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貴,中國人

我小時候,爺爺經常對我說一句話:

世界上,中國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中國絕對有全世界最好的人民。

大概是因為自己的“年少無知”。

這麼多年來,縱然我經歷了2003年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我也沒能完全理解爺爺當年的教誨。

直到這個庚子年,新冠疫情的第43天。

親愛的朋友們,相信這些天,你們也都和huan妞我一樣,每天沉浸在巨大的情緒波動中。

其實每次“災難”的到來都如同一面鏡子。

總能映射出人性的不堪與骯髒,讓人憤怒失望。

但同時,它也照亮了更多人的溫柔與善良,叫人熱淚盈眶。


這篇文章,希望你可以讀到最後。

因為這裡面每一個人,都值得被我們認識,銘記,歌頌。

是的爺爺,現在我終於明白了:

中國有最好的人民,我會記住他們,不辜負他們。



四川攀枝花,這個小男孩只有8歲,爸爸媽媽全是醫護工作者,戰鬥在抗疫一線。

沒辦法,從早到晚他只能一個人在家,沒有人照顧。

有人問:“當你知道爸爸媽媽要去一線,你有什麼感受?”

小男孩癟癟嘴,哽咽地說:“不好的感受,因為在家裡一個人,感覺很孤獨.....”


免貴,中國人

“你是怎麼來調節自己的呢?”

他抹了一把鼻涕答道:“深呼吸呀!”


免貴,中國人


小朋友,你一直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的樣子,真的很酷!

你知道嗎?你的爸爸媽媽是中國的英雄,

待英雄們凱旋時,他們定然會流著淚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

謝謝你。



大年初七的凌晨。

南京上坊公安檢查站。

一位長相彪悍的男子,把車停在了站前。

隨後,他從車上下來,打開後備箱說:

拿點東西給你們,我從土耳其人肉揹回來的。

邊說邊搬下來一個大箱子。

滿滿當當,全是口罩。

免貴,中國人

民警連忙詢問:“您貴姓啊?”

大哥擺了擺手:

“免貴,中國人。”

免貴,中國人

你們感受到了嗎?

中國人三個字,是那麼親切有力。

這是大哥給自己的稱呼。

卻又何嘗不是疫情歲月裡,我們所有人共同的名字?



因為疫情的需要,必須在幾天之內拔地而起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五湖四海的建築工人紛紛前來支援。

免貴,中國人

其中一位山東大漢說:

我來之前啊就偷偷寫下了遺囑,就是想著,如果我有個萬一,就讓我兒子朝著武漢的方向磕個頭就行,不用為我難過,都是為咱自己的國。

免貴,中國人

像這樣援建的師傅很多,他們來到工地,也擔心,也害怕,但從來沒有退縮過,也沒有問過能掙多少錢。

在他們看來,我捐不了多少錢,但是我可以出力......

這個世界從來不存在超級英雄。

但有著千千萬萬個閃光的普通人,用凡人之軀比肩神明。



2月1日,內蒙古新營子鎮抗疫辦公室裡,來了一位特殊的老人。

他叫高治邦,88歲。

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名光榮的退伍老兵。

免貴,中國人

得知武漢疫情後,高治邦毅然捐出3萬塊錢。

並寫了一封信。

免貴,中國人

國家有難我分擔,國家富強我分享。

我是一名醫務人員,曾在朝鮮戰場救護過傷病員。

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襲入我國,想到前方救護病人。

但年過80無體力,只好把平時省吃儉用存下來的3萬元,獻給前方救災用。

希望政府收下。


3萬元,這是高治邦多年來的積蓄。

他平日省吃儉用,幾十年堅持為村民義診,至今還住在缸房窯的老房子裡。

免貴,中國人

70年前,高治邦老人戰場上保家衛國。

如今,他年已耄耋,再也無法上戰場,救護更多人。

但高治邦仍在用自己的錚錚鐵骨,堅守著軍人本色。


所謂軍人,一身戎裝,一生榮光。

戰爭歲月裡,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和平年代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大年初二,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副護士長張敏,要奔赴疫區了。

行前,女兒抱住她,哭著不讓媽媽走。


免貴,中國人


護士長忍住淚水,告訴女兒:“媽媽要去打怪獸了,很快就回來……”

類似的場景,發生在祖國的無數個地方。

無數個稚嫩的孩子,抱著做醫生、護士的媽媽,撕心裂肺地哭著,不讓她們走。

可是,最終那些“狠心”的媽媽頭也沒回,一個都沒留下。


親愛的寶寶們,咱們不哭。

我們一起在後方,陪媽媽打怪獸!

