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引言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近期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科學類新聞鋪天蓋地,謠言和真相都在瘋狂傳播。這類新聞的傳播途徑可以概括為三步:

科學家 → 媒體工作者 → 讀者

先不說有些浮躁的媒體工作者為了閱讀量而故意誇大甚至篡改事實,也不考慮“某些勢力”蓄意製造假新聞。

實際上,很多科學家並沒有足夠強的表達能力,他們很難把自己的研究給非同行(比如媒體工作者)講明白。這主要因為科學語言的過於專業化。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右面那一堆火星文是講Ⅱ型肌球蛋白的

似懂非懂的媒體人可能又忽略掉一些(科學家認為很重要的、決定性的)細節,急急忙忙地出稿子。

最終,到我們讀者眼前的新聞和本身的事實相去甚遠。如果我們再斷章取義地閱讀,“真相”走了這麼一遭或許就成了“謠言”。

求人不如求己,與其等著別人來闢謠,不如自己先有個大體判斷,方法不復雜,需要的是“抬槓”的心態:

《人民日報》和雙黃連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這新聞中間兩段對讀者的誤導方式太經典了,足以載入史冊

先不急著讀。

相比看娛樂圈花邊新聞的八卦心態,我猜讀者看科學類新聞至少也是懷著對科學科技前沿的愛。網絡一線牽,珍惜這段緣,既然愛了就請認真對待。

看科學類新聞的第一步是先深呼吸穩定情緒,在心裡嘟囔一遍“接下來我會客觀冷靜”,媒體人休想把老子當猴耍,因為我要抬槓!

科學類新聞主要是前沿科技,基本都是xxx發現yyy有zzz屬性這種範式。我們的任務就是找到xyz: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人民日報》的這則新聞可以概括為:科學家發現雙黃連口服液能抑制新冠病毒。很多新聞題目就概括好了,這是大多數人第一眼看到的,有些可能已經準備戴口罩排隊買雙黃連了。

但是我們不一樣,我們要抬槓!

這個新發現背後一定有實驗數據和實驗條件的支撐,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能他說啥就是啥吧。只有在這些條件下,雙黃連才有抑制新冠病毒的本事。

比如:口服液的成分比例是什麼?口服液用量是多少?病毒是離體的還是體內的?有沒有重複過實驗?抑菌率總不能是1%吧?和可樂相比哪個抑菌能力強?

這些細節單看結論都不知道,所以,接下來一步就是:<strong>找新聞裡結論成立的限定條件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我們可以發現,整則新聞只有“初步發現”這一個結論的限定詞,對具體實驗背景沒有任何描述。

這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行為。即便是《人民日報》級別的官媒,我也建議關掉不看,因為這種不認真的新聞很可能會誤導我們。

咱見識一下正經科學的話術,一篇“上古時期”鍾南山院士團隊的論文: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結論裡還有“可能”二字,這就是範兒

實驗方法現象先擺上,之後才說的結論,其中“限定條件”多到數不清。別說普通人了,有時候科學家讀也費勁。

不過,這才是科學的意義,實驗結論必須有現象指導,這個現象又是在某個真實場景下發生的,如果換個場景,結論可能會有不同。

<strong>有一份證據講一份話才是科學,缺少足夠限定詞<strong>的科學類新聞是不靠譜的。

不僅是生物醫學領域,化學也是這樣。

下面這個有機反應中,反應物、催化劑、時間都一樣,只是一個容器開口迴流(紅)一個容器閉口(綠),就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產物。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左面產物產率85%,右面的96%,都是主要產物

話說回來,我們看看《人民日報》這則新聞到底省略了什麼重要內容,是怎麼誤導讀者的,這就得找新聞的源頭了: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來自中科院專報信息,2020.1.30

可以看出,很關鍵的限定條件就是他們只做了一天的體外細胞實驗

,所以新聞裡說“初步發現”。

實際上,一種藥物上市前走過的路不比唐僧輕鬆。

首先得先做各種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一天是遠遠不夠的,得先證明有效和低毒,研究藥理毒理啥的,之後上臨床,至少三期才能考慮上市。一個環節反饋不佳,這個“唐僧”就上了閻王爺的生死簿。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這是走FDA的,國內的可能會有些出入。來源:管麗,科學大院(中科院官方科普平臺)

