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在即,口罩、酒精……啥都沒有,怎麼上班?


復工在即,口罩、酒精……啥都沒有,怎麼上班?

(圖源自網絡,侵刪)


很好笑的段子,不過看到的諸位怕是笑不出來。

各位家裡還有幾個口罩?馬上覆工,能堅持幾天?

拋開各方對於戴口罩的各種指導意見不提,沒有口罩,你敢出門上班嗎?

話又說回來,不上班,房貸、車貸又還得起嗎?


1

口罩和工資不可兼得?


員工們此刻想要的其實很簡單,一言以蔽之,活下去而已。無論是身體健康無病無疾的生存下去,還是擁有一份工作拿著薪水養活自己和家庭的生活下去。

此時此刻,這兩個訴求從未如此矛盾過。

北上廣深等城市平均通勤時間在90分鐘甚至以上;美國CDC對於N95口罩延長和反覆使用的建議是,在口罩緊缺的情況下,建議重複使用不超過5次(參考“丁香醫生”微博);噴灑酒精可能將病毒留在口罩上(參考“央視新聞”微博)……

公眾號“飯局見聞”在“疫情之下:口罩問題可能導致2月10日無法開工”一文中,做出了這樣的統計:

復工在即,口罩、酒精……啥都沒有,怎麼上班?


統計算法可能並不完全精確,但面臨的困境我們每個人都能實實在在的感受到。

側身就能碰到別人臉的地鐵上,我們需要口罩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回到辦公室,看著隔壁工位上口罩已經戴了十天八天的同事,摘下口罩的手也猶豫了。

還有午飯呢,不吃了嗎?

好不容易下班回家,噴外套的消毒酒精夠用嗎?

上班,就要面對這樣的情況。

不上班呢?

2019年年底,尼爾森發佈了針對中國90、95後年輕人的《2019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報告中顯示,在中國的年輕人中,總體信貸產品的滲透率已達到86.6%,扣除作為支付工具的部分後,中國年輕人實質負債人群約佔整體的44.5%。通過測算得知,中國年輕人平均負債率為41.75% ,僅有13.4%的年輕人零負債。


這還只是90、95後。

2019年6月,“蘇寧財富資訊”公眾號上一篇文章“抽取了蘇寧金融400萬個1980-1999年出生的貸款申請人作為分析樣本”,得出結論:“80後的平均貸款總餘額是90後的2.15倍”,“80後的人均欠款金額達到21.98萬元,90後的人均欠款金額為10.45萬元”,“80後的貸款每月應還款金額為0.63萬元,90後的貸款每月應還款金額為0.28萬元”。


不談大數據,你有房貸、車貸、消費貸要還嗎?

再退一步,即使沒有任何貸款,那些指望著交夠社保,準備在大城市落戶的年輕人們,生活計劃也被打亂了。

不敢上班,但是也不敢不上班。


2

不是口罩販子的公司不是好公司?

你們公司發口罩嗎?

臨近復工,這樣的詢問屢見不鮮。不發口罩的是正常公司,發一個口罩的是良心公司,發兩個口罩的是必須發朋友圈誇讚炫耀的“神仙公司”。只是不知道“神仙公司”能這樣堅持多久。

能怎麼辦呢?前線醫院都緊缺的情況下,朋友圈裡“萬能”的微商都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公司自然也只能乾瞪眼。

公司也想活著,生存下去。但公司和個人不同,可使用的資源、進行的調整、抗風險的能力,都不在一個層面上。如果說不發口罩非常正常,那麼有些公司的操作卻真的讓人看不懂了。

復工在即,口罩、酒精……啥都沒有,怎麼上班?

