缓顺滑,非常适于押花、雕刻,制成的图案既饱满生动、富有立体感,又兼具传统纸质书画样式,便于欣赏。而元宝葫芦适合烙、押金蟾、铜钱图案,寓意美好。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在制作器具方面,三类葫芦尽管不具备鸣虫葫芦蓄虫听叫的功能,但在制作另外一种传统器具——酒葫芦方面,它们却是独领风骚,直接上图: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尤其是双钱袋葫芦,在制作酒葫芦方面更是不遑多让,一方面它的上下肚样式好似酒瓶或酒杯,制成的酒葫芦美观度更高;另一方面,酒葫芦都要系绳打结,绳结与葫芦结合舒畅,富有自然韵味,少了许多人工刻意为之的痕迹。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钱袋”葫芦,套出来的福气

总之,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喜欢上一种物件。但凡喜欢了,除了青睐它们的外形、材质,还会关注它们所隐含的寓意,而“钱袋”葫芦正好二者兼备。所以它们近期逐渐走强也就不足为奇了。(文章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