當你們長大,可以驕傲的跟身邊的同學說:

我的媽媽曾經是奧特曼,2020年她們用盡了力量才保護了這個世界。



一對醫護夫妻,在隔離病房走廊偶遇。

兩人隔著防護服,通過聲音認出了彼此。


他們難掩激動,深情相擁。

在囑咐愛人注意安全後,又馬上投入到工作崗位中。


免貴,中國人

因為疫情兇猛,同為醫護人員的夫妻倆,已經五天沒有見面了。

平日裡,這稀鬆平常的擁抱,在如今嚴峻形勢下,卻是最心酸最浪漫的一幕。


而這樣的感人故事,正發生在千千萬萬個醫護人員身上。

浙大醫學院的護士陳穎,除夕夜進入隔離病房一線戰場。

11天后,她再次見到分別已久的男友。

二人隔著玻璃、戴著口罩,親吻在一起,互訴思念。

免貴,中國人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醫護人員用一個個小家的聚少離多,換來了無數個家庭的聚多離少。

我們能做的不多,唯祝他們平安歸來。



在疫情肆虐的時候,各地的醫療隊隊都奔赴支援武漢前線。

蘭州大學的學子紛紛給老師發微信,希望去一線幫忙。

得到老師們這樣的答覆:


免貴,中國人


謝謝大家,老師們知道大家都很著急。

但現在的問題請交給老師們來處理,這是我們的使命。

10年20年後才是你們的戰場。

這大概就是民族感的傳承。

就是這種傳承,一代一代星火不熄,才讓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屹立不倒。



“扔下口罩就跑”,已經成為這些日子裡的慣例新聞。

安徽六安,又一名小夥扔下500個口罩就跑。

最後兩位民警注目敬禮的身姿,特別莊嚴,特別神聖。


免貴,中國人

每一份善意都值得被尊重,也都值得被銘記。

點滴愛心匯聚成河,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的生活美好而溫暖。



女護士主動請纓,奔赴戰場。

女兒堅持每天為媽媽送飯,但因為疫情的原因,兩人只能隔空相見。

女兒即使再思念、再心疼媽媽,也只能哭喊著,與媽媽隔空擁抱。


免貴,中國人

孩子,雖然我們此刻無法相擁,但心卻靠得更近。



武漢的一位小學生在封城期間寫了一篇作文。

作文的題目叫《等武漢好了以後...》。


免貴,中國人


免貴,中國人

寫的真好。

等武漢好了以後,我要去看望的我的爺爺奶奶,道一句好想你們。

等武漢好了以後,我要去西山俯視整座城市,看一眼生機勃勃。

等武漢好了以後,我要去武漢看櫻花盛開,說一句辛苦了武漢。

........

這一天,不遠了。



還記得這個名字嗎?林生斌。

三年前杭州保姆縱火案的受害人。


2017年6月22日,一場大火,讓林生斌和妻兒陰陽兩隔。

從此,他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

免貴,中國人

三年時間裡,他在孤獨中積攢力量,熬過了這段不為人知的艱難歲月。

於是,在新冠疫情爆發的今天,在杭州紅十字會的捐贈名單上,我們看到了林爸爸的名字。

5000個口罩,共計90000元。

免貴,中國人

被記者採訪時,林爸爸只是淡淡地說:

沒什麼,這是全國人民都關心的事情。

現在口罩緊缺,我希望能再多買到一些,給有需要的人。


寥寥數句,感人肺腑。

曾經被世界無情的傷害,林爸爸卻對社會溫柔以待。


真正的愛,是當你孤獨到極點時,仍舊對世界心懷感激。

當你一無所有時,仍舊對天地萬物心存善意。

願林爸爸身後繁花似錦,前路光明坦途。

余光中在《歡呼雷哈》中寫道:

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但我的祖國,依然是五嶽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


在今日艱難的疫情之下,他們是溫暖人間的冰山一角。

我期待著歷史書留下一行字,記載下他們。

成就今人,照亮後人。


千百年來,正是因為無數勇敢的中國人存在著。

這份希望,才得以薪火相傳。

這份光明,才可以雲開霧散。

這片土地上樸實善良的人民啊,有你們在,真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