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一封來自戰“疫”前線的家書

親愛的奶奶、爸爸、媽媽、女兒:


你們好嗎?


當你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應該很驚訝,這是我第一次以書信的方式與你們溝通。疫情之下,字裡行間傳達的都是我心底最深的思念和牽掛!


爸爸、媽媽,2020年的除夕夜,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所有醫務人員取消休息。行醫十載,數不清的年三十,都沒能回家與你們團聚,女兒不孝。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選擇了醫務工作者這份職業,就意味著奉獻。今年年三十,你們的女兒依然沒能與你們團聚,聽到外面的陣陣鞭炮聲,女兒想家了……


爸爸,請你理解女兒,可能在某一瞬間,你們會感覺到孤單,但在這場看不到硝煙的戰鬥中,還有許多像你女兒一樣堅守在崗位的工作人員,他們也和我一樣,不能和親人團聚。我們一起守護,一起同病毒作鬥爭,眾志成城,相信這個坎我們一定能邁過去。


爸爸,一場疫情,看透人間百態,人情冷暖,我這幾日流過心酸的淚、感動的淚,是我這輩子流得最多的淚。在這裡,我要感謝爸爸的深明大義和胸懷。看到很多醫務人員請願馳援武漢,不問歸期,不計報酬,不問生死的時候,我試探著徵求你的意見。原以為你會反對,沒想到你同意了。我是軍人的後代,不能給你丟臉,當年你一心從軍,最終參與邊境作戰的事,至今我仍然記得。你滋養了我的英雄情懷,感謝爸爸為女兒做了一個最好的榜樣。


爸爸,煙真的要少抽一點,女兒不在身邊,不要讓女兒放心不下。


媽媽,跟你說句悄悄話,女兒其實還是害怕這個病毒的。記得那夜上完夜班,獨自坐在值班室哭了好久,只是在你們面前,裝作不緊張的樣子,就是怕你們擔心。但只要穿著這身白衣服,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們部門是戰疫一線,為醫院阻擊疫情“吹哨”,所有病人要經過我們這裡進行發熱預檢。發熱的、來自武漢疫源地的、外地的,第一個接觸到患者的就是我們,所以責任重大。


媽媽,我們上班都穿著防護服,為了省下醫療物資,上班時間4~5個小時不吃不喝。我身邊有個醫務工作者,因為接觸了疑似病人,回家連孩子都不能帶,在焦慮中度過。但她沒有退縮,依然堅持在一線。我們部門年紀稍微大些的老師很敬業,每天為很多病人測量體溫,不顧個人安危,很晚才下班,但他們無怨無悔。媽媽,我身邊真的有很多可愛的人。


我最親愛的奶奶,您年歲已高,請千萬為我保重,千萬,千萬。孫女沒能回來,你不要牽掛,孫女會好好的。


我的寶貝孩子安安,工作在一線的媽媽已經20多天沒看到你了。看到家族群裡姑媽發你做的手工“新型冠狀病毒”,為娘我笑了,知識普及到位呀 。見面時,媽媽一定好好跟你說說過年不回家,那麼多天不見你的原因。


見字如面,我親愛的家人,勿掛,等到來年春暖花開,冰雪融化,我們就去武漢看櫻花。黑暗總會過去,堅持就是勝利,最後,致敬所有奮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並配上近期一張工作照,勿念!!!


紅河:一封來自戰“疫”前線的家書

工作中的陶軍玲(左)


總編/孔令勇 值班編輯/孔德雲 排版/楊晨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