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那個離開地球,從此消失了的你,我沒有讀懂

我們往往看到老師在微信群裡發了不少推薦書單,這些書基本都是古今中外的名著,許多家長也為孩子買了不少書,堆滿了書架,他們信奉開卷有益,只要讀就是有作用的,但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孩子們的時間非常寶貴,如何合理地進行名著閱讀,讓課外閱讀能真正起到應有的效果?老師們往往講得不夠系統清晰,家長們也是迷迷糊糊的。

小王子,那個離開地球,從此消失了的你,我沒有讀懂

教育部推薦的小學1-6年級之一年級上期閱讀書目

在教育部推薦的小學1-6年級閱讀書目中,分為必讀與選讀兩類書,由此可見,小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也要在閱讀方法上有所區分,有所側重。也就是說,首先要對閱讀的書目進行區分,哪些書是精讀,哪些書略讀或泛讀就可以了。根據教育部推薦的書目,家長可以結合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經驗,合理安排略讀泛讀和精讀的比例,一般來說,孩子至少1-2個月應該精讀一本書,一學期至少要精讀4本書左右,其它的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閱讀。

小王子,那個離開地球,從此消失了的你,我沒有讀懂

有家長可能就要問了:怎麼選擇應該精讀的書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必讀書目中,根據孩子的興趣或意願,去挑選孩子需要精讀的書,如果孩子閱讀量很大,當然也可以從必讀書目之外去挑選精讀的書。<strong>精讀的書一般都有一個特別明顯的標誌:名著。它們經過時間的磨礪、沉澱並流傳下來,字裡行間有著人類思想的智慧,如果你是一個熱愛閱讀的家長,一定知道很多屬於名著的書目。另外,既然是給孩子提供的精讀書,一定要從名著中,選擇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目,可以根據教育部推薦的書目中去找,可以諮詢老師或有經驗的朋友,可以與孩子共同商量,確定從符合以上標準,而孩子也喜歡的書目中去確定要精讀的圖書。

選擇了精讀的書,又怎麼指導孩子去閱讀呢?到底怎麼樣才算精讀有所成效?

大家都熟知這樣一本世界名著:它是一個僅僅2萬多字的經典童話故事,卻被譽為“每個人不可不讀的心靈之書”,被譯成30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2億冊,閱讀率僅次於《聖經》,它就是《小王子》。這本世界級名著,同時也是教育部推薦小學6年級下學期必讀書目。以下,我們就以《小王子》為例,為大家簡單介紹整本書精讀的一些方法。

小王子,那個離開地球,從此消失了的你,我沒有讀懂

01 家長的態度與認知:引導和陪伴必不可少,也要掌握好度

一旦孩子要精讀一本書,家長往往會隨時關注孩子,是否認真地在逐字逐句朗讀,是否理解每個詞語的意思,是否有把詞句做了摘抄......於是,家長會不斷地打斷孩子,不斷干擾孩子,這樣下來,孩子認為閱讀成為了一項被監視的學習活動,哪裡還有心情去讀書中的內容。其實,關注沒有錯,但更重要的不能在閱讀過程中頻頻打斷,實在有不太好的行為,應該放在閱讀完後的空閒時間與孩子交流。

家長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這幾個環節:

<strong>一是讀前激趣:“在一個小小的星球上,有一朵漂亮驕傲的玫瑰花,她很任性,結果把精心照顧她的小男孩給氣走了。在另一個小小的星球上,住著一個酒鬼,他說他喝酒的原因是想忘記一些難為情的事情,有個男孩問他什麼事情難為情,他說是整天喝酒。”

假如你把這段話拋給孩子,他一定會感到有趣和好奇,這時候,你再為他介紹剛才的那些有趣的句子都是《小王子》書裡面的。我想他一定會很樂意閱讀。這樣做遠遠比告訴他“這是小學必讀書,是世界名著,你應該認真地精讀”要好得多。

