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54,如今的92,究竟是優勝劣汰還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咱們今天說一下現代手槍,這個小傢伙不太會引起注意,但也是單兵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

手槍之王-54式


昔日的54,如今的92,究竟是優勝劣汰還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 手槍歷史

作為一款單兵自衛型武器,手槍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40年,意大利人造出的皮斯托亞手槍或1419年,胡斯信徒使用的哨聲短槍。而發展至今,現在手槍也經歷了擊發手槍、左輪手槍、自動手槍。

  • 54式簡介

作為一款裝備量最大,性能也比較出色的國產手槍,使用51式7.62mm彈藥在25米距離上能射穿3毫米厚的鋼板,在50米的距離上也能滿足作戰需求,屬於大威力軍用手槍,大黑星的稱號不是浪得虛名啊。

價格低廉和結構簡單容易製造的原因也就有了高產量,從1954年到1987年的33年間,一共生產了高達35000000把,這麼高的產量,可見在當時的中國,可以說“隨處可見”。那這麼優秀的一款手槍,優點眾多:威力大、結構簡單、易於生產、價格低廉。為什麼會被取代呢,要知道美軍M1911可是使用了百年,改進型也一直在使用?

昔日的54,如今的92,究竟是優勝劣汰還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 為何被取代?
  • 可以說在作為中國建國後的最耀眼的“一顆黑星”,但是再優秀一款優秀的手槍,也有它“力不從心”的時候,咱們前面說過,54式是我國建國後第一款制式手槍。但是,仿自蘇聯TT33手槍,就必然有著天生的缺陷。保險為擊錘保險,安全性不高,人機高效不符合中國習慣,彈匣容量小,後坐力大的問題也一直沒有解決,一款二戰老槍,老舊的槍械繫統也跟不上發展等等。


昔日的54,如今的92,究竟是優勝劣汰還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92式的誕生

作為一款替代前輩54式而研製的手槍,就必然要解決掉之前存在的缺陷。因此,92式手槍使用新型材料和工藝,按照中國人的手型重新設計人機高效,口徑分為5.8mm(軍用型)和9mm(警用型),彈匣容量也達到了15發和20發之多。整體性能大幅度提升。於1997年正式亮相駐香港部隊。

  • 存在的問題

第一款自行研製的手槍,是榮譽,也存在一些裝備問題。在使用過程,92式9mm出現了彈匣設計不合理導致彈匣容易進沙子的情況,容易出故障。加工精度不好,甚至有彈匣不通用的情況。包括92式9mm彈匣使用的是彈藥裝載量最多的雙排雙進彈匣,但是因為加工精度不高而導致容易卡彈!這些都嚴重影響使用體驗。

昔日的54,如今的92,究竟是優勝劣汰還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 後期改進

作為明星產品,在92式的身上下足了功夫針,對部隊反應的問題,包括彈匣易脫落、彈匣不能通用、供彈方式、易卡殼等問題,經過對92手槍在長期使用中反映出問題的全面改進,形成了幾近完美的92G手槍。作為92手槍升級版的92G手槍,也一定會成為一代名槍。

昔日的54,如今的92,究竟是優勝劣汰還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 是替代還是適合才是最好?

作為一款二戰老槍,老舊的槍械繫統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54式是仿自蘇聯,並不是為中國人量身定製。因此,是否適合中國人從92式的研製就可以看出。我們要知道,當年解放軍使用54式進行的自衛反擊戰。所以,54式是功成身退,92式的研製,改進的92G,足以證明,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