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14天,疫情中的這些面孔讓我們、也會讓歷史牢記……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17年前的非典,他力挽狂瀾;如今以84歲高齡引領著14億人民抗爭。他的心懷與他的醫術被國人景仰。

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年過古稀仍守防疫一線,為抗擊疫情每天只睡3個小時,帶領團隊不惜兩赴武漢疫區,爭分奪秒開展科研。

張定宇,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第一批7名肺炎患者入住該院。本人身患漸凍症,妻子被感染隔離,他瞞著全院人員,率領600多名白衣衛士衝鋒在前,與病魔爭搶時間。

張繼先,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她最早判斷並堅持上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個為疫情防控工作拉響警報。

李文亮,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他被稱為此次疫情的“吹哨人”,因“在互聯網發佈不實言論”被警方訓誡。他用生命為大眾預警,卻沒能見到最後的勝利。

張旃,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科副教授。為了全身心救治病患,她寫下了現代版的《與夫書》:“此事我沒有告知明昌。個人覺得不需要告訴,本來處處都是戰場!”

宋英傑,湖南90後鄉鎮醫生。連續十天奮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突發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職。

單霞,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護士。為避免交叉感染,節約穿防護服的時間,90後的她剃光了及腰長髮,全身心投入到一線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