(圖片截取自“鳳凰週刊”微博)

如上圖中,擁有400名員工的公司也算是頗具規模了,而這樣的企業解決問題的思路則還是:趁著禁止之前,你們都先回來工作。

現在誰都明白,2020年肯定不是容易找工作的一年,於是許多企業秉持:“公司先要活下去,員工才能活下去”的心態,使用最直接省事不用動腦的方式——削減人力成本。因為別的都太難了。

遠程辦公?不知道怎麼相應設計績效考核;靈活用工?根本不熟悉相關制度規則;薪資結構調整?算了吧,直接減薪裁員。

誠然,如果企業不存在了,現有員工自然會面對無處可去的艱難境況。但企業應當意識到的是,“公司先要活下去,員工才能活下去”的先後次序是錯誤的,或者至少說,在複雜糾葛的人與企業的關係中,並沒有誰佔有先機。

企業終究是一個個員工構成的,希望領導者能意識到,當你說出“我是為公司好”時,其本質是要對企業中的一個個員工負責。

疫情當中,有的企業捐錢捐物,這樣的企業自然值得誇讚,但最最重要的,正如下圖中張主任所言,給員工開工資就是對疫情的貢獻。

復工在即,口罩、酒精……啥都沒有,怎麼上班?

(圖片截取自“Vista看天下”微博)

停工如此之久,再加上可預見的不景氣,企業自然也難,員工也擔心企業的生存。所以沒有人要求公司仁至義盡到成為口罩販子,沒有人苛責企業能迅速響應到立馬進行一系列合理的調整。企業的憂慮甚至手足無措,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樣的情況實屬棘手。但是,如果利用員工的恐懼和弱勢來讓企業生存下去,這樣的做法不但有悖道德甚至規章制度,實質上對企業本身也無異於飲鴆止渴。

3

這不是雞湯,真的要守望相助了


當然也有做法可圈可點的企業。無論是此前“非典”疫情中的阿里巴巴,還是此次表示“寧可晚點返工也要保障員工的健康和安全”的周鴻禕,互聯網企業因其行業特殊性,率先動作了起來。騰訊、字節跳動、鬥魚等企業均已延後正式上班時間。

也許有人會對此不屑一顧:這些企業率先動作,是因為其在規模和行業特點上的優勢,別的企業想學可學不來。

規模和行業特點自然為這些互聯網龍頭企業在應對突發狀況上帶來了優勢,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在真正做決定時,大企業要拿出的決心、具體措施,以及可能損失的利潤等也都無疑成倍增加了。

大企業的做法,中小企業誠然無法照搬照抄,但話又說回來,畢竟工資也沒有“照搬照抄”,對吧?

說一千道一萬,究竟如何是好呢?

當務之急,是企業和員工個人間停止互相算計,建立起信任——哪怕只是暫時的。

企業和個人的矛盾始終會存在,但是當面對更大的矛盾時,想要生存,個人和企業的矛盾就必須被暫時擱置。這很難,但非常值得嘗試。

你能坦誠的告訴公司領導,因為口罩不夠你很難安心復工嗎?在家遠程辦公的時候,你的效率又如何呢?

而對於在家辦公的員工,企業真的按照標準發放工資了嗎?各地的居家隔離政策是否成為了企業強制員工請假的理由?

員工會想,要是我在家認真工作,你不發給我工資怎麼辦?企業領導會想,要是我發給你工資,你在家不好好工作怎麼辦?

這有點像是囚徒困境,哪一方都不敢率先坦誠,生怕被對方佔了便宜。

大家都很難,但這不是互相欺騙利用的理由。而企業——相對個人而言更有力量的組織——在此時,應當邁出坦誠的第一步。

首先要正視當前的情況:當前情況尚未明朗,員工返工物資不足,上班通勤困難,情緒低落,非民生相關行業在家遠程辦公可能會成為必須的選項。

口罩等物資不足、通勤困難,對應可以思考的問題是:是否每天都必須全員到崗?能否根據具體任務,保證相關負責員工的溝通,最大限度減少項目無關人員的流動?

員工情緒低落,對應可以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在資金、預算不足的情況下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的關心?如何坦誠的進行薪資調整,讓員工清楚明白的認同薪資、績效變動?

必須面臨遠程辦公,則需要對應思考:如何更加有效的衡量績效,儘量化繁為簡,易操作實行?

如果企業能這樣思考,說人話、幹人事,邁出第一步,企業和員工間信任的建立就不再是奢望。

有時甚至不需要多麼大的改變,細微之處簡單直接的措施,也能讓員工感受到起碼企業在保障員工安全上做出了行動。

復工在即,口罩、酒精……啥都沒有,怎麼上班?


