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我們經常碰到的箍筋,有外圍大鋼筋和內側小箍筋,如圖1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1

從圖1中可以看出,箍筋1屬於外圍大箍筋,箍筋2、箍筋3屬於內側小箍筋,箍筋4本質上是單肢箍。

前面的文章,我們已經推導出外圍箍筋1的長度計算公式,如圖2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2


今天的文章,我們來推導一下箍筋2、箍筋3、箍筋4(也是單肢箍)的計算公式。內側箍筋與外圍箍筋一樣,我們也分按外皮計算和按中心線計算兩種情況,下面我們先推導箍筋2、箍筋3按外皮計算情況。


一、內側箍筋按外皮長度計算

內側箍筋按外皮長度計算,分為豎向和橫向,下面分別計算。

(一)內側豎向箍筋外皮長度計算

我們先把計算圖拿過來,如圖3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3

內側豎向箍筋,從本質上來說,也是2*2箍筋,所以,我們可以直接用已經推導出來的外圍箍筋公式來計算,如圖4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4

從圖3中可以看出,h2=h-2C,b2=2S+D+2d,如圖5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5

但是,這裡2S是不合適的,不具有普適性,因為箍筋可能佔2個S,也可能佔3個S,我們要推導出一個普適性的公式。

設b邊的縱筋數為n,箍筋2在b邊所佔的間距數為x,那麼b邊的間距數就是n-1,從圖3和圖5我們都可以推導出S的長度。如圖6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6

前面的公式b2=2S+D+2d,把具體數字2換成普適字母x,S換成(b-2C-2d-D)/(n-1)。

那麼,b2=x(b-2C-2d-D)/(n-1)+D+2d,遇到具體工程,這些全部變成了已知數,我們把b2和h2代入圖4的公式中,最終得到內側豎向箍筋按外皮長度計算公式如圖7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7

這裡x為豎向箍筋在b邊所佔的間距數,b為構件截面寬,h為構件截面高,C為保護層,d為箍筋直徑,D為縱筋直徑,n為b邊縱筋數量。這些遇到具體工程都是已知數,肯定能計算。


(二)內側橫向箍筋外皮長度計算

我們先把計算圖拿過來,如圖8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8

橫向內側箍筋與豎向內側箍筋推導過程是一樣的,我們這裡把b和h換個位置就行了,推導出來的公式如圖9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9

這裡x為橫向箍筋在h邊所佔的間距數,b為構件截面寬,h為構件截面高,C為保護層,d為箍筋直徑,D為縱筋直徑,n為h邊縱筋數量。這些遇到具體工程都是已知數,肯定能計算。


二、內側箍筋按中心線長度計算

內側箍筋按中心線長度計算,也分豎向和橫向,下面分別講解。

(一)內側豎向箍筋按中心線計算

我們先把內側豎向箍筋按中心線計算的計算圖拿過來,如圖10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10

根據圖10,我們可以推導出內側豎向箍筋按中心線計算的公式如圖11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11

將圖11簡化可得最終公式,如圖12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12

其實簡化完的公式還是很複雜的,大家知道為什麼預算員都按外皮計算了,因為它簡單。


(二)內側橫向箍筋按中心線計算

內側橫向箍筋按中心線計算長度,只把b和h位置顛倒即可,計算圖如圖13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13

推導出來的公式如圖14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14


三、單肢箍按外皮長度計算

單肢箍長度計算原理,與2*2封閉箍筋長度計算原理是一樣的,只是少了一條邊,下面我們就了推導單肢箍按外皮計算的公式。

我們先把計算圖拿過來,如圖15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15

根據前面的推導原理,單肢箍公式推導過程如圖16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16

最終推導出只勾住主筋單肢箍長度計算公式如圖17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17

當然了,你如果碰到橫向的單肢箍,把圖17中的h換成b就可以了,如圖18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18


四、單肢箍按中心線長度計算

我們把單肢箍放大,可以得到如下的計算圖,如圖19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19

根據圖19我們可推導出單肢箍按中心線長度計算公式如圖20所示。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20

好了,到這裡我們已經把箍筋長度計算公式全部講清楚了,箍筋長度計算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事情,但是,這是做預算必備的技能,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

注:歡迎大家關注小編的微信公眾號“土木智庫”,裡面有小編整理的建築行業的眾多資料,有一建、二建、造價、消防視頻和課件,歡迎大家的加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