<strong>新聞裡的“初步”二字頗似對著一枚“有運動員基因”的受精卵說:我初步發現你將進國家隊踢球。大多數人並不在意“初步發現”這四個字,從而難以避免地產生誤解。

《人民日報》這條新聞是“魔幻現實”的源頭,有些媒體乾脆把新聞給改了標題,這些對民眾的誤導更嚴重: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有藥了”太具有迷惑性

除了媒體人,這兩個研究所個別團隊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此簡陋的研究成果直接向社會公佈是欠考慮,甚至可以說缺乏職業道德。如果科研人員自己成天想“搞個大新聞”、“出個名”,轉行比較快。

但是,作為讀者的我們,改變他們是很難的。

所以,為了避免被他們“忽悠”,一個良好的閱讀方法很重要,至少能幫忙篩選一下哪些新聞是值得看的。

我相信,如果更多人用冷靜+抬槓+劃分句子成分(找限定詞)去閱讀科學類新聞,就會更理性地做出判斷。

為了證明這個方法的有效性,我們再看一則熱點新聞:

正面案例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看到科學類新聞,先不急著看,吸氣呼氣,默唸“我是最理性的崽”。

之後找結論主幹:李蘭娟院士團隊公佈兩種抑制病毒藥物。

又是抗病毒藥物,管她專家院士,就是要抬槓、找限定詞: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針對每種藥物,這段新聞都給了至少3個限定條件:“在xxx濃度下”、“相比不處理的”、“抑制效率達xxx倍”。新聞裡還解釋了“抑制”的具體含義,很專業。

毫無疑問,這是一則有水平的報導,限定詞再多很可能就會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這次平衡做的還算不錯。

<strong>有個小竅門,如果一則科學類新聞中出現了不少數字,並帶有“或許”、“可能”、“有潛力”這類學術範兒的詞,那這篇報導很可能是合格的。

與買名牌衣服後把標籤撕掉這一行為相反,一篇合格的科學類新聞應該附上原文鏈接、信息來源等供讀者查證,這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法”外之新聞

<strong>正如科學是囚禁在監獄中的舞者,本文介紹的這個方法也只是在某些領域才有普適性。

<strong>針對醫學、化學、生物和材料等領域的新聞,冷靜+抬槓+找關鍵詞的方法屢試不爽。

因為這些學科理解門檻較低,媒體人大概能明白科學家幹了啥活兒,所以寫新聞的時候在某些限定詞上不嚴謹,結論主體至少沒太大差池。

而物理學進展,比如量子加密通信,由於閱讀理解門檻很高,就會出現另一種新聞錯誤媒體人不明白科學家的工作,結論乾脆說反了。比如這篇: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又是“驚現”

從措辭中可以看出,作者對量子加密通信的相關知識比較缺乏。“信息隨時都在改變”是對疊加態的錯誤理解,“量子加密技術可能隱藏著極為重大的缺陷”是黑白顛倒的論斷,實際上BB84協議的安全性早已在數學上被證明,諸如此類的問題充斥全文。

因為這個文章題目過於驚悚,錯得過於離譜,傳播過於廣泛(僅僅是這個號在頭條上就被轉了1000多次),國內幾位量子通信院士、教授急忙趕出一篇文章闢謠。新聞中的上海交大研究團隊也進行了糾錯。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對於這類新聞,別說普通人和媒體人能不能看懂,我想大多數非物理領域的科學家也難以判斷對錯吧。

<strong>那麼遇到這種新聞咋辦?全都不看了?因噎廢食是不合理的。

我的建議是正面的積極的可以看,比如我國科學家幹成了xxx;負面的消極的,比如上面那種就要謹慎對待。很可能作者只是想利用一下獵奇心理、批判情緒,把讀者忽悠進來賺取流量。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應該加個“有藥了”

結語

純正的科學語言是晦澀的,是過於專業化的,不適合向大眾直接傳播。

這時候就需要新聞,新聞的語言為傳播而生,需要有和科學語言不同的地方。

新聞的傳播路徑上每一個環節都舉足輕重:一是踏實做事,而不是成天就想搞個大新聞的科研人員;二是良好科學素養的媒體人;最重要的是我們,讀者必須要有閱讀科學類新聞的耐心和方法。

最後,再囉嗦一遍:冷靜+抬槓+找限定詞。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strong>如果覺得本文確實有點兒用,請幫忙轉發擴散一下,好的環境需要大家一起打造!

<strong>如果點一下關注就更好了。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