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破產的三線企業,其拳頭產品解放牌膠鞋,曾經是一代人的記憶


“這個廠區現在看起來是很蕭條,但是在六七十年代,那可是相當熱鬧。”一名曾經在聞喜3531企業工作過的老工人說,1964年到1980年,國家為戰備需要,大興“三線建設”,在山溝裡相繼建起了一些“三線企業”。山西聞喜3531廠,就是在那樣的歷史背景下誕生的。圖為3531廠的職工俱樂部,是職工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對於“三線企業”來說,那時所有的企業都有這樣的機構。

曾遠近聞名、熱鬧繁華的聞喜3531廠,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31工廠,就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西官莊鄉山谷裡。這些國防軍工,在進駐當地後,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被認為是全縣的大事情。當地百姓很快熟悉了這些數字代碼,可以為國家出力,大家感覺是一種無上的榮光和自豪。圖為廠門口小花園上的假山和小亭子,目前已雜草叢生。

聞喜縣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北端,古稱桐鄉,秦時更名為左邑縣。“聞喜”這個聽起來頗有喜氣的地名,有著一段不同尋常的來歷。2100年前,漢武帝劉徹外巡途徑此地,欣聞平南越大捷,便賜名“聞喜”。聞喜在歷史長河中名人輩出,古蹟頗多。1965年,3531在此選址,來自全國各地的工人們在這裡開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生產革命。圖為工廠大門,以前熙熙攘攘上班的人流不再,只剩門口三四名留守的值班人員在門房看護。


3531廠的產品豐富,主要產品有解放鞋系列、網球鞋系列、作訓鞋系列、防滑鞋系列、棉毛鞋系列、絕緣鞋系列等鞋類產品,各式雨衣及坑道服,還有圍裙、背囊、前行袋、帳逢等膠布製品。另外還生產織物預縮膠毯、膠輥、密封膠圈、防水卷材等橡膠雜件三大系列數十個品種。圖為曾經的辦公樓,這樣的建築在當時應該是比較好的設施了。

“很多人不熟悉3531這個名字,但是一提起解放鞋,上點年紀的人不僅知道,很多人還穿過,在那個時代,是大家追求的時髦貨。”老工人介紹說,當年3531廠一年要生產1500萬雙解放鞋,雨衣100萬件,各種橡膠雜件1500萬噸。解放鞋、作訓鞋、坑道服等廣泛用於部隊。圖為生活區內的百貨商店已經關閉。

做為國家大型二級企業,3531原有員工3000人左右,佔地390畝,年銷售收入1.25億元。一九九一年被軍委總部評為全軍先進企業,一九九五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於省級文明單位光榮稱號。圖為廠門口上還懸掛著曾經的“省級文明單位”匾額。


為了應對備戰而建起來的工廠,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局勢在變,戰爭並沒有發生,但這樣的準備無疑也是當時必須做出的選擇和努力。進入改革開放後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建起的工廠開始為轉型做準備。考慮經濟效益,一些軍工廠利用閒置的生產能力,努力生產民用產品。圖為曾經的辦公樓。

為了謀求生存,3531廠率先將廠裡的解放膠鞋推向了市場。周圍的其他軍工企業也開始尋求聯合,一一轉型。曾經為中國國防做出貢獻的工人們,在流水線上為實現盈利繼續忙碌著。圖為企業的理髮室,已被荒草掩蓋。在三線企業,不論企業規模大小,均有各種生活服務等社會職能設施,這也是一個時代的特徵。

1993年,3531廠一部分搬遷到河北省廊坊市,1998年收歸總後軍需部工廠管理局,2000年10月併入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由於軍品任務不足、民品開發和結構調整滯後,3531廠生產設備老化,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加之企業富餘人員多,社會職能重,陷入了長期虧損資不抵債的困境。圖為生活區內曾經的澡堂。


2007年11月,3531被全國企業兼併破產和職工再就業領導小組列入關閉破產項目。2010年2月26日,該廠向運城中院申請破產,廠裡的全部職工領取經濟補償金後自謀職業。歷經幾十年風雨,3531畫下了歷史的句號。圖為廠區大門口的噴水池,已經乾涸。

3531廠低矮的生活區平房,遺落在山溝間,沉默衰敗。四五十年的時光過去了,曾經的標語口號依然印在牆面上,卻已物是人非。這樣的舊廠區舊設備,成為了工業遺產,帶著那個年代特有的印記,濃縮著一段工業的發展和文明,記錄著曾經的貢獻和輝煌,映照著國家的變遷和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