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送攜程上市,從本土巨頭到全球玩家,樑建章的多舛守業路

春節到來的前一週,中國文旅部還樂觀地預測,2020年中國春節出遊人次有望突破4.5億,其中出境遊人次將超過700萬。一週之後,風向大轉,新型冠狀病毒開始蔓延至全國,在家隔離成為春節期間的關鍵詞。

本該因春節黃金週遊忙得焦頭爛額的在線旅遊平臺,開始了針對疫情的應急措施——啟動重大災害保障金、擴大退訂保障範圍、發佈特殊退訂政策;消費者在退訂過程中產生的相關損失,將由OTA平臺自行承擔,這其中就有攜程的身影。


五年送攜程上市,從本土巨頭到全球玩家,梁建章的多舛守業路

圖源網絡


3個月前的攜程二十週年慶典上,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宣佈攜程全球化又有了大動作。 攜程集團將和全球最大的旅行點評社區TripAdvisor,Inc (以下稱“TripAdvisor”)宣佈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並擴大全球合作,雙方合作內容包括成立合資公司、達成全球內容協議以及入股TripAdvisor全球業務。 消息雖讓人意外,聽完卻又覺得在情理之中——攜程想要加速全球化進程,TripAdvisor是最合適的合作伙伴之一。 兩者有極強的業務互補性,TripAdvisor是一家以內容為主的旅遊信息和點評平臺,而攜程則是強大的在線預訂和交易平臺。


五年送攜程上市,從本土巨頭到全球玩家,梁建章的多舛守業路

圖源網絡


當一家規模龐大的旅遊預訂交易平臺,搭載上豐富的全球化資源和內容社區之後,可以預見很多有想象力的故事。


作為攜程的創始人,梁建章在2003年12月帶領攜程上市後就赴美留學,與大多數企業家截然不同的是,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與商業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在這段時期內,攜程錯過了“移動化”和“平臺化”等諸多轉型時機,開始被後來者追趕。

如今的攜程雖已是OTA行業裡的佼佼者,但企業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想要達到之前的增速已不太容易。

五年送攜程上市,從本土巨頭到全球玩家,梁建章的多舛守業路

梁建章(圖源網絡)


“獨孤求敗”的天才少年

少年梁建章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

1969年出生於上海,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電腦為何物時,他已經開始用電腦解決數學題,甚至編寫程序寫詩。

1983年,剛過13歲的他就拿到了全國第一屆電腦程序設計大賽金獎,成為了名噪一時的“電腦小詩人”。

15歲時,他完成初中學業,直接考入了復旦大學第一屆少年班,隨後前往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深造,並在20歲時拿到了碩士學位。

畢業後,他入職硅谷頂尖科技公司甲骨文,職位一路升至中國區諮詢總監。

對於自己與生俱來的天分,梁建章並不否認,但也從不高調。曾經有記者問他智商有多高,他的回答坦然而謙遜:“我沒測過,但是應該挺高的吧。”

上天總是垂愛天資聰穎而又行事低調的人。

20世紀末,美國互聯網發展迅猛,中國也進入了第一個“黃金創業期”,阿里、騰訊、百度等巨頭相繼成立,在電商、社交和搜索領域開始發力。

此時,梁建章也趕上了這個好時機,看準了旅遊市場的巨大潛力。

1999年,在上海的鷺鷺餐廳,四個年輕人開啟了一個宏偉的計劃——創辦中國第一家在線旅遊服務公司。

他們就是後來著名的“攜程四君子”:技術背景深厚的梁建章、具有多年投資經驗的沈南鵬、有豐富創業經驗的季琦以及從國企高位下海的範敏。

五年送攜程上市,從本土巨頭到全球玩家,梁建章的多舛守業路

圖源網絡


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責:梁建章任CEO,季琦任總裁,沈南鵬為CFO,範敏擔任執行副總裁。

乘著互聯網的春風,攜程正式啟航。但是,攜程一開始發展得並不順利。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雖然打著“互聯網”的旗號,卻並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這種情況下,梁建章下了死命令:一個月內必須完成600家酒店的簽約。於是,攜程的一千多名髮卡大軍不分晝夜地忙碌在全國的機場、火車站、寫字樓。越來越多的人發現,撥打卡片上的電話就能迅速預訂酒店,並且價格還十分優惠。重壓之下很快見效,當年攜程的訂房量暴增到每月平均5萬間夜。

