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志願有30個,是少了嗎

今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地區100多萬高考考生,6月份開始新高考,參加新的高考錄取模式。與往年高考錄取重大區別是,不在分文理科,同時高考錄取本科不在劃分批次。與此對應的,高考志願填報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新高考志願有30個,是少了嗎


新高考志願有30個,是少了嗎


新高考志願有30個,是少了嗎


截止到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高考志願模式採取的都是高校優先的專業模式,例如本科一批次可以選擇6所高校志願,每所高校志願可以選擇6個專業志願。合併批次地區,例如北京,將本科一批、二批合併為本科普通批,設置16所平行志願高校,每個志願高校設置6個志願專業。意味北京考生填滿本科志願,可以選擇96個專業志願。

新高考的志願填報模式有非常大的變化,即實行院校專業組的方式,以專業優先為邏輯。對此,北京和山東的志願模式是不一樣的,山東志願填報沒有分本科批次和專科批次,錄取是分本科和專業批次的;北京高考志願和錄取都分本科、專科批次。

北京本科普通批實行平行志願,設置30個志願。本科志願以院校專業組為志願單位設置,一個院校專業組即為一個獨立的志願,每個志願一般設置1所院校6個專業和一個“是否服從專業組內調劑”選項。專科普通批設置20個平行志願,每個志願設置1所院校1個專業。意味本專科一共可以填報50個志願。

注意,本科30個志願和以往16個高校志願每所高校可選6個專業志願是不同的。

新的高考志願模式是以“專業(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願。所謂院校專業組的模式是根據考生選考科目來填報專業志願的。例如,考生選考了物理、化學,意味北京大學所有的專業(類)都可以選;假如考生三門選考科目中,沒有選考物理,選考了化學,意味有工科試驗班等7個專業類是沒有資格填報的,其他所有專業都可以選。考生沒有選考物理和化學,意味考生可以在不限選考科目專業(類)裡選擇。

和其他地區相比較來分析,上海是24個院校專業組,山東是96個,浙江是80個,各地誌願模式有所不同。北京本科30個志願是多了還是少了?

實際上,以專業為優先的模式,30個志願完全夠用了。考生根據自己的位次,尋找出大致匹配的高校,一般而言,很少有考生會把所有的志願填滿,最重要的是前6個志願,設置2個衝一衝的志願,2個穩一穩的志願,2個保底的志願。30個志願都填上,選擇180個專業(類)完全沒有必要。同時,30個志願都選上,說明考生對所填報的高校和專業均沒有任何認知,屬於盲目填報。

因此,30個志願,對於本科層次的考生而言,不是少了。考生在填報志願前,根據自己的科目選考,選擇適合的高校。尤其對填報的高校和專業類有一個大致瞭解,切忌盲目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