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七礁中面积最小的岛礁,当年为何选在南薰礁上驻守?


作为老七礁中面积最小的岛礁,当年为何选在南薰礁上驻守?

我国在南沙群岛实际驻守岛礁有8个,其中包括我国台湾驻守的天然岛屿太平岛,其余大陆驻守的7个为低潮高地(礁)。其中南薰礁面积非常小,不仅在老七礁中面积最小,在南沙群岛中也是属于小型岛礁。那么为什么当时会选在在南薰礁驻军呢,现在的南薰岛又有什么作用?

南薰礁位于我国南沙群岛郑和群礁的西南端,隶属于我国三沙市管辖。南薰礁属于小型岛礁,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最宽1.3公里,面积约1.9平方公里,是老七礁中是面积最小的岛礁。南薰礁是干出礁盘,属于珊瑚礁,由于面积较小并没有瀉湖发育。在岛礁的北部有沙洲发育,沙洲形状和面积一直在变化,现在大约长110米左右,面积约1800平方米。

作为老七礁中面积最小的岛礁,当年为何选在南薰礁上驻守?

南薰礁属于小型岛礁,有沙洲发育

南薰礁和老七礁一样,大致可以分为高脚屋时期(礁堡时期)和岛屿时期。我在前几期南海岛礁介绍时,都提到高脚屋时期的守岛官兵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在南薰礁尤为如此。和其他岛礁不同的是,南薰礁高脚屋/礁堡位于礁盘边缘,距离深水海域仅160米左右。根据原南薰礁“礁长”文先波介绍,海浪稍大一点,就能直接打到礁堡岗楼上,礁上生活受海浪影响非常大,南薰礁也被成为“南沙中的南沙”,生存条件比其他岛礁要差很多。

作为老七礁中面积最小的岛礁,当年为何选在南薰礁上驻守?

高脚屋时期(礁堡时期)守岛官兵生活条件十分恶劣

作为老七礁中面积最小的岛礁,当年为何选在南薰礁上驻守?

老礁堡距离深水海域很近,受海浪影响非常大,生活条件恶劣

为改善岛礁上的驻守官兵的生活环境,2014年3月份我国开始对南薰礁进行填海作业工作,至2014年11月份,岛屿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南薰岛主体面积达到了0.18平方公里,超过东门岛和赤瓜岛在老七礁中排名第5,在南沙群岛中排名第11。南薰岛呈“只”字形,这种岛礁形状有其历史和岛礁条件限制的原因。考虑到减少风浪对岛屿的冲击,需将岛屿建在岛礁中心位置。同时考虑保护老礁堡和沙洲的因素,岛屿建设所需砂石在礁坪东南部挖取。我们知道南沙群岛每一寸土地都是十分珍贵的,虽然岛屿建起来了,但是老礁堡也不能丢弃,就修建了一条通道和老礁堡相连,综上原因就导致岛屿形状呈现在的“只”字形。

作为老七礁中面积最小的岛礁,当年为何选在南薰礁上驻守?

南薰岛面积现在南沙群岛排名第11位

岛屿“只”字的“口”即岛屿主体部分为长方形,面积约0.1平方公里;岛屿“只”字一“撇”部分较大,宽约150米,长约400米,和港口相连;“只”字的一“捺”是一个细长的通道,和老礁堡相连。从卫星地图上来看,岛上设施比较简单,岛屿中部的综合堡垒式大楼及必要的防御设施外,还包括雷达、直升机平台、港口和码头等设施,其余部分都进行了绿化。南薰岛的建成极大的建设改善了岛上官兵的生活条件,也改善了安全条件。

作为老七礁中面积最小的岛礁,当年为何选在南薰礁上驻守?

南薰岛岛上设施比较简单

在刚开始关注南沙群岛时我就有个疑问,为什么我国在选择驻守岛礁时选择了南薰岛?我国曾经驻守过多个岛礁都比南薰礁好太多了,比如大现礁、安达礁等,但最后都撤离了,而在南薰礁我们却一直在驻守。经过长期的关注南沙群岛和翻阅相关资料,我自己的总结就是“离太平岛近”,南薰岛和太平岛距离仅22公里

!我们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海军实力很弱,缺乏远洋作战能力,更无法实现在南沙群岛的常态巡航。越南依托其地理优势,可以随时入侵我国南沙岛礁。我国驻守南薰礁有守护太平岛之意,同样也可以和太平岛守军形成呼应,获取岛上一定的支持。要知道88海战期间,太平岛守军给了我军舰艇编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那时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我们还是可以同心协力的。

作为老七礁中面积最小的岛礁,当年为何选在南薰礁上驻守?

南薰礁和太平岛很近,只有22公里

现在的南薰岛在实力上有着很大的提升,也在南沙七岛中有着自己明确的职责定位。南薰岛所在的郑和群礁形势复杂,既有我国台湾驻守的台湾岛,也有越南非法侵占的鸿庥岛、郭谦沙洲和舶兰礁,还有小南薰礁、中洲礁和安达礁这样的无人岛礁。南薰礁除了有协防太平岛任务之外,还有“看守”太平岛的责任;同时需要巡逻安达礁、小南薰礁和中洲礁,尤其是看守群礁最大岛礁安达礁,防止被周边国家侵占;最后就是压制越占岛礁,减少他们的活动空间,提升我国在郑和群礁的控制力。

作为老七礁中面积最小的岛礁,当年为何选在南薰礁上驻守?

郑和群礁的形势比较复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