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你可知道?

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文明教育,加強對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提高文明素質和自我保護能力。


——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時指出


悠悠民生,健康為大。防控新冠肺炎阻擊戰的打響,讓我們更加體會到科學生活與健康素養的重要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全民健康問題,健康中國戰略穩步推進。


然而,構築中國健康之路不僅需要黨和政府的有力部署與切實推動,也需要人民群眾樹立正確健康觀、增強科學辨別力,真正承擔起“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職責。


如何以全民健康觀與科學素養的提升託舉健康中國?請聽專家為您解答——


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你可知道?

沈洪兵

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你可知道?

吳浩

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你可知道?

於茵茵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醫科大學校長

沈洪兵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教授

吳浩

於茵茵


1、影響健康的四大因素中,生活方式與行為比重佔60%

近日,12位院士聯名向社會發出倡議書,共同呼籲:科學認知新發傳染病,配合排查、及時就醫、做好防護。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戰役中,人民群眾的自我防護、科學認知同樣重要。

Q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健康信息,並運用這些信息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個人的健康素養對促進全民健康有何意義?

吳浩:

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離不開公民健康素養的培育。2019年7月,《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印發,將“健康知識普及行動”作為專項行動,明確了提升健康素養是增進全民健康的前提,要讓健康知識行為和技能成為全民普遍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健康素養和科學生活方式對個人生命健康至關重要。世界衛生組織總結全球相關研究發現,在影響個人健康與壽命的四大因素中,生物學遺傳因素的權重佔15%,環境因素佔17%,衛生服務佔8%,生活方式與行為佔60%。如果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預防80%的心腦血管病、80%的Ⅱ型糖尿病、55%的高血壓。由此可見,想要擁有強健體魄,培育健康生活方式十分必要。


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你可知道?

2、以科學認知剷除偽科學的“溫床”

觀察生活百態,不難看到人們健康觀念與行動的轉變:牛油果、秋葵等營養食品悄然走紅,微信運動激發了健身熱情……但以慵懶為常態、以“壓力山大”為藉口胡吃海塞的年輕人也不在少數,盲目追求各種“養生神器”的中老年人生活狀態令人擔憂。此次疫情中,一些關於健康防護的不實傳言披著科學外衣滿天飛,令人難辨真假。

Q

在黨和政府的宣傳倡導下,我國民眾對生命健康的科學認知有了怎樣的提升,還存在哪些不足?

於茵茵:

人人都向往健康生活,但僅有嚮往遠遠不夠。如果沒有規範渠道獲取科學系統的健康認知,人們就會缺乏判斷力,導致偽科學信息不脛而走。在不法企業的營銷炒作下,缺乏科學素養的人們很容易成為謠言的跟風者,進一步催生了偽科學的“溫床”。因此,提高全民健康素養,第一要務是增強公民對常見病和傳染病的認知,尤其是防控知識的知曉率。

  提高民眾的科學認知水平,需要系統的健康教育。我國健康管理學從無到有,已經形成專業學科,健康管理的理念也逐步被政府與民眾接受。但是,目前還沒有從制度設計上賦予健康管理實質性地位,如學歷教育、職稱體系等。未來應給予健康管理學科更大重視,使其儘快成長壯大、惠及廣大百姓。

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你可知道?

3、垃圾分類、勿食野味、保護環境,是對自己的健康投資

2005年,鍾南山院士在《抗擊SARS實踐與新人文精神的思考》一文中強調“公共健康觀”:健全社會公共衛生體系,追求“人人享有健康”;在公共衛生領域,主要精力仍要放在傳染性疾病的控制上;構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長效管理機制;由對生命的普遍關懷,衍生出對自然生態的全民關懷,強調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協調性。

Q

個人的健康生活絕不只關乎自身。對所處社會環境的科學認識、對自然生態的關愛保護、對各類資源的取用有度等,都應是科學生活方式的內在含義。對此,您有何建議?

沈洪兵:

健康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取決於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人們都希望獲得健康,獲得便利舒適的生活,這無可非議;但我們要意識到,這兩者之間也存在許多矛盾。一方面,便利舒適的生活不一定是健康生活,如開車出行,既不經濟,又汙染環境,還不利於身體健康;另一方面,自己的便利舒適,可能造成他人的不方便、不舒適,如開車出行者多了,行人、騎車人的出行空間就隨之減少。

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不是要刻意摒棄科技發展為生活帶來的便利,而是要提高公民的健康意識,儘量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在國家層面,要全方位保護人民健康,用政策引導、規範居民健康行為;對個人而言,應建立正確的生活方式,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在關注自身的同時,也關注社會健康和全方位健康。此外,在對健康的認知上,除了認同健康是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完滿狀態外,也需看到道德健康的重要性。  

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你可知道?

4、統籌各方力量,將“大健康”藍圖變為現實

根據《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我國將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目標是到2022年和2030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不低於22%和30%。

Q

黨和國家該如何統籌各方力量,將“大健康”藍圖變為現實?我們該如何擁抱科學生活,築基健康中國?

沈洪兵:

國家層面,黨和政府要真正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強戰略設計,創建保護人民健康的政策環境,協同全社會各部門積極參與、密切合作,建立較為成熟的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機制,加強專業規範引導,培育國家、省市層面的健康科普資源庫和專家團隊。

社會層面,要將健康素養教育納入教育體系。強化健康賦權與社區健康促進,使更多居民參與健康干預與宣傳教育活動。衛生健康系統相關機構和人員要主動為居民提供健康知識,提升居民防病意識和能力。

民眾角度,要樹立“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理念,主動獲取科學的健康知識,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利用包括醫療資源在內的所有社會資源,促進社會健康環境形成與發展。


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你可知道?

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你可知道?

(原題《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你可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