<strong>二是提前背調,適時講述書外的故事。閱讀不僅是讀書本身,還要了解作者、寫作背景以及圍繞創作所發生的有趣的事情。比如《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絮佩裡,本身就是一個傳奇,他一生只迷戀飛行與寫作兩件事,甚至他離開這個世界的方式也令人驚歎:1944年7月31日上午,他出航執行任務,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那時他僅44歲。所以,他本身就是一個傳奇。當你把這些講給孩子聽了以後,他會崇拜這麼厲害的人,也會在閱讀之中更加投入。

小王子,那個離開地球,從此消失了的你,我沒有讀懂

《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絮佩裡

02 默讀與朗讀結合:感受文本中的節奏、辭藻和情感

在閱讀過程中,特別是到了小學中、高年級,孩子們更喜歡默讀,這樣,能提高閱讀速度,能滿足自己更快讀完、瞭解故事情節和結局的渴望,而往往對書中有時候出現的描寫風景、外貌等的純抒情文字一帶而過。但殊不知,這些正是名著的文本有別於快餐類、休閒類文本的地方,這些看似閒筆,無關故事進程的段落,才是最體現作者功力,最容易學習寫作技巧之處。如果能讓孩子能針對這樣的段落,大聲地朗讀,一定能更深地感受文字語言中作者飽含的情感、字間的節奏和魅力。

《小王子》中:只見他的腳踝邊上閃過一道黃光。剎那間,他一動不動。他沒有叫喊。他如同一棵樹,緩緩倒下。因為是在沙漠裡,甚至連一點兒聲響都沒有發出。

這是故事結尾處的一段描寫,小王子的離開讓無數人心碎。小王子最後到底去了哪裡?這幾乎成了一個終極疑問。當我們大聲朗讀這一段文字時,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小王子,那個離開地球,從此消失了的你,我沒有讀懂

03 如何動筆?

“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中國著名的革命家和教育家,毛澤東主席的老師徐特立先生一直倡導的讀書方法,而毛主席也非常讚賞徐特立先生的讀書方法,並堅持身體力行。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錢鍾書被認為是過目不忘的天才,他的夫人楊絳卻說:“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不斷地添補。所以他讀的書雖然多,也不易遺忘。”這樣看來,讀書時動筆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

但是,小學生在精讀一本書的時候,如何動筆?在哪些地方動筆?

<strong>一是最簡單的勾劃、圈劃,閱讀過程中發現不認識的字,不明詞義的詞語,立即用筆劃出來,然後通過查字典或問家長、老師,解決自己的疑問;<strong>二是寫批註,在書頁中及時記下字詞要義,或者自己讀後的第一感受,就像邊讀書邊與作者聊天一樣,隨意自然;<strong>三是做摘抄,這是許多老師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經常佈置的任務,小學生應該常備一本摘抄本,對於自己感興趣的詞語和句子,應該及時記錄下來,當然,如果能分類記錄則是更好的,這樣就可以在寫作時很方便地查找和參考了;<strong>四是結合閱讀練習寫作,

一種方式是寫讀後感,既可以整理自己的閱讀感受,也可以訓練文筆,另外高年級的孩子還可以寫寫人物評傳、續寫故事等。

這是一位三年級孩子在閱讀《小王子》後寫的一段感受:“我覺得我沒有讀懂這本書,小王子來自外星球,他在沙漠裡遇見了飛行員,他們成了好朋友。小王子在好多星球上都碰到了奇怪的人,只有在地球上,他遇到了好朋友飛行員,但是最後他還是離開了地球,消失了。我不知道他到哪裡去了,可能也沒有什麼人知道他到哪裡去了。我想再長大一些,可能能看懂這本書吧。”

這個孩子的感受確實真實,因為這本書在教育部推薦書目中,是小學六年級的必讀書。

小王子,那個離開地球,從此消失了的你,我沒有讀懂

04 如何思考和質疑?

