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家鄉的歷史進行了考古,有了很多發現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我的家鄉原來有古城,因為我上小學時,必須通過城豁子才能到小學校。所謂城豁子是土牆中間有一個口子,只能通過一個人。

我對家鄉的歷史進行了考古,有了很多發現

這就是古城牆,現在只剩下二十多米。

長大後一直有個心願,想找出古城的蹤跡。直到兩千年,老家永寧老人們想寫家族譜,才坐在一起,談論起小時候的古城。我爸爸是其中編寫者,所以有很多關於古城歷史的資料都是我爸爸告訴我的,所以藉此機會我進行了考古。首先就是尋找古城牆,找到了,只剩下一小段,餘下都在歷次運動中扒掉了。

我對家鄉的歷史進行了考古,有了很多發現

這是我在城牆邊一戶人家家裡發現的古城東門門遍“寅賓”。小時候走的城牆豁子是因為古城沒有北門,有東西南三門,所以城裡人———

我對家鄉的歷史進行了考古,有了很多發現

為了出城方便扒開北城牆,漸漸形成能過一個人的城豁子。

通過尋找古城的遺蹟,找到的東西越來越多,我的信心滿滿,決定查找古籍資料看看是否有記載。於是我看了復縣縣誌,盛京通志等都發現了記載。

我對家鄉的歷史進行了考古,有了很多發現

這是盛京通志裡復州城圖和文字記載。永寧古城圖和文字記載我在盛京通志裡也找到了。

這個時候我感到考古太有意思了。於是在喜歡家鄉古城人的幫助下,我又找到了一些古蹟。

我對家鄉的歷史進行了考古,有了很多發現

這是在古城裡找到的一塊青石雕刻盤龍碑。據老人們說是大廟裡功德碑的碑頭,廟裡有三塊功德碑,現在只剩下這個碑頭了。

我對家鄉的歷史進行了考古,有了很多發現

這是我在大廟原址發現的一塊功德碑,上面記載的是修廟時間,捐款人名,捐款的金額。

這些古城古蹟的發展證明了古城當時的存在,使我有一種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