隨後,攜程接連收購了現代運通(酒店預定業務)和北京海岸公司(機票分銷業務),以酒店和機票業務作為自己的盈利核心,把傳統的線下操作方式搬到了網上,從此打開了快速發展的大門。

2003年12月,攜程在納斯達克上市

,股價從18美元發行價漲到37.35美元,漲幅高達88.56%,成為納斯達克市場上開盤當日漲幅最高的一隻股票,幾位創始人一下子都成了億萬富翁。

攜程人力資源負責人回憶,2004年隨著業務量的增長,人員迅速補充,“每月都有200多新人入職”。

不斷壯大的攜程,開始矇眼狂奔。梁建章在OTA行業裡舉目四望,甚至覺得“獨孤求敗”,“拿著望遠鏡也找不到有威脅的對手”。

“那時候覺得沒什麼對手,也沒什麼挑戰了。應該去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找一些挑戰。”

於是,2007年梁建章從攜程隱退,前往斯坦福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2012年畢業後回國,成了北大的一名教授。

歸隱遇勁敵

世上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無盡的對手。就在梁建章離開不久,攜程剛剛打下的江山就迎來了不少勁敵。

首先是一直緊隨其後的“千年老二”——藝龍。

藝龍換帥,職業經理人崔廣福正式掌舵,藝龍開始“死而復生”。新官上任三把火,崔廣福最重要的一把火燒在了酒店預定上,並開始施行差異化競爭——低價策略。

通過聯合Expedia的國際酒店資源,藝龍直連了超過13萬家酒店,盤活了全球的酒店網絡。不知不覺間,那個曾經的“千年老二”,通過搶奪酒店業務,直接威脅到了攜程的霸主地位。

2005年橫空出世的“去哪兒”,更是直接向攜程的機票業務發起了正面進攻。

這一次,梁建章遇到了勁敵。

去哪兒的創始人莊辰超也是上海人,小時候同樣被稱作“神童”。作為李彥宏的北大師弟,他對搜索技術情有獨鍾,21歲時就已經成為名利雙收的“人生贏家”。

雖然起步比攜程晚了6年,但莊辰超有著不一樣的打法。他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做了一個第三方搜索引擎,讓消費者自主選擇旅遊服務。

憑藉在機票比價搜索領域的技術壁壘,去哪兒一步步蠶食著攜程的機票市場。

五年送攜程上市,從本土巨頭到全球玩家,梁建章的多舛守業路

圖源網絡


根據艾瑞監測數據,到2011年12月,在旅行類網站的月度訪問次數中,去哪兒網以超過7460萬人次高居榜首,比排名第二的攜程還多了1700萬人次。

同年,去哪兒拿到了李彥宏的戰略投資,高達3.06億美元,從此變成了百度的控股公司。

2013年,去哪兒在納斯達克上市。和當年的攜程一樣,它的股價當天瘋狂飆升了89%。

梁建章辛苦打下的“機酒”江山,正在一步步被攻陷。攜程腹背受敵的同時,還要面對同程、途牛、驢媽媽、馬蜂窩等一批主打垂直領域平臺的挑釁。

一時間,OTA江湖劍拔弩張,人人都想跟攜程過過招。

股價下滑、增長放緩、利潤降低……攜程遭遇了成立以來的最大危機,梁建章是時候該重出江湖了。

溫和的強硬派

重回攜程後的梁建章,雖然再次變得強勢,但強勢中總是帶著一股學者的“溫和”。就是這麼一個溫和的企業家,在迴歸後他並沒有優柔寡斷,而是被對手形容為“異常兇猛”。

分權,是梁建章的第一步。他開始推行事業部制,把公司拆分成一個個團隊,

鼓勵員工內部創業,警告負責人“做不好就走人”。

“這是一針強心劑,重新激活了這家公司的創業細胞。以利潤為導向,各事業部更專注自身利益,更容易突破底線。”一位接近攜程的人士評價道。

把公司從一家“養老院”改造成一個“創業大本營”後,梁建章開始帶領攜程像猛虎一般收復失地。

首先是正面迎擊藝龍的“價格戰”。

“他們不掙錢,攜程少掙錢”。”本著“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決心,梁建章誓與藝龍燒錢到底。