精讀一本書,重點是要激發起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全盤被動地接受書中觀點,小學生固然生活經驗簡單、思想不夠成熟,但思考也仍然是考察是否對一本書有深入閱讀的一個標準。可以是對作品中的情節提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對書中人物的設置提出自己的意見,甚至覺得某些地方的描寫方法可以更改,這些問題的提出,都是孩子在邁向獨立思考、全面對待作品的過程中的點滴收穫。

在《小王子》的閱讀中,孩子們提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玫瑰花為什麼要氣走小王子?”“蛇為什麼要幫小王子離開?”“為什麼說本質的東西是肉眼看不見的,只要用心就能看清楚呢?”問題也分好問題和沒有多少價值的問題,以上的問題都是孩子們閱讀後提出的非常有深度、與圖書主題相吻合的問題。只有好的閱讀,才能產生好的問題。而<strong>只有敢於提出問題,能提出好問題,並努力去尋找答案,才會幫助孩子們在閱讀中不斷精進,習得深閱讀之方法。

小王子,那個離開地球,從此消失了的你,我沒有讀懂

滿園玫瑰,讓小王子想起了自己心中的玫瑰

05 閱讀怎樣促進寫作?

閱讀與寫作的關係從來都是潛移默化,不能強求的,這也是許多家長的困惑:自己的孩子讀了不少書,可是寫起作文來卻總是流水賬,乾巴巴的。老師們對於這個問題,解決的方法似乎只有:多讀書。如能照著前面部分的介紹,閱讀中多朗讀、多做批註、多做摘抄、多寫各種書評或讀後感、人物評傳,持之以恆,假以時日,一定能從量變到質變的。

當然,家長也要注意<strong>在閱讀中,對某些孩子提出的與寫作相關的問題,要給予準確的解答,最好能結合實例給出更多的拓展瞭解。在《小王子》的閱讀中,我們可以重點放在理解這部作品運用的主要寫作手法:象徵。我們可以故事中不同層次的象徵與孩子交流,比如:小王子在其它星球上分別遇到的六個大人,象徵著整個成人世界,膚淺、世故、乏味,而小王子則象徵著兒童世界,天真、單純、充滿愛心,玫瑰花儲蓄地象徵著所愛的對象,而蛇、狐狸的象徵意義更為隱晦,可以讓孩子以後大了重讀此書,再去思考。

小王子,那個離開地球,從此消失了的你,我沒有讀懂

06 閱讀的開放性拓展

一本書讀完,還能做些什麼呢?我想最基本的有兩個方面的拓展。一方面,既然是名著,一定會被無數次的改編,甚至搬上大銀幕,可以尋找同名的電影,和孩子一起觀看,一起回憶書中所得,看看電影中對原著進行了怎樣的改編,是好還是不好?討論對孩子的作用是巨大的,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有思考和表達,甚至辯論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為孩子推薦更多的同主題、同作者或同類型的圖書,讓孩子選擇閱讀,比如《小王子》其實一共是三部曲,它還有前傳《風沙星辰》《夜間飛行》兩本書,一同構成完整、全面、真實的《小王子》。除了這個天真、單純的小王子外,世界上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不想長大也不會長大的神奇小孩——彼得.潘,所以,我們可以再讀一讀名著《小飛俠彼得.潘》......

結語:可以看出,略讀和泛讀的書可以讓孩子盡情地享受情節,快樂地輕鬆地閱讀,但經過選擇要精讀的書,家長一定要認真引導孩子,甚至陪伴孩子閱讀一段時間,在閱讀過程中加入專業的指導,教會孩子正確使用精讀的各種工具,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思考、質疑和寫作運用。精讀好一本書,一定是整本書閱讀學習中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用繪本啟蒙訓練閱讀寫作思維,請點擊加入:

https://ic.snssdk.com/market/v1/tpl/landing/community/community.html?community_id=6757916650290283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