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支書,我先上!平陰縣基層黨支部書記站穩防疫一線

我是支書,我先上!

平陰縣基層黨支部書記站穩防疫一線

●防疫C位

“我是支書,我先上!”自疫情發生以來,這句話成為了各基層防控微信群裡出現次數最多的話,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廣大基層黨支部書記共同的心聲!疫情面前,各基層黨支部書記帶領廣大黨員群眾打響了群防群控的“阻擊戰”,一個個黨支部書記不懼危險,衝鋒在前,展現出了非凡的硬核力量,在基層戰線築起了防控疫情的“紅色生命線”。

我是支書,我先上!平陰縣基層黨支部書記站穩防疫一線

“黑暗處,你帶來了光明”

凌晨一點,凜冽的寒風陣陣襲來,空蕩蕩的街道上除了幾聲狗叫,寂靜的村裡,人煙稀少,人們已進入夢鄉,但孔村鎮東天宮村黨支部書記王敬先打著手電筒穿著軍大衣依然穿梭在大街小巷,一縷燈光照亮了漆黑的街頭,嘴裡呼出的熱氣清晰可見,“晚上沒出現什麼情況吧?”王敬先來到村裡一個值班點,詳細瞭解值班情況。為了巡查各值班點值守工作,王敬先一晚上要跑十多趟,有家不能回,有飯沒法吃,三過家門而不入已經成為習慣。“大家選了我,這說明大家都信任我,我不能辜負了大家的重託,為了大傢伙安全,再辛苦也值得。”65歲的王敬先說。

和王敬先一樣,42歲的佘瑞民最牽腸掛肚的是學校家屬院的居民。作為店子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每天往返於學校和家屬院之間,兩點一線,傾情付出。尤其到了晚上是他最忙碌的時候,由於總放心不下家屬院的居民,每天他都會挨家挨戶上門或者打電話宣傳講解最新的防控知識,瞭解住戶信息和生活上的需求,由於跑的最勤,有的居民送他外號“佘跑跑”,在居民心裡,他儼然已是“黑暗中最貼心的親人”。

在防控一線,像王敬先、佘瑞民這樣的黨支部書記還有許許多多,他們放棄了和家人團聚,舍小家為大家,在急難險重中勇當先鋒,奮戰在抗疫情保安全的最前線。他們就像暗夜中的螢火蟲,帶給人以光明和希望。

我是支書,我先上!平陰縣基層黨支部書記站穩防疫一線

“危險處,你卻挺身而出”

每天清晨,錦水街道大佛寺社區街巷總有一輛不起眼的霧炮灑水車噴灑消毒作業,消毒消殺這個有可能和病毒直接接觸的危險工作,確實是份“苦差事”,但黨支部書記張躍東卻把它當成了一份“美差”,“只要能為群眾做好事,再苦再累再危險的工作都是‘美差’!”疫情面前,張躍東駕駛著霧炮消毒車打頭陣,成為了大佛寺社區最美的一道“風景線”。每天整整一上午,張躍東都重複著這項看似單調卻極其重要的工作。據瞭解,這位“硬核”書記還曾經開著剷車、三輪車負責社區的暖氣管道鋪設。“作為支部書記,我是火車頭,我不帶頭誰帶頭!”張躍東的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人們常說,患難夫妻見真情。在洪範池子鎮李山頭村,卻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身為黨員,不顧家中84歲的老人和上初中的孩子,奮戰在防疫一線,巡邏摸排、測試體溫、宣傳普及、值班值守……同甘苦共赴難,真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戰友”,演奏了一曲最感人最壯美的“夫妻合唱”,他們就是李山頭村黨支部書記李樹忠和他的妻子。

醫院急診室是疫情防控的一線科室,57歲的焦懷金是一名有著28年黨齡的老黨員,作為縣醫院急診室主任和醫技黨支部書記,從1月12日至今,他沒有休一天班,雖然家中有90歲高齡的父母,但他依然選擇堅守陣地,針對疫情,他組織科室醫護人員學習培訓,並制定修訂了多項制度流程和診療方案,親自為650餘名發熱患者檢查診治,在縣醫院發出“疫情處置突擊隊”招募倡議後,他和支部全體黨員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以不忘初心踐行無悔誓言。

我是支書,我先上!平陰縣基層黨支部書記站穩防疫一線

“細心處,你又格外溫情”

“阿姨,1月21日以後有外地親眷來過嗎?”“一定在家,沒事不要出去啊”“家裡缺什麼就和我說,我幫您買”……榆山街道會仙山社區黨委書記朱慧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排查,這也是疫情發生以來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不准我出去,要買菜怎麼辦?”社區居民提出意見。“這個沒有問題,我買了給您送來!”玫瑰湖社區黨委書記丁秀梅和社區幹部給居家隔離的居民送菜和生活必需品。在村和社區,每天一個暖心電話、每天一次生活慰問、定期一次垃圾回收,讓居家隔離群眾感受到了疫情面前的溫暖和幸福。

村和社區直接面對基層群眾,工作成效直接關係到防控的整體效果,時間緊、壓力大、任務重是村和社區面臨的現狀。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帶領黨員和群眾發揮網格作用,成立臨時黨支部,組建黨員突擊隊和志願者服務隊,喇叭宣傳、環境消殺、衛生保潔、運送物資、緊急服務,村和社區黨員幹部、志願者瞬間化身為“調查員”“保潔員”“宣傳員”“巡邏員”“派送員”。堡壘無言,卻能凝聚強大力量,旗幟無聲,卻能鼓舞磅礴鬥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最美逆行者們奔向戰場,向一線集結,全縣上下上演了一幕幕溫情畫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