復工在即,口罩、酒精……啥都沒有,怎麼上班?

(圖片截取自“頭條新聞”微博)


“吃飯吃出考試的感覺”可不是一句負面評價,簡單措施帶來的安心感受也是實實在在的。除去基本的消毒、測量體溫外,一些公司還具體到了“上下午至少開窗通氣一次,每次30分鐘左右”,“不允許使用中央空調”,“公司配備一定數量口罩,優先提供給外勤人員”等。能做的事情有限,但只要企業真的在意,員工自然會感受到。

情況已然如此,思考如何在現有條件下實現企業與個人雙方利益最大化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越是困難,越不可偷奸耍滑,互相欺瞞。

回到開頭所說的“口罩困境”。如果除去必須出門工作的行業外,其他所有企業都能讓自己的員工待在家裡省下口罩,說不定口罩不足的困境也能大大緩解,對社會都能產生不小的益處。

2020已經很難了,如若不能守望相助,誰都過不去這寒冬。

最後奉上《工作區域防護知識》,唯望安康。


工作區域防護知識

1上班途中如何做

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班車上班。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2入樓工作如何做

進入辦公樓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入樓工作,併到衛生間洗手。若體溫超過37.2℃,請勿入樓工作,並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3入室辦公如何做

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飲水,堅持在進食前、如廁後按照六步法嚴格洗手。接待外來人員雙方佩戴口罩。

4參加會議如何做

建議佩戴口罩,進入會議室前洗手消毒。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減少集中開會,控制會議時間,會議時間過長時,開窗通風1次。會議結束後場地、傢俱須進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議開水浸泡消毒。

5食堂進餐如何做

採用分餐進食,避免人員密集。餐廳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後進行消毒。餐具用品須高溫消毒。操作間保持清潔乾燥,嚴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類生食。建議營養配餐,清淡適口。

6下班路上如何做

洗手後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後首先洗手消毒。手機和鑰匙使用消毒溼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避免多人聚會。

7公務採購如何做

須佩戴口罩出行,避開密集人群。與人接觸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在公共場所長時間停留。

8工間運動如何做

建議適當、適度活動,保證身體狀況良好。避免過度、過量運動,造成身體免疫能力下降。

9公共區域如何做

每日須對門廳、樓道、會議室、電梯、樓梯、衛生間等公共部位進行消毒,儘量使用噴霧消毒。每個區域使用的保潔用具要分開,避免混用。

10公務出行如何做

專車內部及門把手建議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坐班車須佩戴口罩,建議班車在使用後用75%酒精對車內及門把手擦拭消毒。

11後勤人員如何做

服務人員、安保人員、清潔人員工作時須佩戴口罩,並與人保持安全距離。食堂採購人員或供貨人員須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膠手套,避免直接手觸肉禽類生鮮材料,摘手套後及時洗手消毒。保潔人員工作時須佩戴一次性橡膠手套,工作結束後洗手消毒。安保人員須佩戴口罩工作,並認真詢問和登記外來人員狀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12公務來訪如何做

須佩戴口罩。進入辦公樓前首先進行體溫檢測,並介紹有無湖北接觸史和發熱、咳嗽、呼吸不暢等症狀。無上述情況,且體溫在37.2°正常條件下,方可入樓公幹。

13傳閱文件如何做

傳遞紙質文件前後均需洗手,傳閱文件時佩戴口罩。

14電話消毒如何做

建議座機電話每日75%酒精擦拭兩次,如果使用頻繁可增加至四次。

15空調消毒如何做

a.中央空調系統風機盤管正常使用時,定期對送風口、迴風口進行消毒。

b.中央空調新風系統正常使用時,若出現疫情,不要停止風機運行,應在人員撤離後,對排風支管封閉,運行一段時間後關斷新風排風系統,同時進行消毒。

c.帶回風的全空氣系統,應把迴風完全封閉,保證系統全新風運行。

16廢棄口罩處理如何做

防疫期間,摘口罩前後做好手衛生,廢棄口罩放入垃圾桶內,每天兩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對垃圾桶進行消毒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