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山深处的荞麦茬


荞麦茬,一个古老的村名,地处山西省灵丘县境内,因距村东南3公里的山梁上有道十分壮观的明长城,而人们也就将此称为了荞麦茬长城。近年来,随着农村移民政策的实施,原本百余户人口的山村,大部分村民或移居它处,或进城打工,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几户牧羊人还坚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之上…… 

荞麦茬长城,由长约3华里、残高2至3米、宽2米左右的石砌城墙与五座建制形式基本相同的敌楼相连,它们相互呼应,在两山之间构成了一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防御体系。

荞麦茬长城,属明真保镇管辖,和其所管辖的大多长城一样,仅在个别主要主要关口或交通要道建造长城。这段长城由东面的大东洼主峰半山腰开始,在自东而西的一道凹形山梁上随着高低起伏的山梁,建造了编号分别为“插字”47号、48号、49号、50号、51号的五座敌楼,十分壮观。

这5座敌楼的楼体全部成呈正四方形格局,高、宽各12米,顶部略收,台基由石条砌成,石条以上为砖砌,砖重20斤左右。其与我上文提到的狼牙口关两座敌楼有所不同,那里是以繁峙县茨沟营为中心的“茨”字编号敌楼的起点,而这里却是以涞源县插箭岭的“插”字为名编号的西段敌楼的终端。

这里的五座砖砌楼体均分为上、下两层。目前,47号台北侧的楼体已倒塌,南侧保存完好。 48号台可能是地处山凹底部的原因,这里已成为人们过往的路经之路,台顶部女墙、垛口及箭窗、东、西券门都已毁损严重且门匾额也不复存在。


而49号台与其它四座则有着位置的不同,它建在48号台与50号台中间偏北的一座山梁之上,券门也只有南面一个,台内墙上砌有相互对应的双梯道,可直上楼顶。

通过实地查看,发现这样的布局除可以更好地观察周边环境外,还可以与其它敌楼相互呼应,可在后方对攻到墙体之下的进攻之敌给以有效攻击,有点明代古城骑马墙的作用,其布局之合理、考虑之周全,真的让我赞叹。

50号台、51号台楼体基本完好,楼台内部为大回廊结构,券门中间有一条东西向的通道,有梯道可上楼顶。走廊南北两侧各有一条东西向走廊,走廊外侧各有4个箭窗。各楼台东西两面各有券门,东侧券门上方嵌石匾分别阴刻“插字XXX号台”,

面对敌楼内部的构成,也让我感叹,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大学可学习建筑设计,更没有什么现代化测量仪器可用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是靠什么技术在这深山里设计建造出了这么一个个结构完美,功能完善、矗立几百年而不倒的敌楼。

望着门匾上那“插字五十号台”的编号,可想当年这里那一座座敌楼遥望相连的场面是多么的壮观。

城墙过插字51号台后,向西南延伸,城墙上还保留下来较为完成的垛口,此时的城墙下已是陡峭的悬崖,从这里翻过大头山后,就到达1777米的狼牙口关,与茨字号1号敌楼相见,由于这里主峰南北两侧因山势险峻未筑城墙。

写到这里,还让我想起了第二次上荞麦茬时遇到的一段险情,当我和两名影友从村口徒步几公里后来到这里的山脚下时,他们两人直接随着山梁而上,而我看着山顶上敌楼,就想着走个捷径省点力,就独自一人开始穿越眼前的小树林向着敌楼爬去,然而,在树林里穿来穿去后,不知不觉间竟然走到了悬崖的旁边,向身边望去是一条深沟,向上望去是一道1米多高近似垂直的山石,这转眼间就使我处在了一个又危险又无奈的地步。

自己当时的体重是180多斤,身背着沉重的两套器材,手里还拿着一个中型三角架,那是上,上不去,退又不敢退,只能站在原来大场呼叫两名影友的名字,还好,他们在山梁上听到了我的呼喊,当时只有30来岁的小高,凭着年青力壮、腿脚利索,很快来到我的身旁,手拉着手才把我拉出来危险之地,因正是这次意外,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在道路不熟悉的情况下,一个人绝对不能想当然的去冒险。


好了,既然这么惊险,就发一张此次出行在山上拍的照片做个纪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