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買彩!100多年前人們這樣玩彩票

古語有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果說天上真的能夠掉下餡餅的話,那就是買彩票了。話說回來,大家都知道現代人買彩票,一不小心就撞了大運,中了大獎,撿了幾輩子都吃不完的餡餅,可是並沒有聽說過古時候的人也愛玩彩票吧!吉林福綵帶領大家一起感受一下,看看100多年前的前輩們是怎麼玩彩票的。

  

  和尚發明的“彩票”

  

  不妨一起來猜猜看,最早的彩票出現在什麼時候?又是誰創造的?

  

  有人說是唐代,社會安定,文化繁榮,人們有錢也有時間去玩彩票;有人說是宋代,經濟水平達到世界之最,最早的紙幣就是在宋代產生的呀!不不不,都不對,最早的彩票出現在元朝,而彩票的“創始人”竟然是和尚。

  

  元代的律令總集《通制條格》裡記錄了元世祖至元25年(公元1288年),江南的僧徒進行一種“拈鬮射利”的活動,這大概就是中國最早的彩票了。“拈鬮”就是在紙片上做好記號,決定得什麼或者做什麼,“利”是“利物”,就是大獎的意思。通俗的說來,“拈鬮射利”就是憑有記號的紙片來獲取大獎。當時,和尚們為了解決寺廟的資金問題,就拿一些貴重物品當作大獎,同時向社會廣為發佈用竹子或木頭製作的票樣,也就是籤籌,然後讓人們拈鬮,最後通過公開的抽獎儀式宣佈誰得了大獎。那時候和尚們也許並沒有彩票意識,但這些做法已經符合了彩票的標準。

  

  大清國的彩票

  

  到了100多年前的清朝,彩票傳入中國,並逐漸遍及各省。人說大清天下放眼望去三隻鳥:鴿(彩票氾濫)、鴉(鴉片煙毒)、鷂(娼妓遍地),可見彩票的瘋狂與盛行。

  

  清朝乾嘉時期,廣東一帶民間從放鴿會中演生出一種“白鴿票”,把《千字文》前80個字印在紙上(即白鴿票),參賭者在票中圈出若干心水字號,再由賭局開出底子若干(即中獎號碼),一般有五字以上相符,便可按不同等級中彩,也可投買企注(即現行包字)七個字、八個字、九個字、十個字……

  

  

古人也買彩!100多年前人們這樣玩彩票


  

  西班牙侵佔菲律賓時,在菲律賓馬尼拉發行一種彩票,在呂宋島上開獎,各地兌獎,人們叫它呂宋票。這種彩票玩法已經相當成熟,據歷史研究者調查,這類彩票僅僅在上海地區每年就能銷售50萬兩左右白銀。

  

  

古人也買彩!100多年前人們這樣玩彩票


  

  後來一種名叫“闈姓賭榜”的遊戲流行起來,特別是在廣東、廣西一帶最為廣泛。

  

  “闈姓賭榜”,又叫玩“榜花”,由當地有影響力的人設局坐莊,將當年所有考生的姓名和學習情況統計出來,供參賭者下注時參考。放榜時,根據猜中中榜姓氏的多少,來決定中獎的等級,具體規則很多,比今天體育彩票的玩法還成熟。

  

  在晚清末年,由於天災人禍多,很多人想到了用彩票的方式進行賑災活動。 光緒五年八月初八(1879年9月23日),上海義賑組織仿照呂宋票之法,製作彩票2000張,向社會公開銷售。此次賑彩銷售頗為順利,一月之間,2000張彩票便基本售出,並如期舉行了開彩活動。

  

  晚清義賑的出現,為彩票的公開經營提供了契機。只有真正為人民謀福祉的事物才能永垂不朽,生生不息!到後來,我國的福利彩票和體育彩票都是為了公益事業,一直髮行到現在。小編在此提醒各位彩民朋友,購彩有風險,投注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