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成長有如通關,要過幾關呢?

第1關:敢於自我批判——“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有研究表明,大部分人都止步在“盲區”——自己的問題自己看不見,也沒人告訴你。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個很好的方法:堅持自我批判,一日三省;主動尋求他人的反饋,獲得逆耳忠言。

我們的成長有如通關,要過幾關呢?


第2關:用更高的版本要求自己——“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有人說,管理是反人性的。

好的管理就是幫助人們戰勝自己,克服好逸惡勞、貪婪惰怠等一系列人性弱點,讓每個人都完成自己的英雄之旅,成為更好的人。

無論是一個個體,還是一個組織,成長的唯一路徑不是戰勝對手,而是戰勝自己。沒經歷過至暗時刻併成功走出的人,很難擔當重任。

我們的成長有如通關,要過幾關呢?


第3關:在“能力圈”內行動——“知足者富”

“知足者富”其實有兩層含義。大家都以為的是:真正的富有不是有錢,而是知足。這裡的“知足”另有深意。所謂“知足”心態,典型的例子就是華為公司。

他們在九十年代初銷售規模就過億,到了1999年銷售額過百億,那時候就有這樣的實力,找上門的股權投資、房地產開發等賺快錢的機會,想必踏破門檻。

但華為能拒絕誘惑,保持三十年聚焦,正是因為懂得止步於自己的能力圈邊界、懂得在超額利潤前保持克制,才成就了今天年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的華為,當真是“知足者富”。

我們的成長有如通關,要過幾關呢?

第4關:選擇更“難走”的那條路——“強行者有志。”

“強”字,有堅強、頑強的意思,也有勤奮、堅韌的意思。

如果不能持之以恆,或者因為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或修為而放鬆自己,那麼所有的努力就前功盡棄。

選擇舒服的人,日子越過越難;而選擇挑戰艱難的人,日子越過越舒服。


我們的成長有如通關,要過幾關呢?


第5關: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不失其所者久。”

事物通常有表裡之分,有智慧的人洞悉本質,一眼看到底。

事物的表象會隨著時間和環境變化,如夢幻泡影;但一切事物都有一個亙古不變的本質,誰離本質越近,誰就越有智慧,也越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我們的成長有如通關,要過幾關呢?


第6關:領導力的最高境界——“死而不亡者壽。”

可從這句話中得到啟發,瞭解領導力真正有價值的是什麼。

美國管理學家吉姆·柯林斯在《基業長青》中提到,管理者應該“造鐘”而不是“報時”。造鐘雖然麻煩,但鐘錶被造出來後,無須人為干預,也可以準確無誤地自動運轉,準點報時;

我們的成長有如通關,要過幾關呢?


優秀的領導者不能樂於敲鐘,而應該打造一個離開任何人都能有效運轉的系統,這需要領導者把精力花在建立規則、流程、系統和文化上。

比如,任正非提出要讓華為的生存“不依賴技術,不依賴資源,不依賴人才”,那能依賴的只能是看不見的文化和可自我進化的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