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溫暖反“被”溫暖:四位基層工會幹部的暖心之行

閱讀提示

  “更加關心防控一線幹部職工,確保他們以健康的身體、飽滿的狀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持久戰。”2月1日上午,浙江省委常委擴大會議發出號召。

  台州市椒江區總工會立即響應,當晚,區總工會4名幹部帶著2050包“預防流感湯藥包”深入7個“戰點”,為一線幹部職工送去“溫暖包”。一路上,真切地感受著戰“疫”勇士們在一線戰場上的奮勇抗爭、頑強堅守和默默付出——

送溫暖反“被”溫暖:四位基層工會幹部的暖心之行

  2月1日晚上7時20分,氣溫接近零度,溼冷的寒風挺刺骨的。

  台州市椒江區疫情防疫指揮部門前,椒江區總工會洪峰、李偉誠、周佳等四位工會幹部都戴著口罩,搓著雙手,耐心地等待著熱乎乎的“藥包”......

  19時25分,滿載著9個保溫箱的四輪車快速駛來,“吱”的一聲,一陣急剎車,打破了寂靜的夜晚。

  “湯藥包剛剛熬好,我馬上就送過來了。”四輪車“司機”——御濟公司陳總邊開車門邊微笑著說,共2050包,還是有點燙的。

  “謝謝陳總!那我們就開始出發吧!”四位工會幹部載著一車的“溫暖包”,開啟了尋找戰“疫”鐵軍之路。


第一站 區疫情防控指揮部 450包

  區疫情防控指揮部位於四樓,他們抬著兩個保溫箱,氣喘吁吁地來到四樓。

  只見裡面,燈火通明,人頭攢動,電話聲、交談聲此起彼伏,所有人都在緊張地忙碌著。

  辦公區分為後勤組、宣傳組、綜合協調組等多個組。

  “大部分人員無縫對接‘春節長假’,不分晝夜地守在這裡,為阻斷疫情蔓延,緊張、忙碌、高效成了他們的工作常態。”辦公區負責人說,他們多數人最奢望的就是能夠眯上一會兒。

  聽此言,洪峰說,我內心升起一絲感動,“這在平時能輕鬆做到的事,現在卻成為奢望。”

  慰問組遂將保溫箱打開,將“溫暖包”一一遞給他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雖然很辛苦,但也是職責所在,責無旁貸。”

  拿著“溫暖包”,他們紛紛說道,“感覺內心暖暖的,我們會繼續守護在這裡,直到疫情散去。”

送溫暖反“被”溫暖:四位基層工會幹部的暖心之行

第二站 集中隔離點150包

  19時50分,慰問組來到位於白雲山南路的椒江區第四個集中隔離點。

  隔離點門口,幾名身著制服的幹部牢牢地守住入口。透過玻璃門,隱約可以看到裡面坐著好幾位“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

  “隔離點總體情況還是比較良好,每一個進來隔離的人員都能夠接受隔離的現實,能夠安心地在這裡住下來,情緒比較穩定。”

  負責人陳璽告訴說,所有人員都是24小時值守,大家非常辛苦,但大家都認為能為抗擊疫情做點貢獻,是一件很有價值和意義的事。

  慰問組向這些最美的白衣天使和執法人員送上了150包“溫暖包”,並向他們表達了真誠的謝意。

  “這裡不要久留,你們快走吧!”看著他們忙碌而堅定的身影,慰問組4人都深感在這場對抗疫情的戰役中,他們是最偉大的“逆行者”。

  此時,氣溫又降了一些,但他們心中的暖意卻持續攀升著,伴隨著這些暖意,繼續星夜趕路,尋找下一個抗“疫”戰場。

第三站 區疾控中心100包

  20時05分,慰問組來到了區疾控中心。

  “我們中心承擔了疫情溯源工作,一旦病人確診後,馬上啟動該病人的流行病學調查、追蹤、場所消殺。”

  中心主任陳保正坦言,中心在編職工僅28人、編外20人,開展確診病人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量很大、時間要求又短,為更好地開展工作,只好將所有人員分成三組,根據各組職責不分晝夜同時開展各項工作。

  整個春節假期,陳保正沒有好好休息過,聲音有點沙啞,但信心依然十足。

  “疫情開始後,疾控中心就電話不斷,有時候一個電話剛掛掉,另一個電話就打進來了。我們要24小時隨時待命,一旦有病人信息過來,就要馬上開展調查,有時調查回來就是凌晨四五點了。”

  陳保正說,除夕夜,同事們都沒能好好吃上一頓飯,就在辦公室裡用一盒泡麵匆忙解決下,大家分秒必爭,對疾控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特別,永生難忘的春節。

  “作為職工的“孃家人”,我們特別心疼他們。目前,能為他們做的也只有送上這100包‘溫暖包’,並希望他們多多注意身體、平安健康,也希望疫情早日消散,大家都回歸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

  洪峰說,感到心中在那麼一瞬間特別的感慨世事無常,不過無常中又帶著些許期待,讓人對世間美好還是有所憧憬的。帶著這份憧憬,他們繼續趕路。

第四站 區環衛中心400包

  20時20分,慰問組一行來到了區環衛中心。

  接過從車上抬下的2只保溫箱,中心負責人周衛國連聲道謝。“我馬上將這400包中藥湯劑,分發給辛苦奮戰在防疫一線的環衛工人們,樸實憨厚的環衛工人們收到熱乎乎的中藥包,肯定會露出開心的笑容。”

