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在可怕的疫情面前,眾志成城才是全球人民唯一正確的選擇。而不是戴著有色眼鏡發起“種族歧視”,甚至以此為藉口去排斥一個種族或整個地區的人民。


相比於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和仇恨...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不斷蔓延,中國人在國際上的處境越來越艱難了。


儘管之前WHO明確表示,不建議對中國實施旅行限制,但一個國家接著一個國家的封關、停航,就快讓中國成為一座“孤島”。


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截至2月3號,全球約有84個國家及地區對中國實施出入境管制。


對於即將開啟新學期的留學生來說,英美加澳,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所大學針對疫情出臺的申請、入學的相關政策,也牽動了無數留學生的心。


更可怕的是,歧視,也隨之而來。


在過去這一兩週裡,身處國外的留學生,就數次成為暴力歧視事件的受害者。


據德國《世界報》報道,本週五(1月31日)下午,在德國柏林的米特區,兩名(國籍不明的)女性襲擊了一名23歲的中國女留學生,向她吐口水、撕扯她的頭髮、並對她“拳打腳踢”。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警方將這一罪行歸類為“仇外”。


這名中國女性頭部受傷、眼鏡被損壞、於當天下午4時15分左右被送到醫院接受治療。


事發前,這名受害女性正前往S-Bahn車站的途中。她在Beusselstraße遭遇了襲擊者,後者喊出仇外口號後對她實施了攻擊。


在襲擊者行兇過程中,兩名目擊證人介入干預,襲擊者遂中止犯罪並逃往Turmstraße方向。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疑為當事人朋友圈


事發之後,中國駐德使館經商處緊急發佈安全提醒。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圖:中國駐德使館經商處


這不是中國人近日在歐洲遭遇敵視的孤例。


據英國青年新聞網站The Tab報道,一名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讀書的中國留學生因戴口罩被襲擊。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這位中國留學生在上週四下午1點獨自出行時,遭到當地人語言攻擊和毆打。


謝菲爾德華人社區中心的Sarah Ng稱:“昨天,在西街發生了一起事件,一名學生戴著口罩在街上行走並遭到毆打。”


“他們在問她為什麼戴口罩,以及她是否有問題。她什麼也沒說,因為這讓她很害怕...雖然這屬於個例,但我認為我們需要傳達出信息,解釋為什麼中國學生要戴著口罩。”


Sarah Ng還補充:“這名受害學生現在沒事,她也不想提出指控。她知道這是因為公眾不瞭解情況”。


據Tab報道稱,謝菲爾德大約有8000名中國學生。


此外,朋友圈還流傳著一張截圖,疑似拉夫堡大學本校區的中國學生因佩戴口罩被英國人毆打。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疑為當事人群聊截圖


在德國漢堡的華裔德國人Thomas G.也遭到了他人的語言攻擊。


近日,他在登機飛往漢堡之前在法蘭克福機場購買飲料,卻因血統遭遇了店員的語言攻擊。


他試圖向店員解釋“並非所有中國人都得了病”,但只引來了更加惡毒的咒罵:

“中國人應該都被隔離起來,免得把瘟疫傳染給我們德國人。”

“中國人還能進入機場,還能來德國,這是不要臉!”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圖源:Bild視頻截圖


Thomas G.繼續解釋稱,他出生在德國,幾十年來並沒去過中國,但店員完全聽不進去。


Thomas G.講述道:“最後她表示,所有中國人都被傳染了。”爭辯持續了幾分鐘,店員甚至指責Thomas G.稱,他會把病毒傳染給她!


圍觀者全部支持Thomas G.。


當他想跟商店經理直接對話時,店員的表現開始更有攻擊性了。最終,Thomas G.報了警,並起訴了這名店員。


一名華人媽媽對《圖片報》透露,自己的孩子近日在學校也因中國血統遭遇了誤解和敵意。


還有一位在劍橋的華人媽媽也說,自己的孩子被好幾次問:

“你是中國人嗎?”

...

“那你就有病”


似乎伴隨著這一場疫情,在許多外國人眼裡,所有中國人都是移動的傳染源。


在韓國、日本、越南等地的一些餐廳和商店的櫥窗中,也張貼著“禁止中國人進入”的標語。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這些試圖與潛在傳染源保持一定距離的做法,可能是在恐慌情緒下的一種自然反應,但是,裡面的歧視意味,還是令人不怎麼好受。


而在推特上,許多留學生都打出了“我不是病毒”的標籤,以此抵制不冷靜的排斥。


一位留學生在推特寫道:“我是中國人,但我不是病毒。我知道全世界都在擔心這種病毒,但是請不要帶有偏見。”


他發了一張自拍照,下半張臉上擋著一張用法語寫著“我不是病毒”的紙。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這個推特標籤來自於一名年輕的亞裔法國女性。


本週起,她在網絡上匿名號召遭遇了“病毒歧視”的人站出來分享事例。


有人報告稱,自己在乘坐公交車時被要求“戴上你的口罩”;還有人聽見歐洲父母告誡孩子“遠離中國人”...


這不禁讓蒙圈兒聯想到幾家外媒報道疫情的頭版和封面——德國《明鏡》週刊最新的“冠狀病毒 中國製造”。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冠狀病毒 中國製造 全球化引發了致命危險


澳洲《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和《太陽先驅報(Herald Sun)》在頭版報道非冠病毒,用上了China kids(中國兒童)和Chinese virus(中國病毒)這些帶種族色彩的詞。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現在已有6萬3千多人在Change官網上請願讓這兩家報紙道歉。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當然,小智也看到了很多令人感動的言論。


在冠狀病毒的話題下,一名醫學生髮推說,“是冠狀病毒在殺害中國人,而不是中國病毒在威脅西方。病毒是沒有國界的。請注意用詞。”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而在日本,學校也給家長髮出了通知,通知的最後一段是這樣寫的:

“隨著‎信息在‎新聞和網‎絡上‎的不‎斷擴散,大家‎不要對中‎國以及在武漢生‎活的人產‎生言論‎上的‎不平等‎對待,請各位‎家‎長和‎孩‎子說起此‎事時,要‎從培‎養孩子的‎正‎確人‎權意識出發,注意‎言行!”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不僅如此,日本街頭的商店裡還隨處可見“武漢加油”的字樣。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與此同時,截至2020年2月2日,188家外資企業捐贈10.96億元,美國、中國香港、印尼、韓國、英國的企業捐贈額暫居前列。1月31日至2月2日的3天中,來自美國、中國香港、韓國、荷蘭、日本的企業新增捐款最多,共計1.66億元。

被“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逼瘋的中國留學生


我們相信早晚有一天,病毒會被消滅,但是消滅歧視,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於那些因為新冠病毒正在面臨歧視的中國人,蒙圈兒想說的是:不要用歧視去回應歧視,那樣即便勝利了,也沒有任何意義。


永遠記得做最好的自己。當面對歧視的時候,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勇敢站出來,糾正他們的無知,改善他們的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