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售樓處停業,開發商盲目網上賣房,早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李博士考察記

疫情期間售樓處停業,開發商盲目網上賣房,早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元旦前,參加某平臺的地產年會,演講嘉賓提出來這麼兩個問題,一個是在平臺的各個頻道進行比較,地產頻道竟然是最小眾的,平臺收益也很低,這讓很多人出乎預料,原因是,人們普遍認為房地產是一個最強勢的行業,搞房地產都是最有錢的一群人,平臺上的收益怎麼會最低的呢?人們可能會問,是哪個行業最好呢?如果我告訴你,說 “三農”最好你能相信嗎?筆者同時參加了平臺的“三農”年會,從請來的嘉賓看,就不一般,好幾個都是全國著名的網紅創作者,他們不是娛樂網紅,而是做農產品銷售的網紅,一個人的銷售能力,就能達到幾千萬,有的能帶動一個村、一個鄉、一個地區的農產品產業發展。

疫情期間售樓處停業,開發商盲目網上賣房,早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房地產板塊為什麼不行?就是因為房地產業的線上和線下差別太大了,農產品可以通過網上銷售,一些地方的土特產恰恰通過網紅的宣傳,把當地默默無聞的土特產做成了特色產品,從而讓銷量成千倍、成萬倍的增長。以前可能誰都沒聽說過的東西,通過網紅的VLOG連續不斷的播出,就聞名全國了,有銷量自然收益也就上來了。但是,房地產不行,房產板塊基本上還是圍繞政策分析、房價預測等等傳統的話題模式打轉轉,這些話題式的東西都不能直接轉換為效益,因此,自然也就沒有“三農”板塊的興旺和熱鬧,更沒有人家的收益。

因此,就有人提出了能不能在網上賣房?如果能在網上賣房,地產板塊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景象了,1套房子就有幾十萬、幾百萬的價值,這個增長肯定是其他行業不能比擬的。這個事情的動議,自然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和支持,他們認為,網上買賣無所不能,大大小小的產品似乎也沒有界限,汽車都能在網上賣了,不管是新車還是二手車,並且這幾年搞得都挺不錯的,按說網上賣房應該是可行的。

疫情期間售樓處停業,開發商盲目網上賣房,早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有了這種認識,不少人都想著去打開一片天地。去年雙十一的時候,天貓等平臺就策劃網上特價房大拍賣,推出了上萬套特價房源,幾乎涉及到全國的學區房、景區房、地鐵房。其實,所謂的互聯網賣房早就已經開始了,在2014年的時候萬科就聯合淘寶搞了一次互聯網賣房的活動。天貓想借助特價房的噱頭再次揭開網上賣房的大幕,確實具有品牌優勢,也必然會得到很多開發商的支持。應該說,隨著互聯網與實體商業的融合度越來越高,更多的企業會投身到互聯網改革中去,這是大勢所趨。

但是,在去年雙十一結算的時候,我們根本沒有看到天貓賣房的盤點,也是虎頭蛇尾,想必結果不是那麼理想。原因何在?雷聲大雨點小,天貓再次折戟在賣房的平臺上,根本原因是沒有掌握房地產的特點,也沒有摸清楚房地產和互聯網之間的關係。房地產是不動產,具有不可移動性、不能標準化生產和資金量很大等三個特點,如果互聯網平臺不能深刻理解這些特點,只是參照其他商品的銷售模式照搬照套,肯定就會南轅北轍。

疫情期間售樓處停業,開發商盲目網上賣房,早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最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嚴峻,房地產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全國樓市處於停擺狀態,施工被叫停,售樓處被關門,就等於樓市全面閉市了。當然,作為任何一個企業,休克式的停業就是導致致命後果,售樓處開不了門,諸多房企便開啟了線上賣房模式。據瞭解,萬科、龍湖、恆大、碧桂園等房企,已經打造出自己的線上看房平臺。保利、陽光城、中海、金地等房企推出了在線售房小程序。內容包括銷售展示、VR看房、銷售員在線諮詢、預約看房、在線算價等功能,有的平臺還能實現在線看房、選房、購房的一站式需求。

這些手段乍看讓人們感到還是挺新鮮的,也算是具有互聯網+房地產的模板了,但是,我們再用點心研究,就會發現,這些東西,沒有一個是生疏的,幾乎全是售樓處現場這一套東西的翻版,也可以說是把售樓處拍了一個錄像片,放到網上播出。這樣的效果,能有現場的效果好嗎?肯定沒有,這個網上播出片子能有現場真實感嗎?肯定沒有。因此,這個看起來比較超前的科技產品“互聯網+”,大概率就會胎死腹中,這也是多年以來,網上賣房屢戰屢敗的根本原因。

人生是什麼?健康、工作、生活?這麼說都對。但是,理解人生精神層面的最高層次,應該說人生就是一本哲學。人們買房子買什麼?就是買一個居住的空間嗎?如果這麼理解,那就是淺層次的需求,所謂的馬斯洛需求的最低層次,這也是一般中介和售樓員們的主要工作方向。我們知道,在美國紐約一個最牛的房產中介員,一年賣掉了110億美元的房產,如果他僅僅是衝著戶型賣房,無論如何是不可能達到這個天文數字的。

