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正確

科學≠正確

上世紀奧地利的哲學家、科學家卡爾·波普爾在《猜想與反駁》中給科學下了定義:證偽主義。


即凡能夠證明是錯了的學問才叫科學。科學的發展也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知識一路在翻新。

科學≠正確


托勒密地心說,指導西方文明1400年,今天看起來已是科學史上的笑談;伽利略證明了哥白尼對日心說的猜想,僅維持了400年;牛頓經典力學推翻了哥白尼的日心說,證明了太陽非但不是宇宙中心,連銀河系中心也不是;牛頓經典力學可以在宏觀上精確計算行星運行軌跡,微觀以及高速時不適用了;200年後被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所顛覆;115年後的今天,相對論中設想光速在宇宙中不可被超越這一論點正在經受著巨大挑戰!已呈破潰之狀。愛因斯坦自己也說自己的理論是科學史上一個短命的過渡。縱觀整個科學史,一個個理論被證偽的速度越來越快,科學理論的含真量越來越低。


科學≠正確

一、感知

人類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感知外部的世界,這決定了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也是“主觀”的。人類的感知系統不是為“求真”設定的,而是為“求存”設定的。一切世界觀和宇宙觀,都只不過是人類主觀締造的一個邏輯模型,而不是世界和宇宙的原樣反映。


二、知識

歸納和演繹是科學研究中運用得較為廣泛的邏輯思維方法,也是我獲得知識的方法。


歸納法是通過許多個別的事例,歸納出它們所共有的特性,從而得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比如:亞洲的天鵝是白色的,歐洲的天鵝是白色,美洲的天鵝是白色的,所以,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但是歸納法有個大bug,那就是在於你不知道會不會出現新的例子,因為我們無法窮盡世界上的每隻天鵝,所以這個結論不能用來證明,只能用來證偽。只需要一個特例,就可以打破所有之前的認知。


演繹法是建立在歸納法得出的結論是正確的這一基礎之上的,邏輯之父亞里士多德提出的三段論是最常見的演繹法,它指的是由兩個正確判斷作前提,和一個判斷作結論組成的推理,三段論中包含三個部分:大前提、小前提、結論。比如:

大前提:所有人都會死

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人

結論:蘇格拉底會死


但是,前面說過,演繹法的基礎結論本身就存在著bug,科學不等於正確,不能反映客觀規律,更不是真理!


科學≠正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