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你感覺到儲蓄的重要性了嗎?

2020年的開始,疫情就給這個社會重重的一擊。

一延再延的假期,幾家歡喜幾家愁。

當我們終於過上曾經無比渴望地宅在家裡“葛優躺”的日子的時候,卻怎麼也不能做到“心安理得”!

武漢疫情,你感覺到儲蓄的重要性了嗎?

車貸、房貸、信用卡仍然要還,房租仍然要交,日常開支仍然在繼續,所有的出賬從未“消停”過。

即使日常開支與以往相比,減少了一些,但總體支出仍然向流水一樣“嘩啦啦”往外流。

收入呢?

少有的企業能夠繼續全額支付所有員工的工資,大部分企業只能勉強支付基本(最低)工資。

對於沒有副業、只守著固定工資的人來說,公司的經濟狀況完全決定了個人的經濟狀況。

更慘的是小時工、計件工等沒有固定工資的人,幹活就有收入,不幹活1分錢都拿不到。

企業和個人都陷入了兩難的狀態。

“我太難了”,從2019延續到了2020。

武漢疫情,你感覺到儲蓄的重要性了嗎?

01 餐飲龍頭企業“西貝莜麵村”,難撐3個月

因為疫情的影響,西貝莜麵村2萬多名員工處於待業狀態,400多家線下門店基本都已停業,只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

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預計春節前後一個月將損失營收7-8億元。

疫情期間,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工資要繼續發,西貝的一個月支出在1.5億元左右。倘若疫情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貝賬上的現金撐不過3個月。

作為餐飲界的龍頭企業,西貝莜麵村尚且如此,更難想象其他中小企業該如何度過這段危機。

為了減輕經濟對各類企業造成的影響,近期不少地方呼籲業主(房東)減免租金。

有些企業得到了業主(房東)的回應,但大部分的業主(房東)都是“無動於衷”。

沒有回應的人,或許不是他們無情,可能他們也有要發工資的員工、有停滯的企業需要拯救。自顧不暇的時候,大家都不容易。

武漢疫情,你感覺到儲蓄的重要性了嗎?

董卿說: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疫情發生後,沒有人、沒有企業不受到影響。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疫情多久被徹底擊敗,1個月?3個月?6個月?我們誰都不知道。

此時此刻,我們才深刻意識到:

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和積蓄,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

武漢疫情,你感覺到儲蓄的重要性了嗎?

02 錢是賺出來的,也是攢出來的

我的一個女性朋友阿美(32歲)年薪100萬,在北京買了一套200多平米的大房子,月供3萬;2019年底,新增了一輛豪車,車貸1.2萬。她的日常開支每個月3萬左右,每年3次的定期出國旅行,總消費10-20萬不等。

賺得多花得也多的阿美,在外人看來是當之無愧的白富美,殊不知她更是妥妥的月光族。

我曾問她:你有多少存款?

她每次都說錢是賺出來的,不是攢出來的。

只要手裡的項目正常運轉,對於阿美來說,賺錢很容易。可疫情突然爆發,她手裡的項目被迫暫停,沒有了任何收入來源。

銀行卡里的餘額不足4萬,朋友圈裡一直活得小資的阿美又低不下頭向朋友借錢,只能靠信用卡來維持生活。

她說:4.2萬的車貸和房貸使自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人生第一次意識到攢錢的重要性。

武漢疫情,你感覺到儲蓄的重要性了嗎?

“錢是賺來的還是攢來的?”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有的人支持前者,有的人支持後者,殊不知實際情況是:二者並不是相互對立的關係。

錢既是賺來的,也是攢來的。

我個人認為,兩者所佔比例旗鼓相當,賺錢和攢錢一樣重要。

賺錢是我們當下能力的體現,而攢錢是我們對未來的負責。

我們賺錢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當下的享受,也是為了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夠有更多的選擇。

可能有人會說:攢那麼多錢幹嘛?萬一遭遇了意外,錢還沒花完,人就沒了,那豈不是更後悔嗎?

