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萊維特談疫情:無需恐懼,它會削弱免疫力

北京時間今天(10日)下午,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系教授邁克爾·萊維特發來最新更新的疫情預測,這已是萊維特教授自1月29日啟動對新冠病毒的疫情數字分析以來的第十二份更新報告。

萊維特指出:根據最新的數據分析推論,目前新增確診人數的高位點(2月5日比前日新增確診人數4438人)回落已過4天,新增確診病例有望線性向下。新增死亡病例的轉折點還未到來,但是隨著新增死亡病例的增速減緩,它有望快速來到。


萊維特採集的數據,來源自世界衛生組織、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採集、中國官方公佈數據,並將數據分為“湖北地區”、“非湖北地區”和“全部數據”三個組別,重點關注確診人數、死亡人數、死亡率以及死亡率的變化比率。


諾貝爾獎得主萊維特談疫情:無需恐懼,它會削弱免疫力

圖片來源萊維特教授2月10日最新分析數據

萊維特表示,他並非醫學或流行病學專家,研究主要工作涉及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和三維結構,以及DNA、RNA(建模)等,2013年,萊維特教授因發展複雜化學體系多尺度模型與其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當年諾貝爾獎。但他由衷熱愛數據分析並深耕多年。

萊維特教授對協會表示,之所以決定進行這次的分析工作,是因為發現大家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普遍恐懼和擔憂,這讓他很擔心。“這個時候,恐慌和懼怕不是好事,因為它會削弱人體的免疫系統。我希望能用數據分析,來儘可能呈現一些客觀的結論”,給大眾一個參考的視角。


諾貝爾獎得主萊維特談疫情:無需恐懼,它會削弱免疫力

邁克爾·萊維特教授

萊維特曾在2月初就公佈過自己的初步結果,也曾受到其他學者質疑,認為僅從數學模型出發,未考慮流行病學因素,不夠準確客觀。

對此,萊維特表示,在官方提供數據準確的前提下,通過不斷數據累計後的模型分析,即可逐步發現可遵循的線性規律。目前,湖北以外地區的死亡率在0.2%-0.4%區間內,並不比一場普通流感嚴重,呈現在地區內可控的態勢。(從圖E來看,無論湖北地區、湖北以外地區和總體人數上,死亡人數的變化都呈現線性向下的趨勢)

諾貝爾獎得主萊維特談疫情:無需恐懼,它會削弱免疫力

圖片來源萊維特2月10日最新分析數據

自疫情發生以來,各地除馳援湖北外,也加緊地區防範措施,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確診病例人數已經實現6連降,一定程度表明各地的防控措施展現成效。隨各地復工大潮來臨,上海、深圳等人口遷入大省仍面臨重大的防控壓力。

萊維特指出,根據模型,未來幾天的數據將特別關鍵,他也將持續跟蹤最新進展。


諾貝爾獎得主萊維特談疫情:無需恐懼,它會削弱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