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芬:為老人繫好“安全帶”是我的職責

疫情襲來,十萬火急。一場複雜嚴峻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湘鄉全面打響。湘鄉市民政局迅速響應,積極備戰,主動應戰,下發了《致全市養老機構的一封信》《養老服務機構疫情防控措施》《養老服務機構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全市39家養老服務機構一律實行封閉式管理;院內人員必須戴口罩、勤洗手,每天量體溫、消毒。同時,加強各養老服務機構與武漢關聯人員的摸排和管控,完善登記、服務與報告制度。短短几天時間,全市養老機構1038名老人和工作人員全部繫上了“安全帶”。目前全市所有養老機構沒有發生一例因新冠肺炎引發的疫情。而給老人們繫上“安全帶”的正是湘鄉市民政局福慈股股長——文嘉芬。

她是女漢子,也是工作狂

正月初四,在去養老機構督查疫情防控工作的路上,文嘉芬不時用手緊緊按住腹部。當領導關心問候她時,她卻淡淡的說:“沒事!腸胃炎老病又發了。”她從大年初一開始返回崗位,一直沒有休息,拼命工作的背後是無數次忍受腸胃炎的襲來。她在工作日誌裡寫道:“全市這麼多養老機構的疫情防控工作要部署、排查、統計,容不得半點遲疑。這不只是我的崗位職責,更是我作為共產黨員的責任。”從全市養老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來,她總是第一時間向領導彙報情況,牽頭擬定方案,迅速參與組織實施。春節放假沒有足夠的工作人員配備,為了儘可能減少他人“冒險”,她盡力實施上傳、擬稿、下達、督查全程“一站式”操作,一堅持就是十多天。點、線、面關於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群不下7個,每天都有大量信息需接收、傳達、整理、統計、彙報。她白天外出執勤,晚上回辦公室準備材料,常常獨自一人奮戰到晚上十二點後。

她是“領頭雁”,也是實踐者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疫情緊急,養老院實行封閉管理,這一決定要傳達到每一個養老院並嚴格實施,工作刻不容緩。養老院微信工作群裡積極響應,然而潭市鎮一民辦養老院反應卻慢半拍,要求五點前上交的防控情況遲遲沒有得到回覆。文嘉芬主動聯繫問及緣由,原來該院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加上養老院負責人年紀偏大,不會使用微信工作群,正在家乾著急。文嘉芬當即決定帶上封閉管理告示牌,驅車兩個小時到達養老院。她將告示牌貼於大門上,又詳細告訴養老院負責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法。

十多天來,她走遍了全市所有的民辦養老機構,重點區域多次上門排查,不遺餘力做好安全防範工作。有時單位沒有安排她的工作,她也主動上門瞭解摸排,確保“兜底排查不漏一人,宣傳發動不疏一時”。面對當前防疫物資供貨短缺、多家機構防控告急的情況,在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會議上,文嘉芬第一時間提議購置疫情防控物資增援一線,得到與會人員一致同意。11000只口罩和消毒水、紅外線體溫測量儀等6萬多元防疫物資捐贈到全市基層民政服務機構。她緊急配送了湘潭市民政局支援的防疫物資。一批批防疫物資陸續抵達,解決了養老機構防控工作的燃眉之急。經過多方努力,全市養老機構沒有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

她是一位母親,也是院裡人牽掛的女兒

“她每天回家都是守著手機關注工作群,她已經很久沒有對我微笑了。”文嘉芬的女兒說道。由於工作繁重,她每天向上級部門彙報各養老機構人員情況和防控工作實時動態,隨時關注各鄉鎮街道社會事務辦公室的工作落實情況,隨時掌握各養老機構封閉式管理和防控動態、人員情況,解決處理養老群體的突發性情況和問題。信息不斷,電話不斷。不自覺的忽略了家人的感受。考慮到天天外出執勤,還常常深入養老機構督促檢查,沒時間照管孩子,再加上對交叉感染的擔憂,孩子的姑姑主動將侄女帶去了自己家裡,一住差不多半月。家裡的一日三餐和衛生打掃也全仰仗丈夫打理。“倒是他,又是買食材,又是做飯菜,主動承擔了全部家務,還每天提醒我帶點麥片、芝麻糊做早餐。”談及丈夫的支持,她滿是欣喜與感恩。丈夫生日那天,她挑燈奮戰,甚至忘了送上一句祝福。一聊到養老院的老人,她對家人的歉意與工作帶來的疲倦頓減了不少。“她的角色更像是這些老人們的女兒。”市民政局分管領導說。

每一個平凡的春天,無不經歷了寒冬驚心動魄的歷練。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每一名民政工作者在自己的平凡崗位上默默守護一方水土,保護一方人民。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鮮花與掌聲。他們只是在關鍵時刻衝鋒在前,忘我工作——願得老人心,盛世安穩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