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神——災難面前的人性覺醒

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不管是外國媒體還中國報道,都把這快速發展稱為飛躍。

在我們馬不停蹄的飛躍中,漸漸發現,人們對物質的渴望遠遠超過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無數的文化人為傳統文化的逐漸消失痛心疾首,焦急地呼籲人們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呼籲精神世界的迴歸。

可發展的洪潮太過強大,他們的聲音總是被淹沒在滾滾的經濟發展的車輪之下。

中國精神——災難面前的人性覺醒


2003年,“SARS病毒”來了。它傳播的高速度和高死亡率很快讓中國上上下下被籠照在死亡的陰影中。一時間謠言四起,人心惶惶。但最後,隨著一個個專業團隊開赴疫區,隨著一系列嚴密的嚴控措施的出臺,更隨著7天建一所小湯山醫院的奇蹟創造。

人們發現,在危難時刻,中國人奇蹟般的從物慾中轉過身來,既鬥志昂揚,也齊心協力。

終於,那些呼籲精神迴歸的擔憂者有了一點慰籍。當災難降臨,很多人從泯滅的物慾裡猛然驚醒,開始在物質和精神之間權衡:錢重要還是人重要。結果在死亡面前才發現,還是人重要。從那時起,民風有所迴歸,人性有所覺醒。

中國精神——災難面前的人性覺醒


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災的高效和積極的應對措施還有上下一心的團結,既感動了我們自己,也感動了世界。

2008年5月,估計是解放以來中國人哭得最多的一次。為地震中遇難者悲傷而哭泣,為救援人員的奮不顧身而感動得哭泣, 為那些災難中因救別人而犧牲自己的人哭泣。在災難面前,人們從死亡的數字中感覺到了深深的痛以及生命的脆弱。在災難面前,人們發現,要走出困苦,除了團結,似乎已別無選擇。

2003年到2008年,5年時間,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從為錢六親不認到為素不相識的人伸出援手,人與人已漸漸的開始互相溫暖,變得更容易也更願意靠得緊一點,再靠得緊一點。

中國精神——災難面前的人性覺醒


2020年的春節,新型肺炎來了。來勢之兇猛,讓整個中國停下了前進的腳步。這一次,應對措施不但高效有序,還十分冷靜。雖然有那麼幾段謠言,但很快就被 “加油”的聲音淹沒。趁機發國難財的,錢還沒捂熱,就被打得灰飛煙滅。趁機造謠的,沒幾天就銷聲匿跡。政府應對疫情的力度加上全民的配合,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醫護人員請戰武漢的重災區,不是醫護人員的在自己能表達的地方都寫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在災難面前,我們一次比一次成熟,一次比一次理性和人性。慢慢的,中國人越來越具有中國性。傳承幾千年的中華文明裡,深厚的民族傳承和文化信仰里根生蒂固的民族自信讓中國總是會在較短時間裡,從滿目瘡痍到強大中興,從骨子裡體現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災難面前的人性覺醒


昨天,有一條新報道說香港醫生和護士因為新型肺炎的暴發罷工了,把病人丟在醫院裡,要求什麼“封關”。這真是刷新了無數大陸人的三觀,不說什麼奉獻,起碼的醫德在哪裡?

每個民族都不缺乏敗類,不管是出於政治目的還是其他利益,在全民抗疫的危難時刻利用患者的生命來作文章的敗類已經喪失了最起碼的做人底線,輪為權力和利益的奴隸,並且毫無廉恥展示這種奴性,人性的醜陋不過如此。那些人哪還有一點點中國精神,已經失去中國性甚至是人性。

中國精神——災難面前的人性覺醒


今天,卻在《中國日報》中文網看到日本捐贈給湖北20000個口罩和一批紅外體溫計,物資外包裝的標籤上寫著八個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突然讓人產生一種無法描述的酸澀感。

提起日本,相信很多中國人心中的痛都無法言語。可在災難來臨時,這個鄰居卻遠遠勝過了某些“家人”。在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在叫囂“封關”時,這個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居的某小學給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其中提醒家長要注意孩子的言行:隨著信息在新聞和網絡上的不斷擴散,恐怕會有人歧視中國、武漢地區相關人員,出現不平等言論。請各位家長跟孩子說起此事時要從正確的人權意識出發。”

中國精神——災難面前的人性覺醒


這樣的對比,作為中國人,真是百味雜陳,誅伐人心。有些人,在關鍵時刻泯滅自己的人性,有些人卻緊要關頭體現出人性。曾幾何時,過去的你變成了我,過去的我變成了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人性不堪,只因膚淺;修成大德,必經滄桑。千年之樹不能動其根,萬年之基不能忘其本。要有中國性,才能是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