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評:雙重標準不可取 共同抗“疫”是正途

(新華國際時評)述評:雙重標準不可取 共同抗“疫”是正途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述評:雙重標準不可取 共同抗“疫”是正途

新華社記者

十年前和今天,太平洋兩岸分別暴發大規模傳染病疫情。本該守望相助的時刻,少數美國政客卻自私短視,採用雙重標準,對“別人家”的疫情唯恐避之不及甚至加緊“脫鉤”,令人心寒。

大疫即大考,考驗的不只是人類智慧,更是團結精神。全球化時代,各國只有協調一致、科學應對,才能戰勝不時來襲的傳染病疫情,維護“地球村”的健康福祉。

彼時呼籲冷靜 此刻散播恐慌

日前,在中國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美國一些別有用心者藉機兜售“中國疫情威脅”,不僅不協助撲滅疫情之“火”,反而澆上恐慌之“油”,唯恐天下不亂。

這些人似乎忘了,約10年前世衛組織宣佈的第一個“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美國恰恰難脫干係。

2009年3月,流感病毒新型變異株引發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美國和墨西哥暴發,美國直到當年10月才宣佈進入甲型H1N1流感全國緊急狀態。那時疫情早已迅速蔓延至全球多國,致死約5000人。世衛組織不斷提升流感大流行警戒直至最高的第六級,這是40餘年來首次。根據世衛組織統計,至2010年8月,這次疫情導致1.84萬患者死亡。

由於新毒株中包含有豬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一些國家和地區在疫情初始階段對美國等國的豬肉產品實施了進口禁令。對此,美國聯合相關國家發表聲明稱,針對豬肉的禁令沒有科學依據,“這些不合理的限制可能導致嚴重貿易爭端和重大經濟損失”。

同樣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美國一些政客當年對本國的疫情格外“鎮定”,如今對別國的疫情卻特別“緊張”。

就在一週前,儘管世衛組織多次表示反對對中國實施旅行和貿易等限制,且當時美國國內僅有11例確診病例,美國政府還是將赴華旅行風險提升到了最高級別,禁止過去14天內曾赴華旅行的所有外國人員入境。

有人同理共情 有人心懷私利

雙重標準的背後是私利作祟。個別美國政客對媒體表示,中國疫情“有助於製造業加速回流美國”。此言一出,世皆譁然。它暴露的正是冷血和自私的真面目。

然而,帶有目的性製造的“恐慌”,明眼人都不會買賬。世衛組織從專業角度多次呼籲,所有國家不要過度反應;加拿大衛生部長帕蒂·豪伊杜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限制中國人以及去過中國的外國人入境,認為禁止入境的做法沒有依據也不合理;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也指出,英方將慎重、鎮定看待和應對疫情,不會限制中國公民及來自中國的航班入境英國,反對因疫情對中國公民採取歧視性態度。

美國許多媒體和專家也表示,美政府對華採取的限制措施恰恰是世衛組織反對的,禁止過去14天內曾赴華旅行外國人入境等措施有侵犯人權的嫌疑,且並不能真正降低病毒擴散的風險。美國企業和社會各界通過捐助醫療診斷檢測設備等物資,以實際行動支持中方抗擊疫情。

患難中,雜音從來是少數,善意始終為主流。柬埔寨首相洪森在疫情嚴峻時期到訪中國,以“展示柬埔寨政府和人民對中國政府和人民抗擊疫情的大力支持”;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助鄰即助己,韓國政府願繼續積極支持中國抗擊疫情;日本各界捐贈物資上的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打動了無數中國人……

命運休慼與共 各國合力應對

全球化時代交流頻繁、來往密切,面對來勢洶洶、無情肆虐的傳染病疫情,人類命運休慼與共,團結合作、共克時艱是唯一正解。

面對這份使命,中國人充分展示了勇氣與擔當。在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中國通過科學研判、動態分析、深入論證,採取得當的防控措施並積極研發疫苗,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貢獻。2014年西非暴發埃博拉疫情時,中國外交官和醫療專家選擇堅守,中國醫療隊不畏艱險、千里馳援,引領國際社會援非抗疫。

同樣的勇氣與擔當,讓中國在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很多舉措遠超《國際衛生條例》要求,被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稱讚為“設立了應對疫情暴發的新標杆”。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積極評價中方防控工作。中國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向世衛組織以及美國在內的有關國家和地區作了通報,並邀請世衛組織等機構的相關專家前往武漢實地考察。

與中國一起,全球科學界也攜手迎戰新型冠狀病毒這個人類共同敵人。從病原體研究、基因組測序,到藥物試驗、疫苗開發,相關科研工作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加速推進,與病毒“生死競速”。世衛組織將於本月11日和12日在日內瓦舉辦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以協調全球科研力量,確定攻克這種新型病毒的研究重點,儘早找到診療方案和有效疫苗。

應對共同挑戰,珍視共同價值,共建共同家園。在世界人民跨越國界的守望相助中,眾志成城的中國必將戰勝疫情,而人類也必將在信息共享、團結互助的過程中構築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