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來自海水淡化 從海水變成淡水只需45分鐘

以色列嚴重缺乏水資源,並且水資源嚴重分佈不均勻,北部擁有加利利湖,而南部則是不毛之地。

以色列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不滿100mm,而作為水資源庫存的加利利湖也處於每年降低水位的狀態,水資源成為了限制地區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來自海水淡化     從海水變成淡水只需45分鐘

港灣城市——海法

以色列西臨地中海,南臨紅海,為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條件。2001年,以色列政府在全國推行海水淡化計劃,興建海水淡化廠。目前,以色列有5家海水淡化廠,每年提供約6億立方米淡化水,相當於全國工業、農業以及居民日常用水總量的30%。

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來自海水淡化     從海水變成淡水只需45分鐘

多年來以色列供水來源的變化,橙色為淡化水(來源:Israel Water Authority)

短短15年間,以色列已建成了5家海水淡化廠,分別位於哈代拉(Hadera)、索裡克(Sorek)、帕爾馬欣(Palmachim)、阿什杜德(Ashdod)、阿什凱隆(Ashkelon),預計到2025年的總產能將達到900 MCM/年。除了以上五家,目前還有兩家大型海水淡化廠正處於籌備階段,等待興建投入使用。

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來自海水淡化     從海水變成淡水只需45分鐘

五家海水淡化廠

為什麼以色列能做到三分之一的供水都來自海水淡化?原因很簡單——夠便宜。全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海水淡化工廠——索裡克(Sorek)工廠生產一立方米飲用水的成本僅為0.54美元左右,而在中國,海水淡化產水成本主要集中在5—8元/噸。

海水淡化廠的生產成本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電力成本。海水淡化需要高壓處理,屬於高耗能產業,所以電力成本構成了工廠的重要運營成本。二是融資成本,主要是指固定資產的投資,利率、消費價格指數(CPI)、匯率、設備折舊、土地價格等都是影響融資成本的因素。

因此,低電力成本成為了海水淡化大規模實現的重要原因。阿什凱隆和索裡克工廠有獨立的發電廠,可以實現電力自給,多餘電量還可以賣給國家電力公司。


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來自海水淡化     從海水變成淡水只需45分鐘

索裡克工廠:在垂直的壓力容器中安裝有滲透膜

以色列的海水淡化廠採用反滲透技術,就是讓海水滲透過一系列的半透膜來去除海水中的鹽分和其他雜質,最終達到將海水淡化的目的。

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來自海水淡化     從海水變成淡水只需45分鐘

海水淡化預處理(殺菌和初級過濾)

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來自海水淡化     從海水變成淡水只需45分鐘

海水淡化預處理(第二級過濾)

三根直徑達1.8米、長度為1.25千米的取水管直接延伸至海底,將地中海的海水輸送到索裡克海水淡化廠。淡化廠內有數十個長、寬、深各約10米的海水過濾水池,用來做預處理。首先通過沉澱法將海水中的沙子和其他大顆粒物留在池底,再利用過濾水池進行第二道預處理,即使用凝結劑和絮凝劑等將海水中的微生物分離出來。

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來自海水淡化     從海水變成淡水只需45分鐘

海水加壓反滲透淡化

經過層層預處理後,海水才能通過特種高壓泵增壓進入海水淡化最關鍵的反滲透系統,最終獲得淡水,而從海水到淡水整個過程僅需45分鐘。


索裡克海水淡化廠日產淡水量超過60萬立方米,其生產的淡水佔整個以色列約20%的淡水供應量。不過,偌大的工廠內只有40多名員工,高度自動化節約了大量勞動力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