疫情期間售樓處停業,開發商盲目網上賣房,早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房產中介在美國是一個非常牛的職業,也是一個很體面的工作,經紀人一般都有大學以上的學歷,其中20%左右的中介員,還有自己的助理,這源於,美國的中介行業已經很成熟了,很多中介,更準確地說是經紀人已經積累了相當穩定的品牌形象。這是與我國最大的不同,我們對中介的認識不用多說,一個現實是,中介買賣房屋具有明顯的利益訴求,還有的中介採取欺騙客戶的手段,甚至違法違規,給人們留下一個很不好的印象。

所以,國外的網上信息,可能更多的是在打造經紀人的品牌效應,而不是主要介紹房屋戶型。對經紀人有了信任,你想買什麼樣的房子,只要給經紀人提出來,經紀人就可以完全代辦,一定能找到你滿意的房屋。其實,國內的人們到國外投資購房,主要也是通過網絡聯繫,沒有人可以像在國內買房一樣,可以幾個月、幾年去選擇,基本上所有的要件都是在網上確定的,有些人到現場考查一次就拍板定案了,有的甚至根本不去現場,就把錢付過去了。原因,就是“互聯網+”的內容不一樣。國人到國外買房投資,主要是要考慮安全、文化、生活便利、政局穩定、城市發展、永居身份、投資回報等等,如果你只是介紹樓層、戶型什麼的,就沒有什麼人跟你浪費時間了。

疫情期間售樓處停業,開發商盲目網上賣房,早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這也是源於人們對經紀人的信任,當然去國外投資的人群也不一樣,他們大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中產階層,作為經紀人主要就是要代表客戶在國外完成很多選擇,甚至操作,如果沒有信任關係,這些任務是沒有辦法完成的。因此,作為經紀人的主要任務當然是取得客戶的信任,而不是隻為了自己的佣金。如果沒有信任,什麼事情也是做不成的。當這些軟件的問題解決了,房屋的問題就簡單多了,哪個房子好,哪個房子不好,這個就太容易辨別了。客戶買房的目的是什麼?主要需求是什麼?客戶的條件怎麼樣?把這些問題搞清楚了,就一定能為客戶匹配出比較完美的房屋出來。

經紀人實際上就是客戶的代理人,而不僅僅是客戶的中介人。實際上辦理留學也是一樣的道理,很多人都想出去留學,但是,每個人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條件也是不一樣的。最簡單的就是英語的分數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英語就可能不是很好,但是,就想有一個國外留學的經歷,有的人可能還有其他需求,並不是所有的想出去留學的都想著當科學家,這個也是不現實的。因此,怎麼按照客戶的需求,為客戶辦理留學事宜,這就是不同的留學機構不同的業務水平了。很多機構都是按照客戶的資料辦理留學諮詢,這個也只能叫諮詢,而不是叫服務,服務就是根據客戶的條件,滿足客戶的需求,完成客戶交給的任務。不能說辦不成事的原因是人家英語成績差幾分,就耽誤了人家的機會,甚至未來。

疫情期間售樓處停業,開發商盲目網上賣房,早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最近,有一篇文章也指出了線上賣房的問題,他說,錯就錯在,房地產屬於重資產的大宗商品。有的人一輩子可能就買一套房,可能通過網上的信息、經紀人的介紹就下單嗎?哪怕你信息再全面、經紀人再巧舌如簧,誰也不敢拿著大筆的血汗錢開這個玩笑啊。文章說,網上展示房源、看房、提供諮詢服務,作為營銷輔助手段可以,但很難成為銷售渠道。某大門戶網站和搜房大張旗鼓的電商,其實只是營銷的一種蓄客手段而已。

前幾天,曾寫過一篇文章,簡單總結了一下國外房產銷售的幾個特點,一個是網上資料充分,多種渠道、多種方式都能查到項目的詳細資料,二是可靠性強,誠信度高,包括價格都是公開的,雖然銷售渠道可能不是一個,但是對客戶來說,銷售價格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就是不同經紀人的服務水平了。三是,每一個項目都有多個專門的銷售顧問和購房人聯繫,解答客戶關心的問題,介紹可續需要掌握的情況。四是,線上銷售和線下交流相結合,就是說,在客戶具有相當傾向性購房的時候,幫助客戶現場考察,考察的內容不僅限於項目本身。

今天介紹的這些情況,應該對線上線下買樓有了一定的瞭解,個人觀點,歡迎批評。看來,線上賣房,特別是開發商直接把售樓處搬到網上,都不是聰明的辦法,搞一個VR人們看個熱鬧可以,但是人家會因此就會下手買房嗎?不可能,宣傳這些技術手段都沒有太大用。按照目前國內的這個行業特點,要做到像國外賣樓那樣,線上線下一起行動,確實還有很多困難。

疫情期間售樓處停業,開發商盲目網上賣房,早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歡迎關注李博士【國外地產plus】系列文章土耳其計劃

疫情期間售樓處停業,開發商盲目網上賣房,早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疫情期間售樓處停業,開發商盲目網上賣房,早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