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這裡出土的文物讓考古專家為之吃驚


河姆渡:一個令史學家和考古學者愛不釋手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博物館。

一進入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首先展示給人們的,是一幅巨大的“河姆渡遺址地層示意”牆。 從牆體上展示出的不同地質層所出土的不同文物中可以看出,河姆渡遺址共有四個文化層。 距離現代最近的一層已有4700年左右的歷史,而距離現代最遠的底部一層竟有著7000年的歷史。也就是說,這群創造了神奇文化的遠古人,在浙江餘姚的河姆渡村曾經繁衍生息了2000年之久。

它的出現,打亂了中華文明5000年的“歷史腳步”;改寫了史學界、考古界對於“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的最初斷論;改變了人們對於新時期時代貧瘠、原始、衣不遮體的落後印象。先來看一看河姆渡遺址發掘出的這些讓專家們“驚掉下巴”的化石們。


菱角化石,這僅僅是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大量野果化石中的一種。 這些化石告訴我們,生活在7000年前的遠古河姆渡人,並不缺食物,且此地溫暖溼潤,曾經生長著大片的茂密森林,取之不盡的野生果實可以保證河姆渡先民飽食終日。

粘有鍋巴的陶片,這一組化石告訴我們: 7000年前的祖先們,早已遠離了茹毛飲血的“慘烈”生活,他們不僅會製作陶器,還會用陶釜煮米羹魚,甚至還會撿炊具上的鍋巴做小零食吃……

狗骨化石,這也僅僅是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大量動物化石中的一種。

同期出土的化石中還有豬、羊、雞,以及水牛,這說明,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經開始馴養家畜,此外,在食物充裕的情況下,他們會將捕獲的動物幼崽暫時圈養起來備用。

或許對於某些通人性的動物,他們也會不捨得宰殺,而是作為寵物飼養起來,他們養狗、養魚、養烏龜,甚至還有可能……養大象。

雙鳥朝陽象牙蝶形器,這一隻雕刻著太陽與鳥圖案的神秘器具,竟然是用象牙製作的,因它的外形與蝴蝶類似而得名。它被譽為“人類荒蠻時代的精美藝術品”,並被做成巨大的石碑,至今佇立於河姆渡渡口。

那些複雜的線條和不知其意的符號,似乎向人們傳達著某些“神聖”的訊息。它的出現,引起了史學專家和考古學者們的濃厚興趣,人們紛紛猜測著它的用途與寓意,卻至今不得其解,也因此成為了一個“千古未解之謎”。

大紅姐姐小預告:在下一篇圖集中,我將跟大家聊一聊考古研究人員在河姆渡遺址挖掘出的數個“第一”。 我是大紅姐姐,有聲電臺旅遊頻道主播,職業旅行玩家,專注小眾玩法,分享冷門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種態度,而是生活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