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環京各城市誰最有發展潛力?

一、為什麼環京區域具發展潛力?

我國建國後城市發展不過70年曆程,但是中國城市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創造了21世紀的奇蹟,城市發展有著可循的相同規律,探究未來城市發展趨勢,我們去參照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城市發展的歷程,找出它們共同的規律,推測中國城市演變的未來路徑。

二、主要發達國家城市發展歷程有什麼樣共同的規律?

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人口流向大概會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人口由農村流向一、二、三、四、五各級城市;城鎮化率達到55%以後,人口流向一線、強二線城市,三、四、五級城市停止流入,甚至會流出;第三個階段,是終極階段,人口向以超級城市為中心的都市圈流入。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很簡單人隨產業走,哪裡有更好的就業機會,人口就會流向哪裡,隨著人均GDP不斷提升,產業結構也隨之不斷優化,經濟越發達,第三產業佔比越高,在第一產業為主導的時期,農業為主要產業的農村有很更好的就業機會;在第二產業為主導的時期,工業區會有更好的就業機會;在第三產業為主導的社會,服務業為主導的大城市會有更好的就業機會,這是人口流向變化的基本規律,當今主要發達國家已經進入到第三個階段,參考主要發達國家主要城市,我們來例證,日本總人口1.2億,單一東京都市圈人口4000萬左右,還在不斷增加,創造了整個日本1/5的GDP;韓國總人口5100萬,單一首爾都市圈人口2600萬,人口也在不斷增加,創造了整個韓國26%的GDP;美國人口3.27億,單一紐約都市圈人口6500萬;英國人口6600萬,單一倫敦都市圈人口1400萬........其他國家不一一列舉了,共同的規律是超級城市不斷擴張擴大,強者恆強,不斷吸引全國優質資源聚集,並帶動超級城市周邊區域發展,連成超越行政轄區的共享經濟帶,形成大都市圈。


論環京各城市誰最有發展潛力?


三、從東京到北京。

東京都市圈由東京都、神奈川縣、千葉縣、琦玉縣組成(1965年日本政府頒佈首都圈整備法,以東東京都為中心,以10KM為標出,劃定了12個同心圓,大概相當於環東京都中心160KM以內的區域作為都市圈,類似於北京的環),面積13514平方公里(北京16410平方公里),人口4000萬,GDP總量達到1萬億美元,佔整個日本的1/5。 當今中國城市化率58%,正處於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交替階段,超級城市北上廣深分別形成了三個終極都市圈,以北京為中心的環京都市圈,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都市圈,以廣深為中心的珠三角都市圈。其中環京都市圈的超級城市北京所擁有的資源是獨一無二的,首都政治中心、頂尖高校群、中國最好的醫院、企業總部駐地、高科技公司密集區、交通中心、重要金融中心、人才雲集,隨著城市進程的發展,必將帶動以北京為核心的環京都市圈和環京城市群的大發展,2017年雄安新區騰空出世,2019年中央提出中國未來中國城市發展的新戰略,建設以核心城市為中心的都市圈和城市群,較之前大中小城市均衡發展,從戰略上進行了重大調整,從政策上明確支持核心大都市和城市群的發展,這對於環京是重大利好,作者認為環京未來必定會打破行政區隔,融為一體,實現交通和資源的互通,成為一個整體的經濟共享帶。


論環京各城市誰最有發展潛力?


四、環京經濟帶誰會成為贏家?

首先闡明綜合觀點,環都市圈和環城市群是兩個概念,都市圈一般是指超級城市50公里半徑範圍內的區域,環城市群是指超級城市周邊的1小時通勤城市,環京都市圈不斷擴張版圖,環都市圈和環城市群都將會受益,都會享受到城市發展帶來的長久紅利,從內部看我們挑選出未來受益最大的幾個區域,並且進行了現階段的內部比較,我們分為強都市圈區域、弱都市圈區域、強城市群城市、弱城市群城,從當前投資價值來看,強都是圈區域>強城市群城市>弱都市圈區域>弱都市群城市。

第一階梯-燕郊鎮。燕郊鎮當仁不讓,位置致勝,屬於強都市圈區域,未來最有可能發展成東京圈的埼玉縣,前途無量,但是需要時間和政策加持。

第二階梯-天津、雄安新區。環京世界級城市群的鐵三角成員,天津市強二線城市、北方工業重鎮、重要港口城市,城市基礎條件優越,依然具有非常好的吸引力;雄安是千年大計,未來可期,2020年雄安高鐵站通車運營,北京教育、醫療資源的基礎建設,未來給環京整體實力大幅度提升。

第三階梯-保定、廊坊。京津雄中間的兩兄弟,坐地沾光,伴隨著產業轉移,有可能成為超級城市背後的工廠。

第四階梯-環京四小龍-北三縣、固安、武清、涿州。北三縣勝在位置,固安勝在產業規劃,武清是北京和天津的中轉站,涿州是北京向南京廣大動脈的橋頭堡,四小龍均是潛力區域,現階段受政策影響較大,未來最有可能逆襲轉正,讓我們一同期待。

第五階梯-張家口、滄州、石家莊。冬奧會給張家口帶來了機遇,但是地形限制了張家口和北京的連接,滄州、石家莊屬於弱城市群,主要還是距離導致。

第六階梯-淶水、懷來。自然風光無限好,北京週末旅遊友好目的地。


城市發展充滿機遇,也充滿挑戰,只有遵循城市發展規律,城市才會越來越好,願京津冀一體化上到快車道,環京都市圈和城市群成為世界影響力的大都市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