2011年,在燒光5億美元(攜程當年總營收)後,攜程利潤下降了39%,但仍有6.55億元收入。而藝龍雖有騰訊這個大股東在背後支撐,帳面上卻有些力不從心。

硝煙瀰漫中,藝龍收入同比下滑98.7%,賬面利潤僅僅只有50萬元,之後更是連續虧損長達六個季度。

攜程失去的酒店城池,再一次被重新奪回。

崔廣福並不服輸,他找到了同程的吳志祥,希望能夠藉助其在門票業務的優勢,一起聯合抗擊攜程。

沒想到,結成同盟後的第二天,崔廣福就收到了吳志祥的一條短信,他表示“根據自身戰略選擇了業務合作伙伴和資本合作伙伴”,並強調這是“意外”,言下之意表達了對崔廣福的歉意。

原來,就在“藝起同行”歃血為盟的當天,梁建章率領一眾高管直奔吳志祥大本營,用2.2億美元入股了同程。

“崔吳聯盟”在瞬間解體,勢單力薄的藝龍持續嚴重虧損,最終在2015年5月也被攜程入股接管。

打鐵趁熱,就在同一年,梁建章用同樣的戰術包抄了去哪兒的後院。

這一次,他選擇了直接會見李彥宏。

2015年10月26日清晨,梁建章緩緩走出北京國貿中心大廈,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經歷了48小時幾乎沒閤眼的高強度談判。當晚,攜程去哪兒合併的消息傳遍網絡。

通過這場合並,行業格局再一次被改寫,攜程由此獲得了在線旅遊市場70%的份額。

往日的OTA霸主,終於重現風采。

2016年底,梁建章再次隱居幕後,繼續為中國生育事業建言獻策。

被攜程“耽誤”的人口學家

梁建章沒想到的是,OTA江湖新秀的攻擊比上次來得更快一些。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攜程的敵人已經從垂直領域的競爭對手變成了背靠超級平臺的新型玩家——美團酒旅和阿里飛豬。

2015年,美團開始涉足酒店等在線旅遊代理業務。依託流量以及其天然的商業生態圈,美團後發先至。

據Trustdata發佈的《2018年Q2中國在線酒店預訂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美團酒店在去年第二季度憑藉6790萬的訂單量、7290萬的間夜量,雙雙位居行業第一,超越了攜程、去哪兒、同程藝龍三家之和。

攜程的酒店江山,再一次被動搖。更危險的是,2017年才入場的飛豬提供了一種新型玩法,試圖打破以往的遊戲規則。

飛豬沿用了阿里巴巴的平臺基因,構建了一個區別於OTA的OTP模式。

五年送攜程上市,從本土巨頭到全球玩家,梁建章的多舛守業路

圖源網絡


從長遠來看,OTP模式對傳統OTA有著致命的威脅,攜程的機票業務再一次讓對手虎視眈眈。

梁建章不得不再次出山。

面對這次挑戰,梁建章企圖用多年所學,幫助攜程走出困境。

過去兩年,隨著一二線市場逐漸飽和,攜程開始走向全球化,通過資本手段佈局海外市場。

2016年,攜程成為印度最大OTA平臺 MakeMyTrip的股東;然後以約14億英鎊的總價收購了全球領先旅遊搜索引擎天巡(Skyscanner);2017年,又收購了美國社交旅遊網站Trip.com。

為了配合國際化,攜程內部也在推動英語學習。CEO孫潔鼓勵員工用英語寫郵件、演講、做PPT,還組織了英文打卡,沒學就要罰款。

梁建章這一步沒有走錯,海外市場果然給攜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雖然攜程依舊保持著行業老大的地位,但面對日漸飽和的市場以及對手推陳出新的打法,梁建章的應對也越來越顯吃力。

面對日漸複雜的競爭格局,“攜程梁建章”的下一次隱退會在何時?或許,梁建章也很想知道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