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游平凉】千年古寺,处于闹市之中,述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

【微游平凉】千年古寺,处于闹市之中,述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

【微游平凉】千年古寺,处于闹市之中,述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

  在平凉各地有许多历史古迹。在这些古迹之中,道观寺庙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在这里面,一座庙宇一个故事,一个庙宇一个瑰宝,深山里的庙宇蕴藏了许多故事和瑰宝 。身居闹市的道观,也一样会述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今天我们说一处位于闹市之中的庙宇。

【微游平凉】千年古寺,处于闹市之中,述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

  它就是歇马殿。歇马殿,是一个已经快被时间遗忘掉的陇上名观。它现在是平凉市区主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歇马殿位于崆峒大道中段北侧。具体位置位于城区312国道沿线北边,占地约3.1亩,该寺庙群原占地较大,现主存原寺庙东南一角,主建筑有歇马殿山门、圣母殿、观音堂、土地祠、祠堂等,寺内主供三霄娘娘,侧殿为新修的观音堂,为佛教建筑。

【微游平凉】千年古寺,处于闹市之中,述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

  寺内有明代国槐两颗,树龄约六百余年,树木葱茏,古殿巍峨,神像庄严,俨然一座传教弘法的宝地。由于受周围建筑限制,寺庙空间狭小,建筑紧密相连,但却有错落有致,保持了寺庙原有的布局特色。

【微游平凉】千年古寺,处于闹市之中,述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

  据记载,汉明帝八年(公元65年)汉明帝刘庄遣郎中蔡歆,博士秦景等12人赴天竺迎佛取经,公元67年用八匹白马驮载佛经回洛阳,途经平凉,因阴雨连绵行进困难,就在路旁一处宽敞的店坊里驻足,一月后,马队离开平凉,因白马驮经有功,汉明帝就将洛阳新建的佛寺命名为白马寺,将平凉驻过驮经马队的店坊改为佛殿起名"歇马殿",以纪念佛教经文传入中国之始。

  魏晋以后佛法日隆,风行四方,歇马殿建筑初具规模,殿宇廊庑自成院落,僧房配殿错落有致,松、柏、花、木郁郁苍苍,成为著名的古刹禅寺。至唐代道教受到帝王的崇拜,唐高宗封老子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崇道而不废佛,佛道共尊,唐武宗的灭佛使道教居于主流,歇马殿逐步成为道教宫观,供奉道教的尊神:三清、四御、碧霞元君(子孙娘娘)、民族英雄卫青以及建殿有功的白马将军等尊神,此时歇马殿建筑蔚为壮观,香火鼎盛。每年祭祀庙会,七月十二酬神献戏,成为平凉北关一大景观。

【微游平凉】千年古寺,处于闹市之中,述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

  因歇马殿历史悠久,庙会期间前来敬香的有陇东十七县及毗邻地区的宝鸡等数县市。历史上歇马殿几兴几毁,目前仅有明洪武、万历等四百多年前建筑的零星记载。史载宋、元以后歇马殿一度曾为驿站,规模较大,唐“安史之乱”时太子李亨从马嵬坡行驰平凉郡,驻于歇马殿,后移住兴教寺(后改为龙隐寺),清乾隆八年至民国二十二年,十方人士为求国泰民安护一方子民,两次大兴土木建成殿堂二十余间,观戏楼二十八间,戏台、香房、道舍、卷棚、饭厅共七十三间 ,庙院占地十二亩。每年祭祀庙会,七月十二酬神献戏,成为平凉北关一大景观 。

【微游平凉】千年古寺,处于闹市之中,述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