  周衛國告訴說,疫情防控期間,全區1000多名環衛工人們依舊堅守在崗位上,工作雖苦,但他們沒有一句怨言。而且他們大多年過半百,是這場疫情阻擊戰中的高危人群,但面對可能接觸到病菌的威脅,他們始終沒有退縮。

  這些話,聽的讓人動容。環衛工人崗位雖平凡,可是他們用奉獻精神默默譜寫了一曲“清垃圾、遏疫情”的戰歌。

  這歌聲彷彿就飄蕩在耳邊,久久迴盪。伴著這些美好,繼續趕往下一站。

送溫暖反“被”溫暖:四位基層工會幹部的暖心之行

第五站 前所街道辦事處400包

  20時40分,夜更深了,冷風吹來,還是讓人感受到了十足的冷意。

  慰問組帶著400包“溫暖包”來到前所街道辦事處,傳遞溫暖給守護在街道抗擊疫情的一線幹部們。

  得知要來,街道黨工委書記孫波等街道領導匆匆地從樓上走下來。

  “我們幾個班子剛研究完防疫工作。非常感謝你們,能這在寒冷的冬夜給我們基層一線幹部送來溫暖!”

  孫波說,前所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壓力很大,不過,全體機關幹部和廣大村幹部大家沒有一句怨言,工作十分投入,牢牢守護“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里,堅決把牢各個卡口、村口、關口,同時,他們上門給每家每戶做思想工作,如今廣大群眾已樹立起“不出門就是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大支持”的思想認識,自覺地管好自己、管好家人,不外出、不聚會。

  “目前,我們街道整體防控還是比較有序的。”孫波底氣較足。

  街道工作其實大多做的是群眾工作,而群眾思想覺悟又參差不齊,工作開展起來確實難度很大。

  “每一位參與村民溝通與協調的一線工作者們都很辛苦,都值得我們敬重。”李偉誠有感而發。

  帶著這份敬意,他們匆匆告別,繼續趕往下一個站。

第六站 章安街道辦事處500包

  21時,慰問組來到了章安街道辦事處,看到寬大的鐵門緊閉著,但不遠處的辦公樓內許多間房屋的燈卻敞亮著。“他們不會出去搞防疫去了吧?”。

  電話多次聯繫街道組織員翁智傑,終於聯繫上,他很為難地表示,街道正在開會部署防疫工作,無法一時離開。

  慰問組不忍心打擾,便急匆匆地把500包“溫暖包”放在大門口。

  寂靜的夜空、明亮的燈火、忙碌緊張的氣氛、不平靜的內心。

章安街道是全區疫情防控的重點街道,形勢很嚴峻、任務很艱鉅,很多幹部都連軸轉著,根本沒有時間休息。

  “是呀,他們街道內部力量不夠,需要外援,我們區總工會前天就派出四位同事,與其他單位一起支援章安街道。”李偉誠說。

  望著這些戰“疫”鐵軍們的辦公室窗口,慰問組默默地告別了他們,祈禱他們平安渡險。

  繼續在黑夜中溫暖前行,尋找著下一個抗“疫”戰場。

送溫暖反“被”溫暖:四位基層工會幹部的暖心之行

第七站 高速出口50包

  21時10分,章安高速出口處,寒風刺骨,溫度已降至零下。冷清的路面一輛車也沒有,幾位執勤人員仍在寒風中值守。

  “大家辛苦了!快趁熱喝了吧!”他們將手中最後的50包中藥包遞給他們。

  大家手捧著這些中藥包,感受到了溫暖,驅散了周圍的寒意。

  區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王建國說:“早在春節長假前,區防指就在這裡設立卡點,這個崗位很特殊,一天24小時都必須在崗,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實行三班倒制。”

  正說著,一輛汽車緩緩駛來。清點登記,詢問測量,信息核查......執勤人員重複著繁瑣卻十分重要的規定流程。

  王建國說,現在進來的車越來越少,但我們寧願空守一整天,也絕不放過一輛“問題車”。

  鏗鏘有力的話讓人覺得很安心、很放心、很暖心。

送溫暖反“被”溫暖:四位基層工會幹部的暖心之行

  至此,“溫暖包”已全部送出。

  近2個小時之行,讓區總慰問組深刻體會到了防控一線幹部的不容易:區總工會多位幹部雖然在疫情開始後主動放棄了休假,開展了向全區職工發倡議書、到街道協助防疫工作、發動企業捐款捐物、集結勞模和黨員發揮先鋒主力軍作用等活動,但比起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廣大幹部職工們做的還遠遠不夠。

  在大災大難面前,處處都是戰場,人人都是戰士,個個都值得尊重和敬仰。

  這次行程本想把溫暖帶給他們,卻處處反被他們溫暖著。

  慰問組說,這些溫暖,將一直激勵著我們工會幹部不斷地總結與思考,將工會“孃家人”的職責和使命更加深入地踐行下去,將“孃家人”的溫暖帶給更多的職工群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