這種觀點也不能說有錯,但恐怕只有那些無父無母、無子無女的“孤家寡人”才有這樣任性的資本吧。對於大部分的你和我,若這樣說,實在太過於自私了。

當賺錢和攢錢兩者之間形成平衡的時候,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如何分配手裡的錢財,既能防患於未然,也能過好當下,是一門大學問。

武漢疫情,你感覺到儲蓄的重要性了嗎?

03 如何合理分配家庭資產?

  • (1)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

標準普爾公司是一家全球頗具影響力的金融分析機構,該公司曾調研全球十萬個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深入分析總結他們的家庭理財方式,最終提煉出一張成功理財的尋寶“地圖”--標準資產象限圖。

標普的參照群體是“資產穩健”的家庭,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望塵莫及。

比如,一個家庭每月收入10000元的人,用於生活費的成本10%,也就是1000元,是遠遠不夠的。

武漢疫情,你感覺到儲蓄的重要性了嗎?

  • (2)4321理財法則

4321理財法則的資產配置是:40%投資、30%生活開銷、20%儲蓄備用、10%保險。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家庭每月收入10000元,4000元用於投資,比如股票、基金等高收益率的資產;3000元用於日常開支,包括衣食住行;2000元用於儲蓄備用,即銀行卡、餘額寶等活期存款,作為備用金使用;1000元用於保險,以免出現意外,對家庭造成重傷。

關於房子和車子,如果是貸款買的話,都是負債項,不能算作投資。如果自住一套房,又貸款買了一套房,那第二套房每個月還的貸款可以算作是投資,屬於40%投資部分。

此外,關於儲蓄備用的活期存款,一般是6個月生活費。因為利息很低(可能低於通貨膨脹),所以不宜過多,但是太少的話,又不能足夠應急。

比如,我的朋友阿美她每個月的房貸、車貸、日常開支是7.2萬,6個月就是43.2萬,也就是她至少要有這麼多的活期存款,才能在未知的意外來臨時不改變自己的生活品質。

武漢疫情,你感覺到儲蓄的重要性了嗎?

  • (3)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才是最好的

不管是標普還是“4321”,都是在大數據的基礎上推算出來的,有一定的參考性,但沒有絕對性。

對於我不同的個體來說,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比如“4321”可以衍變為“5221”(激進型)、“3232”(保守型)。

再者,對於一些剛畢業參加工作的人來說,收入比較少,可以用收入減去支出,將剩下的錢再重新分配。

不管如何分配,切記一定要拿出一部分錢用來學習。

只有學習才是我們持續增長收入的有效法寶。

武漢疫情,你感覺到儲蓄的重要性了嗎?

04 等疫情過後,不要再當月光族

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大家都在等待一個結果:這場疫情,到底什麼時候結束?

如果持續三個月或以上,就會從生命危機、社會危機,演化成經濟危機,後果不堪想象。

這次疫情,給我們的企業家、創業者、投資人,甚至是普通上班族,都上了一堂很好的現金流管理普及教育課。

疫情所帶來的危機並不是這幾個月掙不到錢,而是每個月固定成本開支。

對於企業來說,房租成本、員工成本,要麼通過公司的盈利來支付,要麼通過賬上已有的現金來支付。很多企業和公司,賬面上能留半年的現金,就很好了。

對於個人來說,車貸、房貸、房租和日常開支都是負債,只要你活著一天,就要支付這些款項。為什麼很多人不敢失業?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抵禦人生的負債。

在疫情面前,一個人(公司)最大的本事,就是活著。

武漢疫情,你感覺到儲蓄的重要性了嗎?

最近的熱門話題:等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有人說想去見最愛的人,有人說想去吃大餐,有人說想去旅行······大家各抒己見,好不熱鬧。

我最喜歡的一個答案是:

等疫情結束後,不要再當月光族。

當潮水褪去的時候,誰在裸泳,一目瞭然。

《左傳》中寫道: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在順遂的時候,儲備自己,才能在艱難的時刻熬過意外。

好好攢錢吧,好好理財吧,因為,只有卡里的數字才是我們生活的保障,是我們活著的尊嚴。

作者簡介:北小京在北京,某小公司文案宣傳,喜歡看書,喜歡攝影的文藝女青年,多愁善感的巨蟹座,卻盲目無比樂觀地熱愛生活,與有緣的你,一起追夢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