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脊樑

鍾南山的稱謂,刺痛了誰的神經?


一 明星?

該怎麼稱謂您呢?

我不願說您是明星,

因為小娘炮小鮮肉們,

已經消解了它豐厚的內容。

說你是明星,

便歪曲了社會對你的尊敬。

二 學者?

我也不願說你是學者,

因為太多太多的學者,

大腦已喪失說真話的功能,

面對“人傳人”的科學斷言,

有的人語無倫次說話已經模糊不清。學術的良心,

被論斤作兩,

賣給了大腹便便的資本大亨。

三,院士?

我也不願說你是院士,

因為用院士的稱謂,

似乎還描繪不出,你

那涇渭分明,

揉不進沙子的睿智眼睛。

何況有的院士,

視論文超越疫情。

稱你院士,

似乎還表達不了,

一個八十四歲高齡的老人,

那鐵骨錚錚的鋼鐵秉性。

四 醫生、戰士!

你是醫生,

可我依然不願這樣稱謂,

因為年輕時,

你曾是一名國家運動員,

酷愛綠茵場的田徑。

你是一名敢拼的戰士

最喜歡的詞彙是衝鋒。

四,如何稱謂?

思來想去,

我想到了魯迅先生,

上個世紀初早已為你定名:

那是沉甸甸的四個字,

“民族脊樑”——

五,民族脊樑!!

力拔山兮氣蓋世,

天欲墜時南山擎。

一盞仙壺濟世懸,

國有危難立鐘鼎。

為了我們國家的崛起,

為了偉大民族的復興,

你是埋頭苦幹的戰士,

你是拼命硬幹的先鋒,你是為民請命的賢達,

你是捨身求法的英雄。

你用盈盈的淚水,

暖化的何止是武漢人,

那是整個中國的百姓。

你的眼圈為什麼常常發紅?

因為那飽含著的,

是一個老戰士,

對祖國和人民的無比忠誠。

南山不老啊,大樹長青。

鐵肩道義啊,有英雄擔承。

看如今千軍萬馬戰疫魔,

戰旗指處老“黃忠”。

這是一面英雄的旗幟,

戰旗的後面,

是千千萬萬華夏兒女,

無所畏懼的強大陣容。

有這樣的隊伍,

有這樣的英雄,

我們所向披靡,

我們無往不勝。

這是老作家陳先義的解讀。作家的解讀,會刺痛誰的神經?值得反思。

六 聞顰鼓而思良將

李蘭娟院士一番話,是有所指的,特別是在如今的抗疫關鍵時節。西漢·戴聖《禮記.樂記》雲“聞顰鼓而思良將”。關鍵時候,哪些人才才能用得上,哪些人才才能關鍵時候頂上去。

她說:這次疫情結束以後,希望國家逐步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技術人員,讓孩子們明白真正偶像的含義!

加強管控娛樂圈某些“明星”動輒上千萬的片酬!只有少年強則國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國之棟樑!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家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鍾南山就是一位“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人!

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取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中國的脊樑,才是民族的希望!

中國的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