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根“繩子”價值千萬,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能造,俄羅斯都不行

眾所周知,航空母艦的戰鬥力主要來源於艦載機,而艦載機要想發揮威力,不僅需要及時升空,還需要安全著陸,否則就是“痛擊隊友”了。要想安全著陸,就必須依靠艦載機的“生命線”——阻攔索。由於阻攔索的重要性,有航母的國家肯定是希望自己能夠生產的。那麼,有多少國家已經成功地克服了這一問題,能夠自行生產它呢?放眼世界,只有兩個,一個是美國,另一個就是我國。

這根“繩子”價值千萬,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能造,俄羅斯都不行

顧名思義,阻攔索是用來阻擋飛機的工具。別看它很像一條繩子,可人家“身價”卻高達近千萬元,這主要是因為研究和製造難度太大。當艦載機降落時,不會像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減速,而是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航速,這是為了避免在意外情況之下無法安全降落時及時升空,從而減小事故發生的概率。因此,當準備著陸時,艦載機通常會保持至少20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而甲板面積是有限的,可以供它起飛和著陸的最大距離也不會超過350米,而且通常小於這個距離,加上艦載機的重量約為20噸,這種動能是驚人的,要想在數百米範圍之內停住的困難可想而知。因此,阻攔索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它就是給要儘快“剎車”的艦載機提供阻力。

這根“繩子”價值千萬,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能造,俄羅斯都不行

提供阻力的方法不是當艦載機降落時直接攔在其前面,而是艦載機尾鉤鉤住阻攔索,因此在保證能承受巨大沖擊力的同時,阻攔索不宜過粗,否則鉤住的難度會大大增加。試想一下,需要承受巨大的衝擊,幫助艦載機在幾秒鐘內停止,但又不能太粗,這需要非常高水平的材料技術和製造技術。即使是能夠獨立研製阻攔索的國家,在這方面也沒少遇到事故,例如,2016年,E-2預警機降落在“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之上時,可能是阻攔索的維修保養不到位,巨大的衝擊力瞬間將其拉斷,造成了非常悲慘的後果——現場8名美軍士兵的雙腿被直接給“抽斷”了。

這根“繩子”價值千萬,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能造,俄羅斯都不行

最強大的美國都是這樣,其他國家就不用說了。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說俄羅斯不能獨立研製阻攔索,是因為它雖然繼承了蘇聯的技術,但使用的卻不多,畢竟它現在只有一艘航母,而且還經常“趴窩”。再加上沒有經濟能力或覺得沒有必要在這方面下功夫,目前想要完全自主研製合乎要求的阻攔索,有些困難。因此,完全掌握阻攔索技術的國家只有中美兩個。

這根“繩子”價值千萬,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能造,俄羅斯都不行

而為了掌握這項技術,我國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們建造遼寧艦的時候,很多西方國家都在等著看笑話,因為當時我們沒有技術和能力製造阻攔索,更難以得到外界的幫助。許多外國媒體戲稱“沒有艦載機的航空母艦可以稱為航空母艦嗎?”在他們看來,中國研製阻攔索的時間可能要比建造航母的時間長。可結果呢?短短6年,我國就取得了突破,成功掌握了美國花38年才掌握的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