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打硬仗,環保鐵軍全線出擊戰“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關鍵時期,市生態環境局充分發揚生態環保鐵軍敢當先鋒、敢打硬仗的擔當精神,毅然扛起重任,靠前站位,深入一線,積極應對疫情期間醫療廢物處置及公共環境督查等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有力的環境保障。

截至2月4日,市、縣區生態環境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530人次,對267家企事業單位開展疫情防控監督檢查,其中檢查醫療機構191家次、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15家次、城鎮生活汙水處理廠19家次、供水單位22家次,其他單位151家次,檢查飲用水水源地19次,發現並督促整改問題39個。

勇當先鋒,作出“動員令”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我市全面打響,市生態環境局主動作為,積極應對,加大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力度,多措並舉,全力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第一時間傳達中央、省、市有關會議文件精神,作出“動員令”,要求大家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迅速進入工作狀態,進一步抓緊抓好相關防控措施落實,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局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統一領導市生態環境系統疫情防控工作。

第一時間佈置相關工作,對規範疫情期間醫療廢物處置、加強生態環境監督檢查、做好環境監測、做好工作人員防護、加強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等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正面迎戰,劃出“戰區圖”

疫情當前,全市生態環保鐵軍把守護人民群眾健康和環境安全的政治責任牢牢扛在肩上,織密“防線”,堅決築牢遏制疫情傳播“防護牆”。

大氣、水尤其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指標備受關注。市生態環境局制定疫情應急監測預案,截至目前,據監測結果顯示,我市空氣質量輕度汙染,5個在用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餘氯等汙染物指標低於地表水Ⅲ類標準限值,均符合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標準。

強化醫療廢水排放監管。市、縣區生態環境部門加大對醫療機構、醫廢處置單位和城鎮生活汙水處理廠現場檢查力度,督促被檢查單位加強疫情期間汙水消毒工作,及時採取投放消毒劑或臭氧、紫外線消毒等措施,確保出水水質達標排放,堅決防止在汙水處理環節發生疫情傳播擴散。

強化醫療廢物處置監管。市、縣區生態環境部門強化對醫療機構和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監督檢查,重點督查定點醫院和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相關情況,督促定點醫院嚴格執行醫療廢物轉運五聯單制度,對疫情期間產生的醫療廢物日產日清,確保不發生二次汙染。自2020年1月20日至今,我市累計處置醫療廢物73.404噸。

敢打硬仗,戰鬥“疫一線”

號角吹響,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堅決把疫情防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生態環保鐵軍下沉基層,服務一線,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

市環境監測站對轄區6個國控空氣自動站,7個國控地表水自動站開展了應急監測。地表水重點監控斷面為大店崗、白洋淀渡口、西淝河閘下、魯臺孜、新城口、瓦埠湖、焦崗湖水站。

謝家集生態環境分局現場檢查新華醫院、濟仁醫院等轄區醫療單位,對醫療廢棄物管理和醫療廢水處置提出管理要求。堅持每日現場查看市第二飲用水水源地周邊環境和平山頭水廠運行情況,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

潘集區生態環境分局對潘三醫院、北方醫院、市五院、博愛醫院醫療廢棄物及汙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進行檢查調度,要求醫院務必做好醫療廢棄物收集轉運,加強汙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管理,確保汙水達標排放。

壽縣生態環境分局對壽縣清源水務有限公司汙水處理情況進行實地檢查,要求加強疫情期間汙水消毒工作,所有設備24小時開機,滿負荷運轉,堅決防止在汙水處理環節發生疫情傳播擴散。(記者 周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