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近年来,山东台儿庄古城等各大景区积极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升游客体验、增加二次消费、扩大营销力度,逐渐走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常态展演提升游客体验

在枣庄台儿庄古城,柳琴戏、运河大鼓、鲁南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让游客感受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晓莉表示,非遗进景区的模式有利于文旅融合发展,二者相互借力、相得益彰,在“静”的景区中加入“动”的元素,让景区更有活力,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对于非遗项目而言,在景区以演艺的形式向游客展出,本身就是对非遗、传统文化的活化,有利于项目的传承和传播。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许峰认为,景区是静态的,非遗是动态的,动静结合两相宜,但在具体呈现上,一定要考虑非遗的土壤——创新表达方式和内容,要让两者嫁接成功,不能生搬硬套。另外,要注意挖掘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尤其是老一代传承人的故事往往最吸引人,能够让游客产生情感认同,激发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情。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助力营销擦亮景区品牌

黄晓莉介绍,台儿庄古城以继承、弘扬、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着力打造非遗文化品牌,使其成为“用品牌引领发展,做文化旅游典范”中的重要内容。“将非遗文化活动延展至一年四季。在冬季主打春节大庙会,春、夏、秋三个季节则按照时间节点举办不同的主题活动,例如春季的国风丽人行、中华端午文化节等。”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2019年的台儿庄古城新春庙会以“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中国非遗年文化品牌”为主题,社火巡游、南北狮表演、火龙钢花、老北京天桥绝技、柳琴戏、鲁南皮影戏等近20种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经典传统文化项目纷纷亮相。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在今年端午节期间,古城组织的龙舟赛,以及京西太平鼓、临清龙灯等非遗项目展演活动反响都非常不错。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台儿庄古城坚持举办品牌非遗传承活动,以“传统文化创造未来”为宗旨,联合大运河沿岸城市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已经举办两届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展演品牌活动。来自北京、天津、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8省市的优秀非遗项目中幡、京西太平鼓(北京)、骨牌灯(山东)、河洛大鼓(河南)、叮叮腔(江苏)、濮阳东北庄杂技(河南)等数十种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受到游客欢迎。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中国旅游报 | 台儿庄古城:讲非遗故事 谋发展文章


不用去江南!文化底蕴浓厚的水乡台儿庄古城约起

湿地观鸟园去这里,邂逅台儿庄真正的“鸟类天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